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书赏析 / 正文

远方的鼓声读书赏析 读后感(3)篇

(2019-07-14 00:09:02) 读书赏析

远方的鼓声

作者:村上春树著 林少华译

村上春树自1986年10月开始旅欧三年期间的游记性随笔集或随笔性游记,游历地区主要为希腊、意大利两个国家。村上的游记具有个人特色,他几乎不写人所熟知的名胜古迹,而是与普通居民共同生活,描写他们的日常工作、饮食起居等,以及他们的所思所想,富有深度感,对读者了解这些国家的真实状况有很大帮助,文笔也幽默有趣,可读性很强。

远方的鼓声在线阅读地址

远方的鼓声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1)篇


村上春树个逗比啊~哈哈。以前读他的《挪威的森林》读不太懂,只记得里面有个女钢琴家被一个她教的小女孩污蔑,是同性恋,然后抑郁进了那家医院,她本来有幸福的家庭爱她的丈夫和孩子,但是人们选择相信那个小女孩。我觉得要是一个社会或者周围的人能把一个人逼疯真的太可怕了,这是与我的内心相悖的,我觉得社会和周围的人至少是能让正常的人能正常的生活的。然后就觉得村上春树写的书都太阴暗了不看他的书了。这本书又让我重新认识了这个作家。这是特别有意思的一本书,翻译得也很有意思,写得很接地气,很生活化。例如在希腊的岛上居住天天买新鲜的鱼,然后像当地人学如何做出各种美味的鱼呀,岛上的猫啦,去各个方面找美味而又廉价的餐厅吃饭啊,喝白葡萄酒啊,吐槽意大利人和意大利的邮局啦等等。写得不像余秋雨的《文化苦旅》那样让人沉重,也不像那种旅行游记那样文艺范,我能想到的词就只有“接地气”了。日本人的认真和自律真让人佩服。这本书看到最后还有200页的时候有点舍不得看了,想留着慢慢看,就像看《老友记》舍不得一下子全部看完一样。能让你觉得有趣的东西不多,好作家的产出也不高,就那么些,看了就少一些,是不是有点太悲观了。总之怀着这样的心情还是看完了。

远方的鼓声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2)篇


我这个人是这样的,看一本紧张的书就会紧张得不得了,看一本轻松的书就会浑身放松,在心理学领域里属于那种很容易被催眠的人吧,真是幸运在人间芳菲是四月的时候看到一本如此轻松惬意的游记,你说他是游记吧因为确实是记录旅游中的事,但绝不是传统意义的游记,因为作者专门避开游客的游法,走得是混迹于本地居民中的方式,也可以说是一本南欧集中差评北欧大部分差评小部分中评的吐槽集,对于一个生活规矩的日本知识分子,活在欧洲真是相当糟心的体验,一个日本人在现代化的日本活五辈子也积攒不了那么多意外吧,有趣的正是如何对待这些意外的人生态度,字里行间也许正是无数的不确定性带来各种兵荒马乱的灵感,是的,兵荒马乱的灵感,虽然作者说是为了安心写小说避开日本本土的各种事务性纠缠才在欧洲旅行,但是我不信,应该是作者其实内心对于有惊无险的旅途意外相当追求和享受,可能他自己都不知道他是在享受,所以说有些吐槽怎么听着都有点娇嗔的意味……嘿嘿嘿嘿……老是有人拿余秋雨的欧洲游记来做比较,我还没读那本书,但可以想象,就比如北京的出租车司机都在考虑明天的政治局会议似的……端的是活得好辛苦……

远方的鼓声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3)篇

虽说为游记,记载了春上村树三年的欧洲漂泊之旅。虽然他说什么都没变还是有烦恼,但是感觉心态不一样了。中年四十,也是近30年前的村树。这本书的旅游意味很少,希腊罗马的饮食,文化,建筑确实可以了解一些,大部分还是了解村树是怎样的一个作家。骨子里是很典型的日本人,严谨,精算,冷静。但思想很欧美化,从喜好和生活习惯看。这本书让我想起了三毛的撒哈拉沙漠,一个是色彩鲜艳的主观视角的片段,这本书是客观的细节非常丰富而又“性冷淡”的构图。就像弹唱和指弹。然而因为是游记,也是生活,起起伏伏平平淡淡。这就让我读到2/3时感觉厌倦,但不得不说这段旅行是有趣且我所向往的,不同的人口中关于这个国家身边的事,这才是了解一个文化最本质的方式。有时候让我反观现在的旅游风气,景点这类东西很多时候不过是人为的头衔,连美食也时常沦陷。一个地方的文化最本质的其实是老旧留下的人们。但可惜这些也会随着城市发展慢慢改变消亡,人和城市(文化)相互影响。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