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书赏析 / 正文

鬼吹灯(盗墓者的经历)读书赏析 读后感(3)篇

(2019-07-28 00:22:26) 读书赏析

鬼吹灯(盗墓者的经历)

作者:本物天下霸唱

远古的文明,失落的宝藏,神秘莫测的古墓。    一本主人公家中传下来的秘书残卷为引,三位当代摸金校尉,在离奇诡异的地下世界中,揭开一层层远古的神秘面纱。   昆仑山大冰川下的九层妖楼,这里究竟是什么?藏着消失的古代魔国君王陵寝,诡异殉葬沟,神秘云母,地下九层“金”字高塔,堆满奇特古装的干枯骨骸。这里又有那些未知生物?漫天带火瓢虫袭来,巨大神秘爬行怪物。一群人险死求生!

鬼吹灯(盗墓者的经历)在线阅读地址

鬼吹灯(盗墓者的经历)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1)篇


从装备、技能、职责素养分析盗墓职业

全书91.8万字,耗时19.6小时,阅读时速4.7万字。

最初接触《鬼吹灯》,始于“鬼吹灯”网游,大概在2008年,当时与“地下城与勇士”同类格斗副本游戏,远没有后者火爆,所以玩了一个礼拜后就弃坑了。

2011年暑假前后看的《盗墓笔记》系列,包括衍生系列《藏海花》、《沙海》及《老九门》。下文会从个人角度简单对比下《盗墓笔记》系列和《鬼吹灯》系列书籍的差异。

作者天下霸唱,原名张牧野,学美术出身。父母都是物探队的职员,他就在物探队的大院里长大,当地精致的古墓激起了天下霸唱的好奇心,使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工作之后,天下霸唱在山西接触了很多矿主。矿主十分迷信风水学,因此天下霸唱接触了许多风水先生,了解了许多风水知识。本书中对风水内容体现的很多。

关于全书剧情不作赘述,仅从“装备、技能、职业素养”三个角度去分析盗墓职业。


1

装备。

分两种情形,一种是倒旱斗,一种是倒水斗。

第一,倒旱斗装备:绳索、洛阳铲、炸药及雷管、匕首、防毒面具/口罩、矿灯/狼眼手电、冷烟火、信号弹、压缩干粮、打火机、蜡烛、黑驴蹄子、黄米、帐篷等。

第二,倒水斗装备:在旱斗的基础上,另外需要鲨鱼皮潜水服、简易的小型可充填式氧气瓶、防水携行袋,分别装有应急药品、备用电池、冷烟火、防毒面具、荧光管、蜡烛、僻邪之物,狼眼手电筒,诸如此类需要用到的物品。


2

技能。

第一,十六字阴阳风水秘术及分金定穴术:分别是指天、地、人、鬼、神、佛、魔、畜、慑,镇,遁、物、化、阴、阳、空。

第二,盗墓倒斗也讲究个望闻问切,“望”是指的通过打望,用双眼去观望风水,寻找古墓的具体位置,这是最难的,“闻”是闻土辨质,掌握古墓的地质结构土质信息,“问”是套近乎,骗取信任,通过向当地的老人闲谈,得知古墓的情报,最后这个切,在打盗窃洞的手法里,专有门技术叫“切”,就是提前精确计算好方位角度和地形等因素,然后从远处打个盗洞,这洞就笔直通到墓主的棺椁停放之处。


3

职业素养。

倒斗的名头本就好说不好听,如果再失去了赖以生存的规则,那么就会沦落成民间散盗。

第一,鸡鸣灯灭不摸金,是指鸡鸣灯灭之后不可做出倒斗摸金之事,摸金校尉们在摸明器之前,必须在墓室的东南角点燃一支蜡烛,蜡烛不灭,就表示可以将摸来的明器带出去。如果蜡烛灭了,则表示墓主不同意,这时必须把摸来的明器放回去,然后恭恭敬敬的磕三个头退出墓室,表示墓主不同意摸金校尉们来摸他的明器,这也算是活人与死人的一种契约,还有这蜡烛火苗的明与灭,可以预测是否会发生尸变,以及墓里下的一些恶毒符咒。书中鹧鸪哨坚守职业操守,把这些规则看得比性命还要来得金贵。

第二,“倒斗摸金”是求财取明器的,不是挖绝户坟的,不论墓中多少明器,只取两三件。尽管胡八一和王凯旋对墓中的明器眼馋,但无一不遵守这条纪律,每次出墓只带出最珍贵的两三件物什,当然也可能受当时的条件所限。


4

本书与《盗墓笔记》系列对比。

我是先看的《盗墓笔记》,以《盗墓笔记》的文化水准和本书对比有失公平。《盗墓笔记》是借鉴《鬼吹灯》的手法来写的,甚至王胖子的人物都有重叠,但不得不说,青出于蓝胜于蓝,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从人物塑造来看,《鬼吹灯》出场人物很少,各个副本出场人物就那几个人;《盗墓笔记》塑造的人物更多,每个副本出场的人物都有比较大的差异。

第二,从副本之间的衔接来看,后者比前者衔接的更有悬念,更能制造冲突,给读者带来一波小高潮(大高潮当然是打副本)。

第三,后者留给读者的脑洞很多,人物关系上各种cp,瓶邪、胖邪、邪宁、黑花、铁三角等等,也让三叔后面不断的填坑,欲填又止喋喋不休的在填。


5

最后分享一段作者对摸金校尉的结局。

自古以来,大多数“摸金校尉”,挂符之后,都选择了遁入空门,伴着清灯古佛渡过余生,因为经历的事情多了,最后难免都会生出一种感悟,一是拿命换钱不值,墓中的明器都是死物,就是因为世人对它的占有欲,才使其有了价值,为了这些土层深处的物件把命搭上太不划算了,金石玉器虽好,却比不上自己的性命珍贵。

鬼吹灯(盗墓者的经历)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2)篇

个人觉得四部中最玄妙最有趣的是龙岭迷窟。相对其他几部,不算特别惊险可怖,读起来不会有太大的压力和负担。最恶心可怖的当属云南虫谷,这部估计电视剧是不会照原著拍的,看完估计饭都吃不下了。这部绝对是作者的巅峰力作,简直是脑洞大开,想象力丰富到极点。虽然整部书里各种昆虫,各种卵把我恶心到极点,但一个墓里整出十棺疑云,到最后发现整个墓室都是棺椁的一部分,构思奇妙,不得不佩服作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第四部昆仑神宫与前部相比起来剧情比较一般,和第一部剧情有点相似,但结局与第一部精绝古城遥相呼应,算是把之前挖的坑给填上了。另外鬼吹灯最大的一个特色应该是它的对白。作者八成是个老革命,各种语录诗词,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信手拈来。一本正经胡说八道,愣是把语录变成了个段子,文笔带着点灰色幽默。把胡八一和胖子给写活了,给作品增色不少,光是这些对白就值得再看一遍,而且大量的对白,有利于把书转成影视作品(电视剧,电影,舞台剧,动画),发挥空间很大,相信将来一定会有更多的改编出现

鬼吹灯(盗墓者的经历)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3)篇


年少时为《盗墓笔记》吸引,如今再读《鬼吹灯》心里免不得有些比较。两本书相似之处很多,个中缘由众说纷纭,此处不必多言。然而差距在哪?的确,最为明显的便是一个想象没有给人石破天惊之感(或许是有看书顺序的影响),但却有头有尾,善始善终;一个想象诡奇却处处挖坑,无法自圆其说。如今两者俱成为荧幕大IP,一个诚心打造,不局限流量偶像,不让书迷失望,却也反向吸收了更多书迷、影迷;一个热衷流量偶像,迎合市场,却粗制滥造,一次次消耗自己的IP。

盗墓题材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一种新题材,古代没有,外国没有,唯独现在的中国有。东方古国带来的岁月厚重感和神秘感让人心驰神往,而盗墓所带来的紧张感和悬疑感又满足了人的猎奇心,使人沉浸其中。

近来市场为了符合规定,不敢说其为盗墓,而是“上交国家”,更是削足适履,贻笑大方。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