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书赏析 / 正文

饥饿的女儿读书赏析 读后感(3)篇

(2019-07-17 00:21:58) 读书赏析

饥饿的女儿

作者:虹影

六六在十八岁生日那一天得知了自己的身世——原来自己是个私生女。在这个隐秘和耻辱的身世背后,是母亲几段撕心裂肺的绝望爱情,是生父苦熬十八个春秋的等待,是养父忠厚善良的担当与庇护。小说讲述了母亲苦难的一生,个人和家庭的痛苦悄然转化成历史的痛苦,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到七八十年的风云变动不动声色地展现得波澜壮阔。虹影以重庆草根为背景进行的写作中,剥去所有人性关系中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有力地展现人生的悲苦。《饥饿的女儿》曾获台湾1997《联合报》读书人最佳书奖,入选台湾青少年自选教材,被翻译为29种语言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出版,全球累计销售500万册。

饥饿的女儿在线阅读地址

饥饿的女儿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1)篇


好多念头出现多次,冷不丁到了最后一页,却不知道从何说起。

一是,这书是怎么出版的?有那么多关于三年饥荒的底层细节描写,有那么多关于文革十年的百姓看法。她说“这个社会假模假样,不让人活,也不让人哭”。二是,太痛苦太残忍的直白,却不煽情,让人难受。如果煽情了,哭一哭还是好的;可是你不煽情,我就有点压抑,心塞。三是,这真的是一个女性作家的自传体麽?这股留于生存的坚韧和自我暴露的勇气,让人佩服和震撼。她说“我渴望再活一次,哪怕比前一生更痛苦。我还刚刚开始活,我不想死,我就是要活!就是要不顾一切地长大!”

再来说说六六这个主人公和她的家庭。

六六是个出生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女孩,在这个强调集体的国度和那个尤其强调集体的年代,有强烈自我意识的女子必然要经历强烈的思想挑战和生活磨难,也必然要成就些不一样的事情。私生子,师生恋,未婚先孕,流产,随便哪一件都可以打倒一个普通的女子,让其生不如死或者直接无颜于世,可是对于六六,这些仿佛只是要经历的八十一难中的一部分,都使其更加坚韧和挺拔的风雨,就像冥冥之中,她的母亲,知道她不是个一般的女子。

有评论说,这是一篇关于母女关系的作品,虹影也说是献给母亲的书。

六六对于母亲的感情是复杂的,有恨,有怨,有同情,有认同,有理解,有感激,有心疼,有爱,有依恋...

通常亲子类的文学作品,我都会哭的,电影《海洋天堂》会哭,陈可辛3分钟春运小视频会哭,可是这里我却没有哭,就是那样复杂,苦楚...

如果这篇小说要搬上荧幕,我应该是不想去影院看,然后找个资源一个人在下雨的夜里看完,大哭一场来疏解。好在,六六还是有根。。。

她说“一阵口琴声,好像很陌生,却仿佛听到过,这时从滔滔不息的江水上越过来,传到我的耳边,就像在母亲子宫里时一样清晰。我挂满雨水的脸露出了笑容。”

饥饿的女儿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2)篇


看哭的一本书。

转:母亲一生坎坷,用粗粝的爱撑起这个家,用粗燥的身体勇于担起生活的重任,一个社会最底层的劳动妇女,用挑砖扛瓦的劳力辛勤养育着众多的同母异父子女。她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来呵护孩子,孩子们理解也罢,不理解也好,她是无可奈何的。对于那些人的漠视,她早就扬起高高的头颅不屑一顾 。最后,虹影达成了对母亲的谅解,从这本《饥饿的女儿》扉页的谨以此书献给我的母亲唐淑辉,足可以看出母亲在虹影心目中的地位。


当然,这部小说里面,不得不提继父,一个温厚的男人,他是外乡来的一个好男人,话不多,眼睛不好使,但也任劳任怨地支撑着这个家,他是虹影心目中永远的父亲。


也许,我们的一生没有虹影的年少时的酸楚,但成长的过程,大凡有所思想的人都会懂得思索生命的意义,正视自己,坦诚地对待自己,勇于承认自己,这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坚持。

饥饿的女儿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3)篇

【2018/056】虹影的自传式小说,第一人称的叙述角度让故事更有真实感。前半部分更多的是叙述人物的成长环境,那场饥荒,和后来反反复复的政治运动,人命如草芥,处在政治中心的人必然不少成了权力此消彼长的牺牲品,更有太多外围的平民百姓因此遭殃,能不能活过明天好像全看天意。私生女的身份一直没有得到我的认同,直到知道生父离世的消息才有了一丝丝懊悔。其实想想连吃饱肚子活着都不能够的年代,道德已经靠边站了。面对一个给可以提供一家孩子物质生活,和给自己温情的男人,母亲会倾心一点都不难理解。只是这个男人这一辈子为这两个女人付出之多,最后什么都没得到,看来不甚唏嘘。童年对一个人的影响太大了,在十八岁的某个下午我独自去历史老师家献身就彰显着从小缺爱可以让一个人对一点点温暖飞蛾扑火。只不过等我明白自己追寻的是父爱的时候已经太晚了。【WX】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