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米安:彷徨少年时读书赏析(3)篇
(2019-07-13 06:00:55) 读书赏析 -
作者:赫尔曼·黑塞
《德米安:彷徨少年时》是黑塞的代表作之一,讲述少年辛克莱寻找通向自身之路的艰辛历程。出生并成长于“光明世界”的辛克莱,偶然发现截然不同的“另一个世界”,那里的纷乱和黑暗,使他焦虑困惑,并陷入谎言带来的灾难之中。这时,一个名叫德米安的少年出现,将他带出沼泽地,从此他开始走向孤独寻找自我的前路。之后的若干年,“德米安”以不同的身份面目出现,在他每一次孤独寻找、艰难抉择的时候,成为他引路人……《德米安》1919年首版,最初作者署名为埃米尔·辛克莱,作品问世后在社会上引进巨大反响,其受人欢迎的盛况唯有上个世纪的《少年维特之烦恼》能够与之媲美。
德米安:彷徨少年时读书赏析 第(1)篇
我们来到这个世上,最大的使命就是探寻自己,成为自己。
这本书的主题和《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不谋而同,恰似苏格拉底的箴言——成为你自己。
少年辛克莱从小就知道有两种世界:充满温暖、正义的“光明世界”和充斥肮脏、暴力的“阴暗世界”。
10岁之前的他一直享受在家庭搭建的光明中,直到10岁的一次遭遇让他开始卷入阴暗世界里,他觉得自己陷进邪恶与绝望之中,惶惶不可终日。而就在这时他遇到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人——马克斯,从而摆脱了危机回到平静祥和的生活。
但是生活已经不可能和从前一样了,确切地说,马克斯将辛克莱领入了另一个世界,独立之人的内心世界,从此少年辛克莱的内心在追寻自我中不断成长起来。
开悟之后的辛克莱说:我们唯一承认的责任和命运乃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完完全全地成为他自己。
就像黑塞说:我们能够互相了解,可是我们每一个人却只能够向他自己解释他自己。
在本书中类似的句子还有:
>> 一个开悟了的人只有一个任务——去寻找到达他自我的路,坚定内心,摸索前进,不管走到什么地方。
>> 每一个人只有一个才能——寻找到达他自我的路
>> 你只被允许希求你自己,希求你的命运。
作为一名唯心主义者,当看到这些句子的时候,我简直不能表达更多的赞同。继而想起来自己写过的一句话:不负生命的唯一奥义在于成为自己。
也许有人会困惑说:“我一直都是自己啊。”是的,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但是对大多数人而言这只是一种身份的表述方式,而真正的“自己”则有更多的意义。
做自己,首先要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以及你要成为什么样的人,问题的答案不是从口中迸出,而是你的心如何思索。
追寻答案的过程,就像鸟儿破壳,希冀的阳光总在打破蛋壳之后才能照射进来。破壳就是否定一个世界的过程,其中一定有畏惧与痛苦并存,也可能让人怀疑起生活,但是将这片遮罩扫除之后,照进来的阳光会宣告新生命的诞生,再没有谎言可以缠绕一颗独立的心灵。
你会在知道世界的真实面貌的基础上找到最真实的自己,然后把命运交给自己。
做自己是向内的希求,不关乎外在,简单点来讲就是悲喜不由物。随波逐流者廉价,哗众取宠者悲哀,唯遗世独立者精彩。当心灵世界得以搭建,无论外面的世界如何喧嚣惆怅,自己都能有宁静的力量。
前几天,有朋友抱怨起社会的不公平,因为看见出身造成的生活差距而把自己弄得郁郁寡欢。在我看来,这种因心理不平衡造成的不快乐无人可以化解,只能靠转变自己的心态来改变。
我们来到世上不是为了别人而活,当然也不是看别人怎么活。人生那么短,为什么不将目光搁放在自己的生命之上呢?世界上这么多人,可没有一个人能代替你而活,无论别人的世界如何,造就自己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不过我要说明的是,造就或者关注自己和自私完全是不同的概念,了解自己、成为自己是给生命的一个交代,在此基础上关注他人关注世界则是这个交代的一部分,是丰富自己的内容。
成为自己意味着思考与人格之独立。例如遇到问题时能明辨是非,成群时可以保持真我,独处时可以享受孤独,渺小时可以精神骄傲,强大时心灵与方向也不会迷失……
嗯……写这些话并不是想给谁灌输鸡汤,(我也不喜欢所谓的鸡汤文),只是希望在物欲横流的当下你我都能守持一颗坚定明朗的心灵,学会与自己进行精神对话,把岁月活成独一无二的自传。
德米安:彷徨少年时读书赏析 第(2)篇
在我看来黑塞的这部作品是为了向世人昭示他的决心――对战争的批评。
年轻时的黑塞是彷徨的,尽管在写这本书之前他已经获取了不少声誉,但是这只是他命运的前奏。因此他在这本书中一步一步的揭示他信念如何形成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他遭遇了什么,为了找寻真正的天命他放弃了什么,还有一些帮助他成就天命的人如何的引导他。或许那些人物是存在于他的构思中的幻想,可能是他的自言自语,他的每一个文字都透露着他的情绪。
黑塞说他是孤独的,带着该隐的印记,他还遇见了许多与他同样孤独的人,看着他们执着地走着自己的命运之路,我觉得黑塞是幸福的,因为他能感受的命运的召唤,并享受到孤独带给他的快乐。
书中的艾娃夫人这一章,讲述的是少年时的黑塞从最初懵懂无知的性与爱中走向成熟的爱这一过程。这一章我有太多的感悟,然而我还没有悟透它,对于爱,我只是触摸到了欲望这一层面。爱应该有更深层的另外一面或多面。爱也是帮助黑塞成就命运的重要一节,是最不可或缺的关键之处,我觉得最终促使他坚定投向命运的怀抱的正是心中冉冉升起的爱之火种。
黑塞似乎在用这本书告诉我们,年轻人都会迷惘,但是到了最后我们终究会突破世界的蛋壳,破壳而出,我就像那只鹞鹰一样终会冲上蓝天。尽管最初的世界带给我们恐惧,带给我们磨难,我们因此倍受折磨。而当我们不再彷徨的时候我就会破壳而出,成就新生。
德米安:彷徨少年时读书赏析 第(3)篇
黑塞在前言写道:“每个人的生命都是通向自我的征途,是对一条道路的尝试,是一条小径的悄然召唤。人们从来都无法以绝对的自我之相存在,每一个人都在努力变成绝对自我,有人迟钝,有人更洞明,但无一不是自我的方式。人人都背负着诞生之时的残余,背负着来自原初世界的黏液和蛋壳,直到生命的终点。很多人都未能成人,只能继续做青蛙,蜥蜴,蚂蚁之辈。有些人上半身是人,下半身是鱼。然而每个人都是自然向人投出的一掷。所有人都有同一个起源和母亲,我们来自同一个深渊,然而人人都在奔向自己的目的地,试图跃出深渊。我们可以彼此理解,然而能解读自己的人只有自己。”n我时常在想人活着最重要的意义是什么呢?黑塞说,对于每个人而言,真正的职责只有一个:找到自我。然后在心中坚守其一生,全心全意永不停息。所有其他的路都是不完整的,是人的逃避方式,是对大众理想的懦弱回归,是随波逐流,是对内心的恐惧。我认为德米安在黑塞的心中,大概就是“光明”和“黑暗”并存的本身,他像是耶稣,又像是毒舌,唤醒了拥有“记号”的辛克莱。当然找到自我不容易,坚持自我就更难。辛克莱说:“我所渴求的,无非是将心中脱颖欲出的本性付诸生活。为什么竟如此艰难呢?”书中有一句话回复的非常好:“辛克莱,庸人的道路很轻松,我们的道路却很艰险--但我们愿意走。”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