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书赏析 / 正文

局外人读书赏析(3)篇

(2019-06-11 14:21:48) 读书赏析

局外人

作者:加缪

如果你在人群中感到格格不入,一定要读《局外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加缪的代表作!法国存在主义文学代表作,法国荒诞哲学代表作,文学史上的不朽名作!在人类文学史上,《局外人》以其独特的视角展示了世界的荒诞性,成为二十世纪整个西方文坛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作品。“局外人”也由此成为整个西方文学/哲学中至为经典的人物形象和至为重要的关键词之一。文学史上的经典开头Top10:今天,妈妈死了。也可能是昨天,我不知道。公司小职员默尔索因杀人而被法庭指控,却因为“在母亲下葬时没有哭泣”,被判处了死刑。在我们的社会里,任何不在他母亲葬礼上哭泣的人,都有可能被处以死刑。

局外人在线阅读地址

局外人读书赏析 第(1)篇


《局外人》虽然说的是一个设法独身于世外,以局外人的角色生活的人,但是它通过局外人的视角反映了一个社会的另一面。在一个由“乌合之众”组成的社会里,单是你局外人这个身份就是有罪的。你的冷漠,你的无所谓,都会成为你日后有罪的证据,他们会等着你犯错误,等着用你所有的冷漠为你判刑。在内容上,本书《局外人》主要阐述主人公默尔索用他的局外人的态度对待生活,之后因一次意外枪击事件而受到审判的故事。

全书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通过他对母亲去世,处理朋友的情妇事件,对工作的态度,以及对自己“爱人”和婚姻的态度来向我们展示主人公的局外人的人生态度。他独立于这个社会之外,甚至独立于他自己的身体之外,完全用旁观者的视角审视一切,包括自己的人生。第二部分,通过众人对他的案件的处理来阐述他凭局外人的态度生活,处理世事后,社会和外人对他的评价。

在我的价值观里,我一直认为人都是一个社会性动物,所以只读到第一部分的时候,非常不能接受主人公的人生态度。一切都是那么飘然于世,那么无所谓,更确切地说是那么冷漠!我自己对他的人生态度表示不能接受,也被他的局外人的态度多次惹恼。刚开始还误认为他的局外人是因为他过于理性,但理性的近乎冷漠,起初还认为为他的冷漠是因为他对其他事物和人没有投入感情而导致的。但他又为什么事情投入感情了,啊?他什么都不关心,不关心工作,不关心家庭,不关心自己的人生,不分场景和所谓的世俗道德,法律约束,只考虑自己的感受,说他自私都是高看他。但是在第二部分,当事情上升到更高一个层次,由个人的局外态度上升到整个社会的“聚众”审判,当“聚众”的社会拿他们所谓的“局内人”的标准来衡量个人时,你才发现,相比个人的局外态度,更可怕的是大众局内人的审判。

试想社会中有多少人还不解为什么会有律师去为杀人犯辩护,为那些无恶不作的罪人辩护,据理力争?我们生活在一个自以为高尚的时代,我们自以为我们灵魂很高尚,罪犯灵魂很丑恶。于是我们作为一个局内人开始指手画脚,开始占据舆论的制高点,用所谓的道德和世俗标准来审判一个“罪人”。我们高举道德的大旗,用舆论的压力,媒体的夸大和公众的想象,让事件开始按我们设定的方向进行。严惩罪犯,加大刑罚,让我们大快人心。我们自以为净化了社会,社会变得更加公正和安全。但是真的是这样吗?一个由道德和舆论左右法律的社会,真的是公平公正和安全的吗?


当道德和法律混为一谈时,这个社会将是一个随意杀人的社会。


我们不想做一个冷漠的局外人,但是也请别充当一个义愤填膺的局内人。

局外人读书赏析 第(2)篇


主人公默尔索是一个公司小职员,一天他收到养老院的电报,得知了妈妈的死讯。


但他的第一反应不是悲痛,而是想到了“我要坐两点的公共汽车,还得向老板请两天假”。


葬礼上,他不仅没有哭,还一如既往地喝咖啡,抽烟。


第二天,他就决定出去游泳消遣,碰巧遇到了女友。两人就一起看了电影,回到家里做爱。


回到公司后,对于上司提出的工作调动和升迁,他也都觉得无所谓;


可以说,默尔索的一举一动,都和常理格格不入。


故事的后半段,他莫名其妙地杀死了一个阿拉伯人。


在审判中,他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完全不进行辩解,仿佛只是一个看客。


然而庭审的现场,大家没有讨论他的罪行,却开始审判他的灵魂。


人们把他在母亲的葬礼上没有哭,第二天就和女友约会这样的事情全都翻出来作为证据,


最后,检察官义正辞严地喊道,“我控告这个人,他怀着一颗杀人犯的心埋葬了一位母亲。”


于是,默尔索被判处了死刑。行刑前,神父来让他忏悔祷告,默尔索说“我不信上帝”。


一个“局外人”的一生到此结束。


他的一切行为都莫名其妙,他自己也不知道原因,他总是“我怎样都可以”。


据说作者要表达所谓“荒诞”。


但是在我看来,默尔索就是典型的反社会型人格:情感冷漠,难以共情,不能体会别人的情感,没有道德感,难以遵守社会规则,没有内疚感。唯独没有控制欲和暴力倾向。简直是个反社会型人格的标本。


本书唯一有见地的一句话是:人真的什么都能习惯。

局外人读书赏析 第(3)篇

我不喜欢这个世界,正如它不喜欢我,我终其一生为了真实而活,却被审判为堕落。在这个酷似黑白电影的小说里,男主一直以第一人称冷眼旁观的看待身边的人和事,不关心妈妈去世的具体日期,对爱情表现出的也多是肉体欲望,对正常人的感情没有触动,男主把自己抽离于这个世界之外,仿佛得了一种无法感知情感的精神疾病,随遇而安,精神懒散,为人处世的态度总结起来就是,:怎么都行,无所谓,与我无关,哎咋滴咋滴,随便你们,反正都一样。即使是黑白小说,作者也添加了少许彩色元素,当邻居在老狗失踪后掩门痛哭时会想起妈妈,在朋友与爱人温情陌陌时第一次有了结婚的想法,使人物性格丰盈饱满,不至单调。因此,无法将男主定义为麻木不仁,行走的机器,他只是不屑于在这个人人佩戴面具的世界里伪装情感,他不信上帝,唯一的信仰就是为了真实,是什么就是什么,怎么想就怎么说,毕竟,虚伪才是第一大恶。可是,在所有人同向中逆行需要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勇气,别人都悲伤的时候不应该表现出愉悦,别人都快乐的时候不应该无动于衷,男主的真实被曲解为道德上的败坏,最终难以逃脱被精神被审判处以死刑的悲剧命运。所以,在这个上帝永存,道德至上的世界里,最需要的也许是一瓶随身携带的眼药水,滴在眼中佯装流泪才能自我保全。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