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书赏析 / 正文

颠覆者:周鸿祎自传读书赏析 读后感(3)篇

(2019-07-05 00:06:26) 读书赏析

颠覆者:周鸿祎自传

作者:周鸿祎 范海涛

本书记录了周鸿祎先生从幼年时代开始,直到今天四十余年的传奇经历。周鸿祎先生的成长几乎伴随了整个中国互联网的成长,从90年代上大学期间在校园里销售反病毒卡,再到离职北大方正后创立3721;从与CNNIC的战斗,到成为中国雅虎的总裁;从互联网第一口水战,到改变互联网格局的3Q大战;从免费杀毒到360成功在美国上市……勾勒出了一位互联网老兵近二十年的创业江湖路。同时本书也披露了许多大事件之后不为人知的背景与真相,大量的事实都是第一次呈现在公众面前。通过记录这一次次关键的转折点、分享创业历程中一个个跌宕起伏的故事,周鸿祎先生将其中的艰难坎坷、酸甜苦辣娓娓道来。

颠覆者:周鸿祎自传在线阅读地址

颠覆者:周鸿祎自传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1)篇


[奋斗]『周鸿祎语录 』

1.我小时候打架就没怕过谁,现在当然也不会怕谁。

2.一个人越早知道自己的价值观,对自己的发展越有利。我的成功得益于我很早就有很清楚的价值观。

3.只有实现超越物质的精神追求,才有可能称之为梦想。

4.我一直很自豪曾经是程序员。

5.大师级的软件作品就像唐诗三百首一样,读起来是艺术的享受。

6.我特别喜欢创业,也善于创业。我一直觉得,只有创业,才能有快乐,才有成就感!

7.当时年少无知,急于求成,犯下了很多愚蠢的错误,所以我到现在都不太赞同学生创业的想法,因为经验和年龄是最不容易超越的。没有当过一个好员工就不可能成为一个好老板,你没有当员工好好地打基础,就不能当一个好老板。

8.什么事都应该去试试,哪怕会失败。我认为,人生最大的遗憾莫过于当时想做而没有去试试。而我想做的事我都去做了。年轻时最大的收获,就是养成了坚强的意志,能够承受很多的磨难和打击,并且不会轻易放弃,只要有1%的机会,就会用100%的力量去争取。

9.在别人不看好的时候,我对自己的idea始终保持信心。事实上,我认为,任何一个好的创意,一个好的想法,如果大家都一致说好,你才要怀疑这个想法是不是真的好了。因为从概率上来讲,90%的人是平庸的人。你的想法90%的人一致叫好,有两种可能:这个想法已经被别的企业验证,你已经没有机会;要不,你这个想法肯定很愚蠢。而那些不被别人看好的想法,反倒有可能在那些大企业所不屑于或者没有意识到的领域创造出它的优势来。

10.在某些领域我们很难与国外公司竞争,但在与中国文化有关的领域,我们不希望也被外国企业一统天下。外国公司从来不是一个慈善家,标准控制在对方手里,就必然受制于对方。

11.我们欢迎市场竞争,但我们不欢迎不正当竞争。

12.在一个人或者一个企业的成长过程中,最可怕的不是面对一个强大的压力,或者突然遇到一个竞争者的挑战,或者突然遭到了灭顶之灾,我觉得这种概率很小。在有压力的情况下,我们每个人都会爆发出一些潜能来应付这种情况。但是,在面对突然而来的机会时,并不是每个中小企业所能把握的。绝大多数机会会变成企业的陷阱和滑铁卢,这却不是每一个人所能意识到的。

13.跨国公司不要老是以国际大企业自居,只有学会了解中国国情,学会和中国伙伴合作,掌握本地市场运作的技巧,才能成功。

14.你今天想省一千万美元,你错过了时间,错过了这支团队,下面再做的话你省的每一分钱将会付出一百倍的代价。

15.我自己创业,只能做一件事;但如果我学会了投资,通过投资很多创业企业,帮助他们完成融资,就等于同时做了很多事。

16.带翅膀的不一定是天使,也可能是鸟人。我不认为谁有钱谁就叫天使投资。

17.要做大事就要对自己狠一点,增值服务和免费服务不要在同一业务上。用下载能凝结用户,在别的地方挣钱。你做到极致,对手就没什么机会了。

18.投资者和创业者之间的关系像两口子。就像结婚一样,你选择了这个人,你就要接受他的优点和缺点,要帮助他发挥他的优点,然后改正他的缺点,但是从心态上一定要明白,不可以越俎代庖。劝说归劝说,但企业始终属于创业者,必须尊重创业者。如果对方做的事情,我觉得不妥当,我会劝说,但最后我会尊重他的意见。

19.提供免费软件的公司是真正的互联网公司,收费公司只是软件倒卖公司,至于商业模式,等到用户数达到一定的量级之后,是迟早的事情。

20.对于天使投资人,一个游戏规则是不要越俎代庖。你可以为创业者提建议,但不要替创业者做决策。投资人得清醒地意识到自己是辅助角色,这个企业不是自己的。

21.我投一个项目,一开始不是看钱途,而是看他是不是做了一个很酷的产品,这个产品是不是很多人会用。就算有些企业还没有找到特别明确的商业模式,但是只要其产品有很多人在用,他能改变很多人的生活方式,我就会投资他。

22.互联网的未来是属于年轻人的,随着我们年纪慢慢变大,对互联网的感觉会越来越不敏锐,对新生代用户会越来越把握不了。我的性格让我很难变成那种传统意义上所谓伟大的企业家,那也不是我的梦想,我更愿意将来去做天使投资人。

23.拥有员工认同的企业文化、价值观和领导者的感召力,是企业留住员工的重要因素。别人可以挖走你的一两名员工,甚至十几个员工,如果数以百计的员工都离你而去,那就不能埋怨别人,只能怪自己太无能。

24.资本市场是追求投资回报的,不会因为一个人的一句话就放弃好的项目。

25.这个社会很现实,你成功与否是以你挣了多少钱,你公司上没上市、公司做没做大为考量标准。如果你没有达到这几点,你很快就会被遗忘,因为历史由成功者来书写,所以,我必须要获得世俗的成功。只有上市才能让投资人和公司的员工得到应有的回报,也才能进一步增强公司在行业内的话语权。

26.如果大家每天都吃你的喝你的离不开你,你一定很重要,至于是不是赚钱是商业模式优化的问题。

27.不惧怕当先驱,也不惧怕当先烈。

28.我没有什么布局,也没有什么策划,我只是讨好用户而已。

29.如果你按照巨头的游戏规则玩,你就永无出头之日。商业的规则都是用来被打破的。

30.别人老觉得我有点二。我知道这是为什么,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其实就是从众,如果小众了,别人就会觉得你很二。可一件事情,已十拿九稳。一味模仿,还有什么趣味?我玩的就是心跳。

31.想要赚大钱就要颠覆已有规则,不一定说创新就要成立研究院,雇很多科学家,申请无数专利。我认为改变一个游戏规则也是创新,我们让杀毒软件从收费到免费,跟技术没多大关系,但它就是创新。只要这种创新是受用户欢迎的,那就一定有它的价值。

32.没有任何安全保护的电脑接入互联网就如同裸奔一样!

33.用户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

34.从搜索到邮箱,从即时通讯到网页浏览,互联网发展到今天,凡是在互联网里成为基础服务的平台都已经免费,一些事实也证明了想用基础服务来收费的路是行不通的。反木马、反病毒,防火墙都属于互联网基础服务的范畴,所以都应该免费,这也是互联网安全服务结合的大势所趋。

35.我说话比较直率,有时候有点口无遮拦,而且喜欢公开地批评别人的做法,这个也不太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但根源在于我们破坏了潜规则。我做免费,人家的产品卖不动,收入下降没法上市,怎么可能放过我。我是等着被他骂死还是起来还嘴呢,我肯定得还两嘴。

36.只要是人人都需要用的互联网服务,就应该是免费的;只有少数人需要的,才可以收费;一旦有了一定数量的用户群,就可以推出收费的增值服务。

37.如果今天没了Google、腾讯、Facebook,将不可想象,因为他们是伟大的公司,而坐电梯时没了广告显示屏,好像也没什么。我不想卖广告,挣小钱,我要做的是伟大的公司。

38.采用了一种不适当的商业模式,它会逼着人去作恶。你主观上善良,不想作恶,但因为你是商人,你要对股东负责,你要对投资人负责,你要对市场负责,你一旦走上这条路,收入的压力就会逼着你,让你想办法提高广告的效果,这样你就得把广告做得更加的骚扰,更加的强制,最后就走向另外一个极端。

39.360 的成功来自于葵花宝典:欲想成功,必先自宫。

40.我年轻的时候好斗,现在我不主动挑起战争,但如果有人找我斗争,我绝对不是宋襄公,会退避三舍,一定要以牙还牙。你不能让我觉得无路可走,兔子急了还咬人,何况我不是兔子。

41.我属于李云龙那种人,直接亮剑。好处是比较简单,坏处就是很容易树敌。别人还图穷匕见,我连个图都没有,直接就把匕首端上。只要来挑衅,我肯定会反击,你要战,我就战。

42.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就不是你的。

43.搜索是个非常成熟的市场,我们只是扮演一个平衡者的角色,带来一些变化,让广告主多一个选择。

44.我认为这不是两家公司的私人恩怨,今天很多创业公司可能被垄断集团给拍死了,死了都没人知道,他们应该才是最悲惨的,他们没有这种实力,可能也没有这种声音。输赢我认为没有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一定要有人公开出来对这个事说不,最后结果所谓叫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可能没有预期,但我一定要去做。

45.最好的管理是没有管理。如果一个团队能够自我设计目标、自我激励、自我驱动,这是最好的管理。如果这个团队没有ownership,即使你天天绞尽脑汁,制定各种规章制度,建立考核体系,去约束,去监控,那也不会产生理想的效果。所以,企业做好两件事:精神文明,员工有成就感;物质文明,员工有经济回报。

46.《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开篇第一句话:“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我想换一种说法,对于做互联网产品的人来说,“谁是我们的用户,谁是我们的竞争对手,这个问题是从事互联网的首要问题”。

47.我最大的优势在于善于倾听,如果我意识到我做错了,我会立即改弦更张。即使是低阶员工,也可以推翻我的决定。我这人不太耐心,有时对员工相当严厉,可许多人仍愿意追随我超过十年,或许这是因为他们觉得跟着我能学到一些东西。

48.对于互联网产品我的感觉是“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在产品方向上,一定要先学会做减法,而不是做加法。要先找对一个点做到极致,否则你什么功能都做,最后都不突出,没有鲜明的卖点。

49.一位真正代表主流用户思维的方式去思考产品所挑剔的产品经理,不代表自己,不代表用户,但是你要学会让自己代表你所在市场中的主流消费用户。

50.用户体验四大心得:第一,用心。把产品当做是自己的;第二,将心比心。所有体验从用户角度出发,你觉得好,用户不一定买账;第三,处处留心。任何事情都是产品体验,体验无处不在,把自己变成一个抱怨的用户;第四,没心没肺,脸皮要厚,不要怕人骂,最好的产品不完美,一定要被骂。 

颠覆者:周鸿祎自传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2)篇


还记得,原来在电脑上装3721,后来在电脑上装卡巴斯基,再后来就变成了奇虎360。杀毒软件,什么免费用什么。没有免费的时候电脑基本就是“裸奔”了。于是真的要庆幸现在周鸿祎能上市的360稳定的让我们免费使用杀毒而不再“裸奔”。这就是我能够理解到他的“颠覆”吧。此书早期,他为了表现自己惩恶扬善上大学的时候和同学打架。还有工作时的思想总是与别人格格不入,他痛恨一切不去创新的保守者们。在微信读书当中,遇到一些书我总是看完试读的部分就ok了。可是这次我没有,我也庆幸我继续完整的将本书读完,这才能够看得到周鸿祎个全面完整发展,不会错以为它就是一个特别调皮捣蛋喜欢打架闹事于是格格不入的奇怪的人。写书的人是范海涛,是一个很优秀写传记的作家。范海涛将周鸿祎早期的行为写得那么奇特,学生时代那些行为根本就不像一个好学生能够做得出来的。但是细节之处还是能够看出来周鸿祎在老师心目当中的重要性以及与老师之间的深厚感情。特别是在受了挫折之后被派出所传唤,他唯一能够想到帮他解决办法的竟然是他的老师。还有走到工作岗位之后仍然想回到学校读书,他的硕士导师给他那么特别的但有一些讽刺意味的肯定。本书让我感受到最有意思的就是他在雅虎的那段经历。站在他的立场上看到雅虎内部的不良管理和互联网时代必须拥有的前瞻性以及时时刻刻有创业者的心态的重要性。我们国家的互联网发展的太快,以至于那么多错乱和没有规则。周鸿祎挺身而出去颠覆那些错乱是特别有时代意义的。随便说说,总觉得不写点书评就有点儿对不起所花出去的那些书币。[呲牙]比起读完吴晓波的《腾讯传》,在面对3q大战周鸿祎显得特别的谦虚,能够客观的站在腾讯的立场上记叙。看一看此书挺好的,至少让我们知道我们不应该跟风去骂那些敢于挺身规范维护秩序的强者。[奋斗]

颠覆者:周鸿祎自传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3)篇


一个成功的创业者真不是凭空问世的,一路的知识积累、创业准备、摸索创新都是他们必将经历的。

       周鸿祎早期的家庭教育为他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从小就体现出聪明才智,加上自身爱学习,早期就锁定了自己的偏好,在这个方向上不断充实自己,成为IT技术大咖。给人感觉周鸿祎一路开挂,一年一个台阶事业飙升。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