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月亮与六便士读书赏析 读后感(3)篇
(2019-07-09 00:10:10) 读书赏析 -
作者:威廉·萨默塞特·毛姆
由文竹翻译的《月亮与六便士》一书是英国威廉·萨默塞特·毛姆的三大长篇力作之一,完成于1919年。《月亮与六便士》的灵感取材于法国后印象派画家高更的生平,主人公原是位颇有成就的证券经纪人,人到中年之后,突然响应内心的呼唤,痴迷绘画,舍弃一切到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岛与土著人一起生活,获取灵感,创作出令人赞叹的杰作。毛姆在小说中深入探讨了生活和艺术两者的矛盾和相互作用。毛姆的这部小说问世后,以情节入胜、文字深刻在文坛轰动一时,人们争相传看。
月亮与六便士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1)篇
身为一个门外汉,我没有办法对作品本身进行评论,只能抒发我自己的感想(更多是对于书中的人物)。这本书本身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伟人(我倾向于借用作者的评论)的经历,思特里克兰德是个天才,但天才并不一定能成为伟人,思特里克兰德不仅有天赋,也有一种独特的个性,也可以说是他自己的原则,不管他如何行为,始终不会违背他的原则,这种原则造就了他的绘画风格,但这种原则却不是绘画本身,如若他坚持画画,那么就不应该放弃很多可以利用的条件,不管是女人还是一些其他机会,但他的选择往往更多是处于对自己个性或原则的坚持,我认为,正是这种个性让他一直走着一条别人无法理解但他自己却甘之如饴的道路。
对于发生在他周围或是在他自己身上的悲剧,我不知道是他的秉性造就了悲剧还是他的天赋本身就伴随着悲剧,但是成为一个伟人的道路绝对比我所看到的要困难,也许我们应该比天才要更加努力,但是,在努力的同时,我们也失去了一些生命的意义,就像思特里克兰德,虽然在别人看来,他过的很艰难,但是他却并没有觉得日子有多么苦,他在意的只有精神上的充实感,画画给他带来的乐趣,他不在意别人的看法,甚至于所谓的努力在他看来也根本不存在,他只是在做自己想做的,自己觉得有意义的事,由此,我不禁考虑努力内在的意义,但也决不是否定努力的必要性,因为,生活中不会有很多像思特里克兰德一样的人,但他的一些思想值得借鉴。(此评论纯属个人想法,尊重不同见解)
月亮与六便士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2)篇
人活着是为了什么?绝大多数都会是碌碌无为度过此生,不留任何痕迹,几十年后就会被人遗忘,无影无踪,但这些都不重要,对个人来说,你是否真正活过,为了自己的信仰奋不顾身过,这部传记式的小说从客观的视角讲述了一个天才画家的一生,确切地说是后半生,他突然间“顿悟”了,他摆脱了世俗的一切,抛妻弃子,追求理想,完全沉浸在自我之中,成了常人眼里他是疯子,。“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也许天才都有这样不为人理解的一面。
生命对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这仅有的一次旅程有几个能够真正享受的旅途的愉快,每个人追求不同,每个人境界各异,忙忙碌碌,熙熙攘攘的日子里,物质成为绝大多数人终极追求,人生就像流水线上的玩具一样,没有选择、没有怀疑、没有生命,到底怎么了,难道来世上一遭不是为了体验世间美好吗,正如小说主人公,最后和那个土著妻子离群索居居住在小岛深处,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蓝天,大海,虫鸣,鸟叫,还有他视为生命的绘画,在他看来远胜于英国上流社会的灯红酒绿,以及各种虚伪的应酬。以前看过一部电影,西恩.潘导演的《荒野生存》,根据真人经历改编,主人公最后临死前一句话让人记忆深刻,大意是“我看到过这样的蓝天,我真正的活过”,人生本应该是一次冒险吧,而我们都被世俗左右着,像提线木偶一样,草率的过着自己的一生。
很希望自己能够置身其中,超然物外,到达死亡彼岸时,能够心怀坦然的说,我没有虚度此生。
月亮与六便士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3)篇
思特里克兰德放弃一切,不顾世俗眼光追求自己的梦想,着实令人敬佩!但从另一方面来说,他又是一个抛妻弃子的负心汉!世间万物真是充满矛盾,所有的事情都并非非黑即白!不能断然下定论,判断孰是孰非!
我只想说,天才都是疯子!他们能看透世俗,看透内心,看透万物!他们不屑于旁人的眼光,不奢求别人的理解!作为一个特立独行的人,默默地追寻着自己的内心!
没阅读这本书之前,这样的行为,我觉得是这个人心理出现了问题。我希望心理医生能用“专业的”的心理知识去指导他们走出“迷雾”,却从未想过他们追求的东西是什么,梦想是什么?只是一味地以为他们是受到心理创伤,才和常人有异。终究是我目光短浅,惭愧,惭愧!
天才看事物已达到一定的境界,少有人能进入他的内心世界,与他们达到心灵的碰撞!他们看淡“凡人”所看重的事物,例如:金钱,权力等等。不喜欢别人的长篇大论道理!
天才,是傲慢的,也是孤独的!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