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漫长的告别读书赏析(3)篇
(2019-04-03 13:51:48) 读书赏析 -
作者:雷蒙德·钱德勒
怪不得村上春树读了12遍!美国文坛一代宗师钱德勒代表作!每每陷入困境,村上春树便打开《漫长的告别》!村上春树曾亲自翻译《漫长的告别》,掀起阅读狂潮!村上春树:“钱德勒是我的崇拜对象,我读了十几遍《漫长的告别》。”村上春树:“每当有人问我‘哪三本书对你至为重要’,我都能不假思索地回答说:《了不起的盖茨比》《卡拉马佐夫兄弟》和《漫长的告别》。无论我是一个读者还是一个作家,这三本书都是我生命所必需的。村上春树言其毕生目标是写出钱德勒和托尔斯泰合而为一的小说,曾亲自翻译《漫长的告别》,在日本掀起钱德勒阅读热潮。在人类文学史上,他用教科书级别的洗练文笔,塑造了“硬汉侦探”马洛的经典形象,此后所有硬汉身上都有马洛的影子,钱德勒被公认为20世纪美国文学的代言人之一。
漫长的告别读书赏析 第(1)篇
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告别,时间在见证每一个告别,春天过去夏天来了,夏天告别春天,是季节轮回的告别。春蚕吐丝结茧化身飞蛾,是蚕对飞蛾的告别。挥手洒泪送友有可能此生再不见,是人情告别。董卿的《朗读者》在“告别”章节让台上台下人因为这个伤感的话题泪雨纷纷……
钱德勒的《漫长的告别》从头到尾看不到伤感,更多的是诙谐幽默机智,特立独行的写景、妙笔生花的语言让人觉得他有点张爱玲的范儿。我们为私人侦探马洛的人格魅力征服:缘分就是我们互不相识,我就是一眼认定我愿意帮助你,帮助你的一颗真心就像我们认识很多年……特里说:“我和你只见过两次,两次你对我都好得不一般。什么样的感觉?”
马洛和特里的偶遇
特里喝醉酒后让一曼妙女郎扔下不管,一个私家侦探马洛看到后把他拉回家,特里酒醒后表现出不一样的礼貌;第二次在警局解救他,马洛从自己私家侦探的敏感出发,觉得特里是一个大麻烦,但是他还是义无反顾帮助他:缘分就是我们互不相识,我就是一眼认定我愿意帮助你,帮助你的一颗真心就像我们认识很多年……
随后特里自述一起的女郎是他的前妻,他是一个只剩下自尊的男人,他托马洛帮他保管一个昂贵的皮箱,自己去了拉斯维加斯找朋友兰迪谋生。神奇的是等他们再次联系时,特里通过一个百元支票通知马洛,他和前妻西尔维娅再婚了。做了富二代妻子的老公,让他过上了有钱人的生活,他却发出:“我有钱。谁他妈还需要快乐”的苦涩感叹,映射出冥冥之中不好的结果“我这种人一辈子会有一个光辉时刻,秋千架上完美的一荡。”他告诉马洛自己面临的强势岳父和生活糜烂妻子的现状,并隐隐暗示妻子如果让家门蒙羞,岳父哈兰波特就会让她死无葬身之地,为后边悲苦埋下伏笔。一切水到渠成的带来了特里的凌晨见面,他脸色苍白,马洛却嬉皮士的开玩笑:“今天会是多么讨人喜欢的一个好日子。微风习习。你能听见街对面的老桉树在交头接耳。聊它们在澳大利亚的往日时光,小袋鼠在树枝底下蹦来蹦去,树袋熊你背背我我背背你。”让人觉得雷蒙德钱德勒真是妙笔生花。在这样的情景下,马洛将特里送上了飞机。临走作为私家侦探的马洛依据自己的职业敏感告诉特里没有杀妻,马洛的信任让特里有点反悔之意……
等马洛回到居所,等待他的是格林警司和戴顿警探。拘留三日他莫名其妙接受了一个金牌律师恩迪科特来访,随后又有格伦兹通过各种自设套路暗示他,想引他入局,无奈私家侦探马洛跳转腾挪,就是不入圈套,疾风直转格伦兹给马洛签署了释放令,并告知他:特里写了一份完整自白书,已经开枪自杀。听到结果马洛关上门。关得很轻,像是房间里刚死了人。从内心那扇门把他和特里阴阳两隔……
走出拘留所的马洛遇到主动搭讪的《日报》罗尼摩根,提醒他,特里不应该是杀妻凶手。马洛开始细细回味那个他投资了时间和金钱、冷库三天的特里,当然他也在通过生气特里留给他的500块无法归还而隐隐思念……恩迪科特律师旁敲侧击让他放下此事不再追究,特里的昔日战友门南德斯揭开了特里半张好脸、一头白发和严重神经症的缘由:在战役中为保护门南德斯和兰迪,特里抓起炮弹救了他两,却给自己留下永久伤痛。自诩“有本事的有钱坏蛋”的门南德斯一边痛心疾首的说着特里“没有和我们告别,没有给我们机会还人情,一边却以“不要企图靠莱诺克斯案件捞钱捞名声”为理由,让马洛放手不要追究。层层迷雾让马洛决定“撞个南墙试试看”……
迷雾中马洛却接到了一个奇怪的斯潘塞的难题电话……回家的马洛收到了特里从墨西哥寄来的装有5000美元的航空信,特里表示“是对一个相当地道的好人聊表敬意。”更明确表达“我有可能杀死她,说不定我就是凶手,但另一件事是我无论如何也干不出来的。那种残忍不在我的性格里。因此肯定出了什么特别恶心的事情。“这事情毫无刺激和精彩可言,其中只有纯粹的龌龊和凄惨,灰暗而狰狞。”
畅销作家韦德的失踪就是斯宾塞之前的难题,马洛总觉得和特里有丝丝联系:韦德美貌妻子艾琳提供了一个重要线索“V医生”。至此马洛又开始了一个找寻V医生的漫长过程……“三发三不中。我忙活来忙活去,只是见了太多的医生。”拜访了三位V医生都没有线索,最终选定维林特,马洛的判断是正确的,他带回了韦德……
除去恩迪科特律师和门南德斯后,马洛在维克多餐厅又“偶遇”西尔维娅的姐姐洛林夫人,再次被警告收手,不要再去追究特里的案子。扑朔迷离中又牵出了洛林夫人认识韦德夫妇,再次把两个线索连接起来。
和韦德夫妇的再次交集中,韦德的异常状况和艾琳的言不由衷让马洛疑惑于特里和他们是否存在关联关系?蜘蛛网挂起来了,蜘蛛们都爬伏着,静伺而动。洛林夫人再次出现邀请马洛去其父亲官邸,蜘蛛王哈兰·波特先生出现了……所有的铺垫都是一个目的:“我认为你在插手我的事务。要是我说对了,我建议你罢手。”靴子掉下来了,“他在宽大的椅子里向后靠,灰眼睛里射出的强硬视线把我切成碎片。”马洛怎么接?波特先生主动扯出一个线索:马洛接触他过世女儿西尔维娅认识的一个男人罗杰韦德。马洛用七层逻辑表达了他对整个事件的理解,也表达了他对特里没有杀人的明确态度。“波特先生,我猜你想要的无非是一个清静。我到底干了什么打扰你的事情?”波特先生坚持特里是杀妻凶手,马洛不卑不亢,运用自己的方式告诉大佬:“韦德昨天夜里企图自杀。他内心遭受折磨。他有个巨大的负罪情结。”两个地位悬殊的人针锋相对:
“一通电话,马洛先生,就能吊销你的执照。别和我对着干,我不会容忍的。”
“两通电话,等我醒来会嘴贴阴沟,后脑勺缺了一块。”
马洛明确表示,特里不是杀妻凶手,另有其人。波特先生坚持维持自己的结果。
韦德电话邀约马洛,用1000元支票收买马洛,马洛坚持韦德在醉酒时留有记录:“你说过,一个好人为你而死。承担罪责的那个人在我眼中远不如你像凶手。”一个仗义的私人侦探。韦德再次把自己喝醉,仆人坎迪准备完午餐后离去,他的夫人也不在场,等到回来时却发现韦德开枪自杀了?!在警察调查中带出马洛当过警察的梗,
马洛被带到警局,荒唐的警长传唤韦德家仆人坎迪,又一个圈套像弹簧一样弹出来:坎迪像讲故事一样把马洛设定为嫌疑犯,马洛机智拆招,即使在验尸庭审上,马洛依然走过杂草丛不沾一滴泥泞。警察伯尼来访,两个聪明人旗鼓相当理论一番,最终又回到一个落脚点:“听我一句劝,老弟。我比你清楚。”又一个说客。出版商斯宾塞先生的电话又是一个乌龙……
百思不得其解的马洛想到联系恩迪科特律师问清楚一些事,联系无果;再次拨通“门迪”门南德斯电话想证实特里部队服役的真伪。门迪顾而言他“好言好语你就该好好听话。”威胁马洛再搅和莱诺克斯的案子,你就死定了。”再次坐实门迪兰迪特里军队服役事实。马洛也对门迪承诺会为他们三个服兵役的事实保密。门迪用警察马贡被收拾的事例警告马洛,不要把歹徒逼得太紧,
马洛继续从各种渠道查找特里服兵役线索,他联系了卡恩事务所的彼得斯,有希望拿到他想要的记录。出版商霍华德·斯宾塞再次出现,其实是源于韦德夫人的惶恐不安,刚好马洛可以借斯宾塞见证去证明一些事情。当马洛拿出特里完整服兵役和婚姻证据去推翻艾琳时,艾琳承认她曾经是特里(保罗)的妻子,而韦德喝酒后杀死西尔维娅时她在场,因为韦德喝醉酒后失去记忆而且会施暴,她看见了整个过程:韦德抢过西尔维娅手里的小雕像,最终让她面目全非……在斯宾塞的抽丝剥茧下,马洛步步紧逼,戳穿了整个事件:”塞尔维亚·莱诺克斯不是在客人房外被杀的,而是在床上。事实上也不会有血迹,因为小雕像把她那张脸砸成肉泥的时候,砸的是一具尸体,她已经死了,是被枪打死的。”艾琳败下阵来,马洛判断“两个人(西尔维娅和韦德)都是她杀的。”艾琳转身关门“门轻柔但坚决地关上。寂静。”亦如第一次马洛听到特里写了自白书自杀,离开房间时的轻对照了,举轻若重……这样的轻都预示着一个生命的离去。第二天,坎迪电话告诉马洛,艾琳死了,过量服用杜冷丁……
艾琳自杀后同样留下一份自白书。马洛通过地检拿到了特里和艾琳两份自白书影印件,他联系了当初送他离开拘留所的记者摩根,把影印件交给摩根,算是还一个人情,不顾及伤害官方自尊,让自白书大白于天下。同时也是给自己对特里做一个真的告别,只是这个告别有点漫长……“记得你从市拘留所送我回家的那天晚上吗?你说我有个朋友要告别。我还一直没真的和他告别呢。你们刊发这份影印件,就算是我的告别了。虽说隔了很久——非常、非常久。”
缘分就是我们互不相识,我就是一眼认定我愿意帮助你,帮助你的一颗真心就像我们认识很多年……马洛坚持了正义和善良,拼命做了他认为正确的事,总算是对特里做了交代,洗清了一个无辜者的罪名,他的告别场景就像他家长长的台阶,步步为赢,马洛最终用一根稻草压死了艾琳,让她自我了结,是对特里(保罗)的赎罪,后边的花絮只是锦上添花,让漫长的告别更具有仪式感……
花絮不能没有女人,
洛林夫人在离婚前夕主动上门找马洛,心如明镜的马洛知道这只是落寞女人的游戏,告别这个多金女人……“说一声再见,就是死去一点点。”,同样也是告别……
律师恩迪科特再次提出特里自杀疑点。一个月后一个优雅的墨西哥人上门找马洛,讲了一个悠长的故事后,那个变了发色整容后优雅的特里回来了,毕竟眼珠子颜色是变不了的,哈哈
可是当那个困境的特里变身为优雅的香水马约拉诺斯时,马洛心里涌起的苦涩无以言表,貌似自己在舞台狂奔找一个人,可那个人就在舞台下稳坐
“你深深打动过我,特里,用一个微笑、一下点头、一次挥手和这儿那儿的安静酒吧里安安静静喝几杯酒。感情还在的时候真是不错。别了,朋友。我不会说再见。我已经和你说过再见了,那时候说再见还有意义。那时候说的再见悲伤、孤独而决绝。”此刻的告别已经不是一个人了,即使还是一个心脏,可灵魂不是了……
我们在成长,和自己的少年告别,和自己的青春告别,和自己的中年告别,直到垂垂老矣。时间把一个个点连线,我们把一个个线段甩到身后,线段上的陪伴在走马灯。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是美好初心愿望,可是除了告别,我们还在不断告别,惟愿告别不要太伤感……
漫长的告别读书赏析 第(2)篇
故事情节我想给十颗⭐️,但是翻译我只想给两颗。整本书很大一部分都在简单的叙述(当然对于智障少女来说),后边二十节左右真相开始一点点浮出水面,你觉得你好像知道结果了,但再读一下发现好像你并不知道……故事情节反转很大,可能东野圭吾看多了,看到里边一些主人公很容易让我联想起来《白夜行》《幻夜》《恶意》里边类似的人物。另外羞耻的一点就是为什么我好想站好多人和马洛的CP啊……比如洛林夫人、门迪、特里、奥尔斯老警长、韦德我不是腐女啊,要命,哈哈哈,马洛这个老男人真是魅力十足!
说一声再见,就是死去一点点
所以我们需要慎重的对待每一次告别,尽管它可能无比漫长。
2018年最后一本书,也是来到微读的第50本,将近500h,2019继续加油鸭
漫长的告别读书赏析 第(3)篇
这的确是一部要看多遍的书,看得书比较少,知道他还是因为村上村树,刚开始看前面的时候我是觉的他的细节描述非常多,读起来,要细心很多,慢慢带入场景的时候,就像是看了一部电影,所有的细节都显露在你面前,但不似电影的特写镜头,或许当时不知何意的小细节,还会和后面相扣,如果喜欢看悬疑的,看这一篇也会很过瘾,高潮迭起,你在思考揣摩,总感觉已经快接近真相的那刻,又随着马洛继续深入下去。即使放下书的那一刻,也忍不住会往回看,忍不住再去揣摩。一遍肯定是不够的。而马洛,这位真的是让人喜欢。
故事似乎很远,但人却感觉很近。不知再读的时候又是怎样的感受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