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说读书赏析 读后感(3)篇
(2019-07-23 06:02:58) 读书赏析 -
作者:白岩松
《白说》是央视资深新闻人白岩松继《幸福了吗》《痛并快乐着》之后的全新作品,一部言语中的心灵之路。通过近年来于各个场合与公众的深入交流,以平等自由的态度,分享其世界观和价值观。时间跨度长达十五年,涵盖时政、教育、改革、音乐、阅读、人生等多个领域,温暖发声,理性执言。
白说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1)篇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这是范仲淹的一句名言,也是白岩松写这本书的初衷,更是他平等地交流其世界观和价值观。成与败n当下是一个成功学泛滥的时代,人们总是追名逐利,好面子,喜欢追求表面上的成功,注重结果而忽视了过程。更是忽视了它的另一面——失败。正如他的一次经历,在伦敦奥运会上,有记者提问“体育如何影响一代人?”组委会的官员回答中有一句话:“体育教会了孩子如何体面并且有尊严地输。”这是否让处在竞争,速成时代的你一愣?古人云“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既然十有八九,为何要去逃避,不以正确的心态去面对呢?而是把十之一二的成功无限地放大。人们很少静下心来思考过失败,其实如何面对挫折才是你首要去思考的问题。成功和失败具有相对性,也如抛硬币有成功就有失败,成功固然可喜,失败也并非是一件坏事,可以使你汲取经验,激发你探索新知的兴趣,也为获得更大的成功夯实了基础,做下了准备。成败,看得淡然些,从容处之,所以往往经历过多次失败的成功者比机缘巧合下的成功者更能受到人们的敬仰。这也许就是白岩松所说的体面且有尊严地失败的意义。故乡与文化n对故乡的眷恋是几乎唯一全人类共同的情感。柏拉图曾说过:“谁会讲故事,谁就拥有世界”而故事对我们来说就是记忆,更是文化。他的旅行就证明了这一点:德国的莱比锡是博览会的举办地点,更有世界名车保时捷。而当地人从未提及,一个个路标指引你通往一处处故居。人们如数家珍地说,巴赫在那生活过二十多年,瓦格纳在那里出生,门德尔松在那里担任乐队指挥,并创建了莱比锡音乐学院……他们的底气正是源于巴赫在那里生活过。再看看中国的城市介绍,总是把获得的称号,荣誉,举办过什么项目,写在最显眼的位置,而那些丰富的,祖先留下的遗产,早被人们定义为过时,抛之脑后。作为拥有五千年悠久文化,中国的公民,我甚至为此感到心寒。在海外的游子拥有这种感觉,身处异乡,提及故乡,心中总会有深深的自豪,因为中华和故乡的文化早已深深地镌刻在了他们的灵魂之中。我爸有一个朋友,他的孩子在美国留学,每个月总要叫他的父母寄来门前的大麻糕和蟹黄小笼包,已成为一种习惯。这就是对家乡饮食文化的眷恋。时光飞逝,都市不断发展故乡,村落渐渐远去,老家早已物是人非,人们对故乡的文化越来越淡。我希望每个人心中总保留一块净土,用心呵护,安放对故乡文化的情愫,留住乡愁。从这个时代的追求来看升官,发财,出名这些人们注重的事可归为有用。而品茗,弹琴,书法这些既不可以赚钱又不可以拉近关系的事情则归为“无用”。慢慢的,这些无用的事就被推倒了边缘。我喜欢无用这种态度,无用即大用,把自己栖居在一个空灵的世界中,珍视灵魂,拒绝庸俗,急功近利。扫去浮华,淡泊名利,亲近自己内心最想做的事情,这也是一种有意义的人生。一如千百年前的《富春山居图》,黄公望创作此画,不为名,不为利,只为了自己的心。千百年后,一切烟消云散,唯有这幅画长存,这就是坚持信念者所应得到的。再如李白,年轻时他梦想跻身政坛。那时候,当官是他最大的梦想,一转身,由于再难当官,故致力于文学事业,挥洒笔墨这件事看似无用,却也正是成就他的事,影响了无数代人。正是因为这些人的“无用”事业才成就了中华数千年的文化底蕴。这该是怎样的一个轮回?无用的事,真的无用吗?
白说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2)篇
话不多说,先买了几本,某几个人的生日礼物就不用费神了哈哈哈,机智如我。一本书好看与否的标准有很多,而这本书让我由想撸回家的心动变成了行动,因为如果有人赠我我也会感到欣喜。作为新闻人最可贵的,在我们老百姓看来,莫过于真实。他不只有表扬,也不只有批评。我依旧把这书称为鸡汤,因为懒,所以就分那几类。但鸡汤也分三六九等,他的鸡汤不只有口号和方向,还有方法,这不正是我们看soup的初衷。所以,找到了一碗真汤。而之所以能被吸引,当然不止上面的原因。但本质也便是上面的原因,因为我们渴望真实。所以一旦遇到写社会现实的书,电影,电视剧,会口口相传。而此书又兼具了我喜欢的特点,他只说自己喜欢的或自己喜欢说的。昨天看的书,于是在看政法频道时便有了和以前完全不同的感受。这便是我得到的。但没有完全得到,所以留下一本给自己,也方便传阅。剩下的,临幸小伙伴们n谢谢你的博学,洗涤我的无知。
白说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3)篇
这本书读完已久,总想说点什么,但感触很多不知从何说起,总感觉自己所说是真正的“白说”。此书“白说”是”白岩松说”,更是“直白”的“白说”。
作为新闻媒体主持人,不被权钱利所左右,敢为老百姓说话!正如他在“五”第的12页中写道:曾有记者采访他,问:“做一个新闻评论员,最重要的素质是不是要有思想?”他回答:“不是。做一个称职的新闻评论员,最重要的是勇气、敏锐和方向感。”。这样的回答不仅仅很符合他的性格!正是这一句话让我不枉因偶像柴静而读《白说》。记得柴静编写的《看见》书中亦有“一个不关注真相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前途的民族,一个不追求真相的社会,必然是一个堕落的社会”之言语,我非常认同她这样说法!
上善若水,至谦入语,此书见解颇多,该反复翻阅斟酌,但愿能秉其一二。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