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格兰女王的悲剧(玛丽·斯图亚特传)读书赏析(3)篇
(2019-07-18 00:23:36) 读书赏析 -
作者:斯蒂芬·茨威格
本书是奥地利著名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传记作品之一,茨威格的作品以刻画人物内心活动著称。本版由国内著名翻译家侯焕闳老师翻译并重新修订,其翻译作品一直受到国内读者高度认可和好评。本书对苏格兰女王玛丽·斯图亚特一生做了精彩而又深入细致的剖析,既充分展示了她跌宕起伏、命远多舛的女王生涯,又生动深刻地刻画了她作为一个女人对爱情飞蛾扑火般的执着追求。玛丽·斯图亚特,十六世纪宗教改革时期苏格兰的女王,出生六天便继承了苏格兰王位,十六岁时获得法国王后、苏格兰女王、英格兰女王三顶王冠,荣耀一时。十九岁时返回苏格兰亲政,后因宗教矛盾的激化以及涉嫌参与谋杀她的丈夫而引起苏格兰贵族的不满。
苏格兰女王的悲剧(玛丽·斯图亚特传)读书赏析 第(1)篇
精彩纷呈!惊心动魄!历时十几个小时读完了这本传记,过瘾!斯图亚特女王的形象直到最后一页才彻底完整。因为茨维格在书中的每一页都在不断丰满着这个人物形象。王权、尊严是玛丽的骨架,缪斯、浪漫、骑士、冲动、炙热、情欲是她的血肉。这部传记呈现给我们的就是这样一个血肉丰满、性格多面的君王。一方面她视王权为她的生命,一生试图紧紧抓住天赋王权,一方面却又随时可以为了她倾心的男人,随便拱手让出君王之位;一方面她穷其一生为了多一个王位和伊丽莎白女王相争相抗,一方面却完全没有把任何聪明才智和精力放在治理她的国家,照看她的子民身上。她天生充满了力量和勇气,可是只有在生死关头她才会运用它们。更多时候她只是听凭冲动的摆布,不能把需要坚守的坚持到底。茨维格不仅描绘了一个多彩的斯图亚特女王,而且还奉献给我们同样精彩的伊丽莎白女王形象。她们二人就像是照片中的前景实景和背景虚景一样,即相互映衬,又相互补充。伊丽莎白女王的处心积虑、圆熟的政治手腕,犹疑虚伪的性格更衬托出了玛丽女王的率直、浪漫和冲动。虽然玛丽有着更多凡人的令人喜爱的品性,但毕竟由于她过于看重自我,把所有精力、时间都投注在自己身上(至少是25岁之前),而伊丽莎白女王却把她的身心全部投入给了她的王国,所以最终斯图亚特女王只能是文学艺术作品中的悲剧英雄,而伊丽莎白女王才是史册中的伟大君主和政治家。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纵使有天赋君权,君主气度和才能,一位君王也要审时度势,顺应时代潮流。在两位女王鼎立的时代,正是漫长的中世纪黑暗刚刚结束,宗教改革运动在欧洲兴起。罗马教廷和以英国为代表的基督新教展开了殊死搏斗。此时,伊丽莎白女王代表的是先进的、进步的力量,因此赢得了民众的支持,而玛丽女王代表的是被时代抛弃的天主教落后势力,即使她竭尽全力维护,也难以避免江河日下的结局,直至最后自己成为殉葬品,而伊丽莎白女王却成为开创英格兰强大新时代的一代伟大君王。茨维格不愧是人类心灵的写手。他在浩繁的史实中条分缕析,深入探索玛丽的内心世界,一步一步塑造出了这样血肉丰满、打动人心的女性形象,而不是干瘪乏味的女王陛下。同时,也让读者在艺术享受的过程中,了解了英格兰、苏格兰合并前的十六世纪,欧洲各大强权国家在宗教改革发端,新教派崛起时的沉浮盛衰历史。如果一本书在阅读过程中不仅带给你身心的愉悦,引发了你的思考,还能给你的生活提供一些小小的启发借鉴,那花在这本书上的时间不啻就是得到了超值的回馈。这本传记就是这样一本物超所值的书。
苏格兰女王的悲剧(玛丽·斯图亚特传)读书赏析 第(2)篇
一个喜欢自由而独立阅读的人,是最难被征服的,这才是阅读的真正意义——精神自治。在一个权利匮乏的时代,阅读是有教养者唯一的特权。(茨威格)
关于茨威格的介绍几乎千篇一律,比如他非常擅长刻画人物内心活动,看过他的《陌生女人来信》和《群星闪耀》,可能和他早年熟读哲学,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又内心敏感,并且和弗洛伊德为友有关系,茨威格非常擅长传记,这本《苏格兰女王悲剧》同样精炼浓缩和准确,人物活动非常丰富,并且但他不断旁征博引,将玛格丽特女王的故事多次和莎士比亚的李尔王等悲剧作对比,用词绘影绘色,又不时露才扬己,如他自己所说的“不是出之文献历史资料,而是惟一出之自觉的爱去塑造一个命运。”将玛格丽特女王尊贵忧伤的命运生动刻画出来,女王任由自己的命运从一个男人的身上,又如何迁徙到另一个男人身上,最终,把自己命运送给了伊拉莎白,完成政治的献祭。她命运的每个节点,都有一个男子用突兀且荒诞的方式参与到她的人生,而高贵的女王总是一次又一次在爱情的激情之下失去了自己的思考和立场,把自己情欲连同她的国家命运捆绑在一起,大起大落,这种自我毁灭性的激情让人想起张爱玲所书写的爱情症状一样,匍匐于尘埃之中,恨不能把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一切都交付到那人的手上。国家,权力,乃至自己的命运。
茨威格绝对不放过女王人物命运的每一段跌宕起伏的世情变迁,连女王的微表情都极致追究。节奏把握有时候像悬疑电影一样,读的是相当过瘾。
苏格兰女王的悲剧(玛丽·斯图亚特传)读书赏析 第(3)篇
茨威格的书,只看过《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和《人类群星闪耀时》。这两本都比较经典,翻译也好,体验不错。
本书给我的读书体验一般。不知道是不是个人阅读能力下降的缘故,我总觉得传记文学不如自传来得亲切。人的一生能有多少大起大落?生命多是由细微末节的小事构成。而每个人的生命都是非常自我和独特的个人体验,那些黑夜里流泪的困惑,那些不能言语人说的折磨,那些山穷水尽又柳暗花明的曲折,别人如何得知,如何书写?
所以。由别人写出来的人生都长着一副陌生的嘴脸。
只谈一点。詹姆斯六世,玛丽·斯图亚特的儿子,在即位英格兰国王后,把母亲的遗骸迁回,和伊丽莎白葬在一处。这和前面讲儿子不顾母亲死活只谈政治苟且对比,细节描写太大而化之。
就这。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