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度思维:透过复杂直抵本质的跨越式成长方法论读书赏析(3)篇
(2019-02-10 21:17:19) 读书赏析 -
作者:叶修
精英的最大共通点,并非优异的才能,而是深刻的底层思维。在人类的发展史上,决定个体强大的关键因素在不断变化,原始时代是体力,后来是知识,现在则逐渐转化为思维能力。思维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学习和训练可以掌握的思维工具。所掌握思维工具的数量多少、层次高低以及效用如何,决定了你是否能成为人生赢家。在复杂的世界里,我们该如何运筹帷幄?我们是否具备精细的思维技术,以解决日常生活、工作中的问题?我们是否拥有宏大的思维格局,以在关键时刻做出精妙的战略选择?归根到底,我们的大脑有足够的武器来应对复杂的世界吗?大脑最好的武器,莫过于深度思维方法。普通的浅度思维逻辑链条短,分析视角局限,处理复杂信息效率低下,并且无法在宏观战略层面上认知事物。而深度思维则是一套完善的体系,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让你:快速切换思考问题的视角;探索问题的根本原因及长远发展;有效应对信息流繁杂、事务琐碎的挑战;站在更高层面,以系统、宏观的视角认知和解决问题。深度思维的方法,既来源于多学科的思想精华,也经过了大量的商业、职场实践,被证实是解决问题、提升格局的利器。对普通人而言,无论是对领导布置的项目进行深度逻辑分析,对用户的需求痛点进行多角度换位思考,还是在职业发展规划或进行投资决策时做出巧妙的战略选择,深度思维方法都能使你有所裨益。
深度思维:透过复杂直抵本质的跨越式成长方法论读书赏析 第(1)篇
思维是解锁命运的环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性格即命运。本书作者叶修说,思维即命运,以此强调思维的重要性。一个练就了深度思维的人,方能在世事沉浮中运筹帷幄,在命运的跌宕起伏中把握大势,成全自己的梦想与野心,泰然走完无愧于心、了无遗憾的一生。
本书分为上下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技术大师篇,介绍各种思维技术,是为“术”;第二部分是思维格局篇,阐述规律与趋势、视野与格局,是为“道”。顺从大道,且善用术,方可发挥深度思维的大用。
术篇:思维方法
1. 思维逻辑链的5Why与5So思考法,即针对某个问题点,沿着思维的链条,向前追溯5层缘由,往后追问5道后果,这里5并非确定的数字,代表多个,可以是更多,也可以更少。善用思维逻辑链思考现实问题的人,看问题自然比其他人更加深远。
2.换位思维,其实是个视角转换的问题。一个人如果只站在自己的角度看世界,看到的自然是非常有限的,而且往往是片面的。如果能够换位思考,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则能看出不一样的天地。如果能进一步多视角地去看待某件事,多元的视角将带来更全面而深刻的认识,也为处理问题、解决问题打开了更多的思路,拓展了局面。六顶思考帽,分别代表了全局观、客观(资料搜集)、乐观、悲观、感性、创新等六种角色,也就是六种视角。在面对重大人生抉择时,善用六顶思考帽,一个人就是一支队伍,为你的个人发展保驾护航。
3. 可视化思维的必要性是基于人类大脑的弱点,即人的工作记忆的宽度极窄。因此,在处理复杂问题的时候,有必要将中间信息记录下来,摆在视线里。矩阵图与工作仪表盘是有用的可视化思维工具。最著名的矩阵图应该是重要-紧急四象限了。工作仪表盘正是模拟汽车仪表盘的做法,将重要的事项列出来,摆在眼皮子底下,随时提醒你该做的事情。
4. 建立流程思维在日常工作中非常重要,可以有效地节约时间精力。作者提出了秘籍型思维,与全流程优化的思维形成对比。秘籍型思维要不得,不如踏实地优化每一个流程,整个流程下来,效果会有指数型的改善。
道篇:思维的格局
顺应事物发展的规律、时代发展的大势,如同大风起兮云飞扬,站对位置便可顺势而起,正所谓“站在风口,猪也能飞起来”。
1. 生态思维。当我们看待一个人、一件事的时候,不能仅仅看到单独的人、孤立的事,同时也要看到此人或此事所处的环境,以及它与周围环境之间的联系。叶修提出了“淘金模型”:当别人一窝蜂涌去淘金的时候,李威·施特劳斯看到了淘金热对结实耐磨的裤子的市场需求,发明了牛仔裤;森林模型:即生态位模型,当森林中央有老虎狮子盘踞,森林边缘地带有豺狼豹子出没,兔子则在森林外缘的草地上求生存;池塘模型:竞争不过大江大海里的巨无霸,不如自己建个小池塘,运营一个平台,养活一池小鱼小虾的同时自己也获利丰厚。
2.系统思维。在复杂系统中,事情的发展不再只遵循线性的因果逻辑关系,而是颠覆了线性因果,显示出系统的非常规特性。在这里,因不仅是因,因还是果,果不仅是果,同样也是因。事物之间互为因果,成为一个闭环,一环与一环之间构成正向强化或负向削弱的关系。所以,要站在更宏观的系统的角度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才能事半功倍。作者给出了一个很具启发性的提示:设计一个良性的系统循环,然后逐个环节地执行到底。
3. 大势思维。顺应大势者,方可成就伟业。马太效应、科技进步、政府规划、人口变化都是无法阻挡的强大的规律及趋势。关注大趋势、大动向,顺势而为,才可借势而起。4. 慢即是快。对于无资源、无背景又非智力超群的普通人来讲,盲目追求多领域发展是个歧途,不如专注于一个领域做到极致,慢即是快。司马懿将思维方法用到了极致,也抓住了一次次的机遇,无奈造化弄人,历届主君均一边用他一边防着他,他愣是耐着性子,隐忍了四五十年,七十多岁终于等到机会实现了宏图大业。
思维是解锁命运的神奇之环。我们不妨刻意训练自己的思维广度与深度,在生活、职场乃至人生的道途上反复实践思维方法,将其打磨成生命蜕变的利器。拓展与提升思维的格局与视野,潜心专注于某些领域默默努力耕耘,此乃潜龙在渊;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与事物发展的规律,机遇来临时顺势而起,一举完成生命的飞跃,此乃飞龙在天。
愿我们普通人,也能以自身平凡的努力,善用为数不多的资源,通过思维之“道”与“术”的加持,实现人生的志业或心愿,也不枉这一世为人。
意飞fly 微信公众号yifeiflyfly
深度思维:透过复杂直抵本质的跨越式成长方法论读书赏析 第(2)篇
记得有句话, 独立思考是突破颜值的唯一途径,延伸一下,深度思维是弥补先天背景天赋不足的有效方法,所谓深度思维,区别于浅度思维,通常涉及一下方面,
拥有较长的思维逻辑链,能够认知较长的因果链条;
能够突破自我中心的局限,灵活切换看待问题的视角;
能够处理较大的信息量,在杂乱的信息流中保持思维能力;
能够在宏观视角上分析问题,认知事物所处的生态的特性、事物的长期趋 势等。
本书介绍九种思维方法,
1.思维逻辑链让人的思维层次更深一点;
2.可视化思维能够处理那些信息很繁 杂的难题;
3.换位思维让人看问题时有更开阔的视角,并能体察别人的想法;
4.流程思维让人能够把一件事情做细做好。
5.生态思维让人洞察复杂生态中潜藏的机会;
6.系统思维让人理解事物的复杂因果规律;
7.大势思维让你看清未来大势,学会借助时代的力量;
8.兵法思维则指出生命中的陷阱,让你在漫长的发展中保持不败,也不要陷入两难的被动情景;9.慢即是快,指出普通人的最佳策略是专注, 通过专注,普通人也能取得相当的成就。
逻辑思维,要达到深度,需要扩散延伸,连续追问六个为什么,这也是刚踏入职场,老领导教授的方法,这往往会触及问题的本质,在博弈论中,双方的动态博弈,追寻到第三层的思考,是最有效的,可能是最优平衡。在使用逻辑思维时,解决问题求因why,以小博大,分解到很小问题时,概率小,但最容易实施,寻找价值时求果so,抓优先级,寻求最大概率的事件,也往往最优价值。
换位思考,其实在认识自己过程中去见众生,利维坦中谈到,要想去认识每个人的特点诉求是很难的,但通过认识自己,更容易去理解别人,很喜欢佛教里,自己与终生的辩证。书中着重谈到六顶帽子的思维方式, 全局分析、客观事实、感性直觉、乐观思考、保守行事、创新思维,这也是认识问题的经典模式。
生态思维, 由于生态中的事物是广泛关联的,所以个体事物的发展趋势、状态变化和各种选择并不是随机的,也不是完 全独立自主决定的,而是受到整个生态的影响。因此,你思考某个事物的时候,不应仅仅思考这个个体,还应思考他所处的整个生态——他周围的环境以及他与环境的关系。在大环境中,总有巨无霸霸占最优先的资源,直面竞争,绝无胜算可能的,而发展自己的优势,找到其中的契合点,与龙共舞,是最优选择,现在经常提到的小趋势,就是在复杂的生态环境中,走出自己的最美曲线。
大势思维, 时来天地皆同力,借天地之势,自然凤舞九天。大时代套着小时代,大规律左右着小规律,要抓住主要矛盾,比如书中的马太效应, 它的力量非常强大,它能够覆盖很多其他的规律。世界上有太多的规律,你不要以为马太效应是其中普通的一个,它是规律中的规律,强者中的强者。类似的二八法则,因果定律等等。
作为普通人,怎样实现人生的逆袭呢, 专注努力与漫长命运旅程中的坚忍,是普通人命运破局的武器,以弱胜强,令人向往,但这仍是以全强战胜局部的弱,强弱转换,慢慢由弱变强,这是兵法或竞争中的铁律。努力打造一把自己锐利的兵器,方能大杀四方,在弱势中,战胜命运。
深度思维:透过复杂直抵本质的跨越式成长方法论读书赏析 第(3)篇
这是读完的第39本书,好久没有读完一本书了。每次读完一本好书都要自我解嘲一下,读书人读书太少了,这么好的书相见恨晚。我这带的是六顶思维帽的红帽,表达一下强烈的喜欢。这本书读了七个小时,翻了三遍,一遍还是两个小时多一点。老规矩讲三点,讲多了也没有时间写,感谢时间很有限,谢谢。
第一点,这本书的作者读书读的很好。类似于读完那本理科生思维之后的感叹,他读的书我都读过,他读的比我好,佩服。谢谢作者写这么一本知识密集型好书,像是喝一杯高浓度的咖啡,很醒神。比方作者引用了结构化思维,六顶思维帽,孙子兵法。我很喜欢这三本书的,莫名的喜欢,读完这本书更喜欢了。其他的如深度思维和专注,也是其他书籍中常出现的,一个相关的思维和习惯就是深度工作,我也采用了。
第二点,作者的题目就是深度思维。一个指标就是罗辑思维链的长度,我估计只有一二环,努力下可以有三环,五六环是非常难以达到的,因为记忆力有限,内存太小。借助纸笔的帮助,偶尔可以达到五六环,佩服自己佩服的不行,太高兴了。学习过这本书,我注意到任正非在2019年五月份,华为被美国封锁时,即兴回答问题的逻辑链条就在五六环。大家都在关心贸易战,华为被封杀,他却在关心教育。他有清晰的逻辑链条,从论证国家必须开放,要警惕媒体偏激,到开放需要自己强,自己强需要发展教育。这样子的深度思维也是结构化的思维,结论先行,论证类比。这本书的作者提出的5why和5so方法,在任正非的讲话中也隐约可以体现,也可能是我知道了这个道理就到处乱套。总结一下,深度思维是结果和目标,需要借助纸笔补充大脑的缺陷,借助深度提问和预演,借助结构化思维论证类比,还需要借助换位思维和柳丁思考帽。那个六顶思考帽的例子,体现了思维的复杂性和迂回曲折,读的我深有感触。这样子的思考深度不应该只是偶然为之或者被迫为之,应该是主动去实践,积极实验和练习。
第三点,就写一下仪表盘思维。可视化是有很大威力的,这也是由于大脑的固有缺陷,内存小,需要外挂,也利用了大脑的优点,图像记忆好。前者的补充就要充分利用纸笔和电子产品记录下思想。后者就是怎么组织自己的外挂内存,有这说法吗,明白意思就可以了。即使是前者,我也喜欢纸质和电子化的纸质便签纸,因为大脑喜欢,个人偏好,对我有用。但是仪表盘,我还没有发展起来,也没有实验和练习书中的例子。我也可以实验和练习书中的方法看看,作者可以用它写书,我可以用它写论文。当然还要跟踪和完成其他事情,这是仪表盘的提醒功能。
总结一下,这是一本浓缩的好书,对于我来说,有很多启发和收获。特别是,我需要进一步练习提高罗辑思维链的长度。最后是,我需要尝试,实验,练习和发展我的仪表盘,开好人生这部车。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