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书赏析 / 正文

万万没想到: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读书赏析(3)篇

(2019-07-15 06:03:31) 读书赏析

万万没想到: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

作者:万维钢

荣获第十届文津图书奖、2014 中国好书等重要奖项!李淼、姬十三、土摩托、范致行、张明扬等人口碑力荐!万维钢,笔名同人于野,“学而时嘻之”博主,现为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物理系研究员,喜欢科学和政治,作品以理性思维见长,文章常引发大众思考,掀起诸多话题讨论。在本书中,作者用有趣的实验、数据来解读感性的事物,其理工科思维涉及行为经济学、认知心理学、社会学、统计学、物理等许多学科,以前沿的科学视角解读生活,为人们提供了认知的新方法,让大脑跳出隐藏在常识中的思维陷阱。读完本书,相当于精读了十几本经过筛选、再创作及通俗化处理的巨著,不仅有趣还十分有营养。

万万没想到: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在线阅读地址

万万没想到: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读书赏析 第(1)篇

本书共分三个部分:反常识的思维,作者透过认知科学深刻剖析了人性。

成功学的解药,透过大量例证和科学的训练方法,使人达到真正的成功。比如我们常常认为,某项技能我们练习一万个小时,可以达到这项技能的领先水平。事实是只有经过刻意练习,才可以达到。刻意练习四点:

1.只在“学习区”练习;

2.把要训练的内容分成有针对性的小块,对每一个小块进行重复练习;

3.在整个练习过程中,随时能获得有效的反馈;

4.练习时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

更加意想不到的事是,一个人爱好什么,喜欢干什么,能死心塌地地在什么方向上刻意练习,基本上是天生的。

霍金的答案,用科学的思维,识破各式错误的信息。比如,我们如何正确认识,科学家研究的成果。作者说,科学家肯定也会经常说错。有时候他们说手机辐射可以导致脑癌,有时候又说这种效应根本没有足够的证据。有时候他们说大蒜可以降低有害胆固醇,有时候又说大蒜其实不能降低有害胆固醇。在这种情况下,你应该怎么办呢?

(a) 以最权威科学家,比如诺贝尔奖得主或者《自然》上的论文的意见为主。

(b) 科学家中的“主流意见”(如果“主流”真的存在的话)为主。

(c) 以最新发表的意见为主。

(d) 别当真,科学新闻可以当娱乐新闻看。

如果这条新闻说的是医学研究,那么最理性的选择是……(d),别当真。

那些写在晚报副刊上的各种所谓健康指南,连看都别看。而那些刊登在主流媒体上,有最新的论文支持的科学新闻,比如说英国某个团队又发现什么东西对儿童的智力有新影响,我们大概可以看,但是看完就可以直接把它忘了。

更进一步,如果这条新闻说的是营养学研究,比如吃某种维生素对身体有某种好处或坏处,那么哪怕是发表在最权威医学期刊上的那些高引用率论文,也应该全部忽略。

为什么作者敢这样直言独断呢?其中的答案,请到书中查找。



本书值得一读,极力推荐。



万万没想到: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读书赏析 第(2)篇


这本书谈到了时下很火的一个概念~舒适区。万老师将其分解成三个词,舒适区,学习区,恐慌区。舒适区指的是在工作学习中那些你已经了熟于心的概念和技能,你已经完全掌握了它们,操作起来也算的上游刃有余。学习区指的是那些你不懂,不明白,但是看两遍,或者别人教教你,你就能够弄懂并且掌握的东西。恐慌区指的是你不懂不明白,并且即使看两遍,或者有人教你,你仍然难以弄懂的知识或技能。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你已经掌握了二十以内的乘法口诀,这时候,二十以内的乘法就是你的舒适区,别人考你你基本可以应对自如,学习区是二十到三十部分的乘法,你没学过,但因为有之前的基础,你看几遍,或者老师教教你,你也能掌握,恐慌区就是那些成百上千的乘法,比如337乘以9138,这样的题别人教你你也很难掌握,离你的舒适区太远,步子迈的过大,容易扯着淡。万老师教我们,要远离舒适区,多多进入学习区,但不要迈入恐慌区。进入学习区,并且逐渐把自己的学习区变为舒适区,舒适区就扩大了,学习区并没有减少,因为一部分恐慌区的东西加入了学习区,这是一个好的循环。直接迈入恐慌区也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基础都没打好,直接挑战高难度,可能会摔的很惨,而且受到的挫折过多,容易打击你的积极性。舒适区具有欺骗性,它和人性中的懒狼狈为奸,一旦你习惯舒适区,你可能会想,我舒适区够大了,我就守着我的舒适区就好,一旦你开始这么做,你的舒适区就会逐渐缩小,这就是舒适区,不进则退。我之前也是相对喜欢守在舒适区的人,看到这个观点也开始逐渐尝试那些不熟悉,觉得有难度,或者麻烦的工作。

万万没想到: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读书赏析 第(3)篇


这本书整体上给我们灌输的都是颠覆常识的思维,也就是反常识思维,第一章中,有“坏比好重要”,对应心理学上的“损失厌恶”;“概率论”,比如赌徒谬误就是没有真正理解独立随机事情;第二章中,“刻意练习”,要想成为顶尖高手真正关键的是训练方法:刻意练习,1.只在“学习区”练习,2.把要训练的内容分成有针对性的小块,对每一个小块进行重复练习,3.在整个练习过程中,随时能获得有效的反馈,4.练习时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总之,刻意练习不好玩,它要求练习者调动大量的身体和精神资源,全力投入。“笔记本就是力量”,做笔记的最高境界是将新的知识和已有知识联系起来,发现两者的共同点,让这个知识彻底“长”在自己身上,进而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而我现在还停留在记笔记的最底层,也就记下文章明显的重点,离理解作者的核心思想还差的十万八千里。第三章中,是对科学思维的解读,相关性研究是初级阶段,然后是谋求建立因果关系,最后是提出发现机制,也就是对因果进一步做出解释。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