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狼图腾读书赏析 读后感(3)篇
(2019-07-29 00:23:59) 读书赏析 -
作者:姜戎
同名电影由冯绍峰、窦骁主演,法国著名导演法国名导让·雅克·阿诺执导!这是迄今为止,惟一的一部描绘、研究蒙古草原狼的“旷世奇书”!那些精灵一般的蒙古草原狼随时从书中呼啸而出:狼的每一次侦察、布阵、伏击、奇袭的高超战术;狼对气象、地形的巧妙利用;狼的视死如归和不屈不挠;狼族中的友爱亲情;狼与草原万物的关系;倔强可爱的小狼在失去自由后艰难的成长过程——这些无不使我们联想到人类,进而思考人类历史中那些迄今县置未解的一个个疑问:当年区区十几万蒙古骑兵为什么能够横扫欧亚大陆?中华民族今日辽阔疆土由来的深层原因?历史上究竟是华夏文明征服了游牧民族,还是游牧民族一次次为汉民族输血才使中华文明得以延续?为什么中国马背上的民族,从古至今不崇拜马图腾而信奉狼图腾?中华文明从未中断的原因,是否在于中国还存在着一个从未中断的狼图腾文化?于是,我们不能不追思遥想,不能不面对我们曾经辉煌也曾经破碎的山河和历史发出叩问:我们口口声声自诩是炎黄子孙,可知“龙图腾”极有可能是从游牧民族的“狼图腾”演变而来?华夏民族的“龙图腾崇拜”,是否将从此揭秘?我们究竟是龙的传人,还是狼的传人?
狼图腾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1)篇
第一次和最后一次见到狼都是在呼伦贝尔草原。
去年夏天,我孤身一人独自前往陌生的呼伦贝尔,于7月5日第一天抵达草原的时候,石健哥和宝宝还没等我落脚整理好行李就急匆匆地带我和阿密上了狼岛去看狼。后来想想,大概是因为每一个到达草原的游客都对草原狼有股强烈的好奇心吧,才让他们觉得带客人看狼是对他们最好的招待。
早前就对狼的精神就有种说不清的敬畏,所以当时我其实是怀着一颗很虔诚的心去看的,看完之后却大失所望。可怜的狼被分别单独困在几个孤独的铁笼里,所谓“狼岛”俨然一副小动物园的样子。
上岛后见到穿着短裤背心、戴着墨镜、皮肤晒得黝黑的Joan,趴在木栈道的栏杆上看着狼。初次见面,她给我一种我所向往的自由不羁的感觉。旁边是正拿着瓢在喂狼的国良哥,都是初次见面。后来知道他俩都是非常喜欢也非常疼爱动物的人。
Joan总是很有狗缘,无论大狗小狗陌生还是熟悉,总能迅速跟她打成一片。她的心中总是留着一片温柔乡给这些可怜的动物朋友。
而对于国良哥,我则是在后来的接触中发现他收养了许多流浪狗,总是抱着小羊羔眉开眼笑地喂奶,会因狍子生病死掉茶饭不思好几天,夜夜守着狼岛怕它们被杀害,还为它们自学兽医,学会了给麋鹿打针。
我慢慢走近关着狼的铁框,狼的绿眼睛里闪着让我不敢直视的凶神恶煞的光。我自觉算是个蛮胆大的人,也当然知道可怜的狼被关在铁笼里,而我在铁笼外,是绝对安全的,可它那钢锥一样的凶狠锐利的目光还是在那么一刻,着实让我颤了一下。它大概把我当成了巨大的威胁。
待我走近,铁笼里的狼开始咆哮急走,样子很吓人。可是Joan告诉我,它不停地走是因为它害怕。我能理解,可是在讲给后面来的游客听的时候,他们大多数人都是一脸诧异:“狼怎么会害怕人?”
每次听到这样的疑问我都很想怼回去:狼怎么能不怕人?是人把它抓进来关在笼子里,为了金钱为了利益剥夺它们的自由。狼这么骄傲的物种竟然要忍受被关在牢里供人玩乐与观赏!你不会知道,这对宁死不屈的它们来说比死还难受!那是一种根植在骨子里的倔强和骨气。驯兽师可以驯虎驯狮,可是再厉害的驯兽师也驯不服狼。你见过大马戏团有狼表演的吗?
也想起书中毕利格阿爸看到小狼自杀式的自残后气愤地说:趁着它还像一条狼,还有一股狼的狠劲,赶紧把它打死,让小狼像野狼一样战死!别像病狗那样窝囊死!成全它的灵魂吧!
那个夏天我每晚睡在狼岛对岸的蒙古包里,总能听到凄厉悲怆的狼嚎声,一声又一声,悠远而绵长。他们总问我你害怕吗?我不害怕,我是心酸,我只听到了声声的哭泣与哀嚎——来自河对岸狼岛上被囚禁的狼,也来自远山被人们霸占了领地而无肉可食的野狼。
狼岛一直由国良哥看守。他白天忙完一天的工作,晚上独自一人划着小船上狼岛,在亭子里搭个帐篷与狼共眠。
我一度非常不理解,他为什么不能好好地在蒙古包里睡觉,夜夜守着狼岛是在守什么?
后来他告诉我:不是所有人都像你们这些小姑娘一样闻狼丧胆,对这几匹狼虎视眈眈的大有人在。我忽然觉得一阵悲凉,以前的游牧民族守夜是怕狼杀害羊,现在守夜却是因为害怕人伤害狼。
看得出来国良哥是用心在爱着它们的,他深知,在被人们霸占得已经几乎没有野生动物的大草原,野狼的生存环境已经相对恶劣的。
但尽管如此,他还是遭遇过。在照例守着狼岛的某一夜,他的帐篷外忽然闪着三只野狼的身影,围着帐篷一圈一圈地转。第二天我问他,当时你害怕吗?他说,说不害怕是假的,但也没有那么怕,因为他知道,狼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轻易去攻击人的。它们可能只是来救这些被困住的狼的。
说到这里我不得不佩服狼的团队精神和狼的顾家。它们绝对不会抛妻弃子独享美食,母狼在喂小狼的时候会把自己的肚子吃到撑,再回去把食物吐给小狼吃。遭遇捕杀的时候,头狼也会拼命护住母狼和小狼的安全。书中讲到的,就连战争时被击溃,狼群也是撤得井然有序,急奔中的狼群仍然保持着草原狼军团的古老建制和队形,猛狼冲锋,狼王靠前,巨狼断后,完全没有鸟兽散的混乱。
国良哥还说,外人为什么总是那么怕狼?因为他们对狼不了解。他说,我们对一切事物的畏惧都是源于未知。
陈阵说,小狼和毕利格阿爸是他的精神导师,而国良哥则是我对狼的了解方面的导师,尽管他也只是个从大东北来到这片草原的汉人外来户。
人们对一切事物的畏惧都是源于未知。这句话也在后来我调皮地翻围栏到牧羊区遭遇野狼时得到了印证。
大概是在抵达草原的第11天,我带着刚到达的美丽姐翻越2米高的围栏,走到荒无人烟的牧羊区,却无奈遭遇对羊群虎视眈眈的独狼。老实说,当下真的是举步维艰,有一种闯入别人的境地又走不出去的绝望感。最后的最后,没有带手机而无法求援的我们竟也安全离开了。现在回头想想,当时那头野狼对我们的突然出现大概也是心生畏惧的吧。毕竟,它的目标只是羊,怎敢是人呢?
说实话,我在草原上见到的狼都远没有《狼图腾》里描述的那般高大威猛。想来也是,作者所经历的原生态草原已经是一九七几年的事,几十年过去了,早已被人们折腾得生灵涂太,野生狼因为缺肉缺食,根本长不出从前饱满肥壮的样子了。
不尊重自然发展所带来的恶果已经一代一代地显现出来,我实在不敢想象,再过十年二十年,当青草绿地和各种生灵都被我们赶尽杀绝,地球会变成什么样。
关于天葬,犹记得一次在夜幕下我们几个围坐着烤羊肉吃的时候,大师兄给我讲了天葬,讲了西藏的天葬和蒙古天葬的区别,一个是把尸身喂鹰,一个把尸身喂狼。听得我毛骨悚然。想到自己死后肉身如果被狼撕咬被鹰啃食,会觉得非常难以接受。
看完《狼图腾》,我忽然明白了他们对狼的那种敬仰和对腾格里的信仰,也理解了游牧民族吃肉还肉的天葬和农耕民族吃粮还土的土葬,其实都是有源可溯的。
老一辈的蒙古族人对自己吃了那么多的肉不像我们后生晚辈那般心安理得,他们是深感愧疚的。书中毕利格老人说:草原上的人,吃了一辈子的肉,杀了多多的生灵,有罪孽啊。人死了把自己的肉还给草原,这才公平,灵魂也就上腾格里了。
和Joan翻围栏到牧羊区的时候看到牧羊人是骑着摩托车在赶羊的,当时还觉得特别新鲜,心想都这么现代了。现在看完了《狼图腾》,只觉得苍凉了。马背上的民族成了摩托车上的民族。
而草原上世世代代的本土的主人,那些游牧民族,也已经被外来户逼得无路可退。纯正无比的牛奶一公斤才3块钱,还要跑十几公里去送。城市里一瓶矿泉水都不止这个价。
狼图腾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2)篇
1:没有捕捉不到的猎物,就看你有没有野心去捕;没有完成不了的事情,就看你有没有野心去做。
2:没有猎物我们就去寻找猎物,发现猎物我们就去追逐猎物。寻找、发现、追求、获得———这就是狼的生活要素。
3:尽管面对上万只的黄羊,面对凶猛的老虎,我们都毫不退缩。但是面对人类的枪口,适当的转移是明智的。我们不缺乏成功的信念,但是我们绝不是痴心妄想只会送死的傻瓜。
4:追逐猎物仅仅靠猛跑是不够的,尤其在对付大群猎物的时候,必要的准备和步骤是获得成功的基础。而谋划是实现这一切的唯一保障。
5:我们绝对不会花费任何多余的时间和体力在无意义的事情上,因为我们的眼睛永远只盯着猎物。
6:自然是神圣伟大的,生活在这万能自然之神的庇护下本身就需要很强的能力,如果不能改变自然。就只有适应自然。
7:如果注定要承受痛苦,那么就把痛苦当作是一种磨练,既然一切不可避免,就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一些吧!
8:要想能做大事,就必须要能屈能伸,只要能达到最终目的。过程可以有很多选择。
9:燃烧人生并不是一味地透支,即使是再强壮的身体也有疲劳的时候,劳逸结合是一种生存的策略。身体是生存的本钱,休息是狂奔的前奏。
10:家乡固然值得眷恋,但是危险降临,生存受到威胁的时候,我们会选择离开。离开家乡不是逃避,是为了寻找更美好的明天。
11:在草原上,即使我们什么都没有了。至少我,还有勇气。这是我们最大的财富,有了勇气就可以得到一切。
12:在狼的眼睛里,永远看不到失败的气馁,因为它们知道,不管经历过多少次失败,最后的成功一定是属于它们的。所以狼永远是草原上的王者。
13:有时候,靠单纯的判断并不能确定成功的几率,与其在等待中浪费青春,不如在追求中燃烧生命。
14:没有固定的规则就是永恒的规则,自然界变化无常,人世间瞬息万端,只有不拘泥于过去,才能活得更好。
15:只看看猎物永远不会填饱肚子,天上只会下冷雨,掉馅饼这种事情永远不会出现,只想获得猎物,唯一的方法就是靠自己的努力。
16:成功就是不懈的努力加上一点点机会,努力是加法,机会是乘法,两者兼备才会得到最大的结果。
17:毫不费力就到嘴的食物,不是毒药,就是诱饵。
18:伤痛不会让我消沉,只能激发我更强的斗志!
19:静如处子,动如脱兔,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20:要想获得食物,就必须一直寻找,只有这样,才有机会。不要气馁,就算找不到肥羊,至少能找到一只兔子。
21:斗勇更斗智,请用脑子来游戏。两点间的曲线有时候比直线更短!
22:如果“不战而全胜”是你的战略目标,那么“避实击虚”就是达到这个目标的关键。通过集中你的资源来攻击对手的致命弱处,你就会获得成功。
23:无自由,毋宁死!
24:被抓不可怕,挨饿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没有了骨气,成了一条摇尾乞怜的狗。
25:生命如果跟时代崇高的责任联系在一起,你就会感到它永垂不朽。
26:上天给了我们强壮的肉体,给了我们坚强的灵魂,给了我们生存的环境,给了我们空气、水、事物,给了我们一切,对此,在一生当中我们都怀着最深厚的敬意。
27:不为明天做准备的人永远不会有未来,今天就准备好明天的事情就永远不会饿死。
28:要想顺利地生存下去,不仅要有无惧危险的勇气,更要有发现危险的能力,如果你嗅不到明天的危险,那么明天也许就是你的死期。
29:王者与强者的区别就在于,强者只拥有强大的力量,而王者则兼具力量与智慧,凡事都准备充分,强大的力量不如万全的准备。
30:一根最细小的鱼刺也可以扎破喉咙。一只麻雀大小的肉也可能挽救一条危弱的生命。生存无小事,珍惜每一口食物,把它当作救命的一口。
31:同一个陷阱永远不可能抓住两只狼,犯一次错误可以原谅,但是连续犯两次错误就只能是不可救药的愚蠢。
32:夜莺声音好听换不来饭吃,与其有时间嚎叫,不如去磨爪子,嚎叫如果能得到食物,那么驴一定比狼还厉害。
33:威严,绝对的威严,是管好这个团队的必须手段。一个没有威严、没有统治手腕的头狼,很快就会被别的狼取代。
34:个体是群体的一部分,只有尊重个体,才能保障群体的利益。学会体贴下属,那么在必要的时候,他们就会为你、为整个群体效死。
35:狼王是狼群的领袖,更是群体交流的纽带,一个和群体之间没有任何隔阂的狼王是永远不会失败的。
36:公平不是单一的平均分配,也不是残忍的弱肉强食。既能让强壮者分到最多的食物,又不能让弱小者忍饥挨饿,这就是公平。
37:一只狼可以捕获一只羊,一百只狼却可以屠杀一万只羊。双拳难敌四手,恶虎敌不过群狼。
38:追求让人充实,分享让人快乐。
39:没有失去就没有获得
狼图腾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3)篇
先说结论:这是本值得一看的好书!倾情推荐!之所以写在前面,是因为我虽然非常欣赏这本书,但是不认同的地方也很多,先说不认同不符合我对这本书的定位。
这本书不认同的地方主要集中在作者对狼图腾的升华部分,初看觉得很无理,再看觉得有些道理,可是反复思量,又觉得哪儿不对劲。细细想来,主要在于作者偷换了概念,他把那种在危机中产生的积极进取或者侵略性的进攻精神表述为游牧民族精神,而把不思进取的精神通称为农耕民族精神,并用此为基准来评判中国历史。对于没有游牧血统的朱元璋身上的血性,则用他肯定也受到了狼的精神的影响这种鬼话。这就导致文章感觉特别偏颇,作者很多时候像魔怔似的,把一切似有似无的优点都强加到狼身上,进而强加到游牧民族身上,而把一切不思进取的、软弱的精神归于农耕民族,甚至于割地赔款的清朝在作者看来由于没有把整个国家拱手让人而提现了“狼性”,这让人多少有些无语。
当然,我很认同作者提出的游牧民族在国家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民族性格对一个国家发展强大至关重要,作者在通述中国历史时虽有失偏颇,却给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角度,很多观点我也是认同的。如果作者能够更客观,如果作者能够把那些自己对狼的意淫加入科学的依据,那就更加完美了。
抛开作者对狼图腾的升华部分,不得不说,作者向我们展开了一部波澜壮阔的蒙古草原。草原狼常常让我觉得它们是卓越的军事家,草原上的狗、野兔、獭子等都仿佛具有完全的灵智,作者没有提万物有灵,但是万物有灵贯穿了这本书。
而且作者的文爱真的是好,他对草原上各场大大小小的“战争”、各个生灵描述的都非常生动,让人热血澎湃!
想法太多了,就这样吧,更多的留待以后再说吧……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