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书赏析 / 正文

黄昏里的男孩读书赏析 读后感(3)篇

(2019-01-01 18:47:49) 读书赏析

黄昏里的男孩

作者:余华

《黄昏里的男孩》收录了十二篇作品,这是我所有中短篇小说中与现实最为接近的作品,可能是令人亲切的,不过也是充人不安的。我想这是现实生活给予我们最基本的感受,亲切同时又让人不安。这些中短篇小说所记录下来的,就是我的另一条人生之路。与现实的人生之路不同的是,它有着还原的可能,而且准确无误。虽然岁月的流逝会使它纸张泛黄字迹不清,然而每一次的重新出版都让它焕然一新,重获鲜明的形象。这就是我为什么如此热爱写作的理由。

黄昏里的男孩在线阅读地址

黄昏里的男孩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1)篇


推荐系数:3⭐

早先看过余华写的《活着》,钦佩于他#对人物已经人物关系的描述,那种极强的画面感与代入感。

但相比较余华来说,余华笔下的短篇小说比如这本《黄昏里的男孩》就不那么极力推荐了。

从空中爆炸到朋友,全书一共十三章,但我最喜欢的只有《蹦蹦跳跳的游戏、黄昏里的男孩》。在蹦蹦跳跳的游戏里我看到了一个家庭从一个橘子开始到一块面包结束的悲伤与失落。在黄昏里的男孩,我看到了一个男孩因为太饿偷了一个苹果吃,结果在被抓住的时候掰坏了中指甚至险些丧命,最后还被五花大绑的捆在凳子上被迫喊了一下午“我是小偷“的经历。

书里的情节,是大千世界的投射,或许涉及到你我的生活,或许映射出了街头一隅,总之,它就发生在我们身边。

最后,分享一段书里写的很不错的话:

这似乎就是人生之路,经历总是比回忆鲜明有力。回忆在岁月消逝后出现,如同一根稻草漂浮到溺水者眼前,自我的拯救仅仅只是象征。同样的道理,回忆无法还原过去的生活,它只是偶然提醒我们:过去曾经拥有过什么?而且这样的提醒时常以篡改为荣,不过人们也需要偷梁换柱的回忆来满足内心的虚荣,使过去的人生变得丰富和饱满。

黄昏里的男孩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2)篇


Y:23/100   M:4/6

这本书我给三星半。

余华的作品有强烈的个人色彩,或者应该说每个值得称颂的作家笔下的故事都有鲜明的个人特色——基于生活经历、对事物的理解、接受的教育等。余华的强烈的个人色彩大概是血腥、暴力、残酷的社会生活,忘记了是在余华的哪本书里看到过他的自述,谈起到作品中残酷血腥到略微柔和的转变的契机,那这本小说集显然是前者。

或许可以用超现实主义风格来概括余华的作品风格,如果我的理解没有太大偏差的话,他所写的故事大多是绝望的,把社会上的悲和恶放大到极致,把善意与友好缩小到极致,极尽挖掘人类最卑鄙或最悲哀的一面,这是这本书给我的最大感受,比起“死”和“绝望”,我更喜欢看到“生”和“希望”,所以这也是我喜欢余华却只给这本书三星半的原因。

但是余华先生极致的人物刻画和叙事能力是毋庸置疑的,所以尽管几乎每一篇小说读到最后我都有背后冒冷汗的感觉,却仍然觉得读余华写的东西是一件享受。

黄昏里的男孩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3)篇

余华写的故事都是生活中的一些平凡事,比如关系很好的朋友们因为各自成家而变得联系越来越少,却在某个巧合的时间大家不带妻子又像年少时那样聚在一起,找到了曾经的快乐,比如我们看故事中的人的不幸,故事中的主人公看别人的人生中的不幸,平凡生活中,谁都有或多或少的不愉快,比如因为自己曾经受过伤害,所以大部分人有机会也会把自己受到的伤害转移到别人身上去,却不懂得跟自己释怀,跟生活释怀,比如,出轨,不忠实的婚姻,在每一个平凡人家都时有发生,大部分人都选择得过且过,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当这些事情发生在明星身上时,事情就会变得很严重,也挺可怜那些明星的,有时候因为出轨离婚,可能也是被广大网友逼的吧?我们都是凡人,身上都有着不同程度的性格和道德缺陷,谁都没有资格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指责谁,你如果讨厌一种性格,一种人和事,那么就努力不要让自己成为那个让自己讨厌的人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