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当代长篇小说经典系列:钟鼓楼读书赏析 读后感(3)篇
(2019-07-29 00:21:53) 读书赏析 -
作者:刘心武
叙述的是1982年12月12日早晨5点至下午5点北京钟鼓楼一带发生的故事。在一个古旧的四合院了,薛家正着手办理一场婚礼酒席。围绕着这场酒席,小说勾画出北京城普通民众近百年的平凡的生活历史。它以一种精巧的结构,将相邻的多个家庭串联起来。展示出每个家庭,每个人物的生动历史。围绕着“时间”这一概念,小说表现出对历史,对社会,对个体的深度的现实主义观照和人文关怀。在“时间”的物理学、政治学、历史学的考量中,表现出作者带有历史哲学色彩的深度思考。小说也是一部浓郁的京味百科书,具有厚重的地方风情文化。
现当代长篇小说经典系列:钟鼓楼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1)篇
很喜欢作者写这本书的视角,闲散,随和,亲切,又内容丰富,读来充满了看故事的快乐,还不缺哲理的思辨。 作者以时间为眼,写随时代发展的古城北京经历了十年浩劫后的苏醒、新生,如寒霜渐退,乍暖还寒时初春已来,写时代裹挟中的人的经历与处境,写沧桑巨变中温暖厚实的人性。 一天之内的描述像时代乱麻中的一个切面,读起来会让人感觉这个内容丰富的大杂烩故事好像很短,很简单。阅读时想到韩寒写“杯中窥人”,想到“一片叶子落下来”,脑袋里闪过很多用此手法的电影,选一个爆点前后的画面做切面,平行叙事,人物关系、行事轨迹穿插交错,不停的创造、爆发矛盾冲突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最终多条线索汇合一处,回归爆点,给观众一场印象深刻的大戏,或者一个惊诧错愕的不可思议,我想,这是造梦者(作家、编剧)的功力所在,了不起之处吧! 作者在书中诸多细节之处显示了他深厚的生活积累,读来令人赞叹不已。很多少年时的懵懂惆怅,擦身而过或者短暂欢乐,中年后回想起越发觉得美好珍贵,我们也正在经历并创造着历史,自己的,和这个时代的,我们该有一点清明的自我意识的,伴随着学习与积累,再加一点任何时候都不可或缺的热爱!
现当代长篇小说经典系列:钟鼓楼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2)篇
鼓楼在前,红墙灰瓦;钟楼在后,灰墙青瓦。钟鼓楼停留在原地,时间却不断奔涌,有人在这进程里日复一日,有人在这变革中极力追寻自己的位置。当代知识分子,当代青年,进步应如是,觉悟当如是。
另,作者只是用简单的描述却把各式人物的经历、思想以及历史变迁中烙印刻画的栩栩如生,这才是大师的功力吧。
现当代长篇小说经典系列:钟鼓楼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3)篇
恕我无知,一直印象中刘心武是红学专家。第一次看刘心武先生的小说,纯属偶然——被前期读者的评论所吸引,结果一口气看完,虽然觉得里面个别人物形象有点生硬、有点不太真实如慕樱等。。。。个别镜头的转换有点猝不及防,但作者仅仅通过对北京四合院的几户人家家长里短的描写,并集中在1982年12月12日的早上卯时(5_7点钟)到下午的申时(下午3-5点钟)这一天。就能把如此众多的人物的形象、性格描述清晰;把北京当时社会的各个层面、建筑风貌有条不紊的铺展开来、展示出来实属不易,受益匪浅,赞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