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书赏析 / 正文

百岁人生:长寿时代的生活和工作读书赏析 读后感(3)篇

(2019-06-27 10:32:41) 读书赏析

百岁人生:长寿时代的生活和工作

作者:琳达·格拉顿 安德鲁·斯科特

我们都将活到100岁,长寿时代,我们的生活和工作要怎么办!21世纪初出生的人有一半的概率活到100岁,这在发达国家已经成真,发展中国家也正迎面赶上。这就是长寿时代。长寿时代不只是老龄化、延迟退休、养老金缺口和劳动力短缺,长寿时代带来的变革远超出我们想象之外。面对长寿时代这一切变革,我们的榜样和我们自身的人生经验都不足以应付,我们不得不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人生模式。本书来自英国伦敦商学院经济学家琳达·格拉顿和心理学家安德鲁·斯科特为MBA学生开设的一门“百岁人生”课程。

百岁人生:长寿时代的生活和工作在线阅读地址

百岁人生:长寿时代的生活和工作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1)篇


在古代的中国,我们的很多祖先都曾追求过永生。当然,无一例外他们都失败了。而今天的我们虽然不能达成祖先的所愿,但是却也有了很大的进步,有研究表明我们这一代人(目前在25岁及其以下的)将有50%以上的概率寿命超过一百岁。是不是非常的惊喜,非常的意外呢?不过咱先别高兴的那么早,长命百岁究竟是诅咒还是礼物,这还是一个问题。17世纪的政治哲学家托马斯·霍布斯将人生描述为“讨人厌、野蛮而短暂”,这番描述很著名,而唯一可以让它更为糟糕的就是:讨人厌、野蛮而漫长的人生。我们的祖先们追求永生是因为他们往往万人之上,或者就是闲云野鹤,摆脱了人与人之间的束缚。而那个年代的他们又不像我们可以刷刷朋友圈,微博什么的,短暂而无所事事的人生,只好找点虚无飘渺的事来做做,于是追求永生就成了他们的目标。尽管他们没有达成自己的目标,但我想即使达成了这样的目标,他们也只会把之前的那种毫无负担的生活享受下去。而我们呢,在现在这短暂的人生中,往往就是工作没有停歇,无聊没有尽头,能量耗尽,机会错失。试想一下,突然有人告诉你,这样的生活你还要多过20或者30年,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儿,这简直就是一个诅咒。然而,也没有那么悲观,以前的我们过着的是受教育,工作,退休的三阶段人生。20多岁就被逼婚,然后生孩子,养孩子,赡养父母,等到时间终于属于自己的时候,却发现早已没有时间没有精力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享受自己想要的生活了。而现在,我们的生命有望突破百岁,30岁的时候还是个宝宝,自然没有人在你20多岁的时候对你逼婚,你还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来接受教育,来做出选择。你的工作也将不再是单一而无聊的,你拥有足够的时间来过多阶段的生活,比如你可以尝试不同的工作,在人生的适当时候选择转型。所以,是不是又感觉人生充满期待了呢。当然,长寿人生带来的改变并不是短短的一段话就能够形容的。接下来,我将和大家分享我在看完《百岁人生,长寿时代的生活和工作》这本书的一些收获与感想。

先说长寿时代给我们带来的好处。首先,寿命延长本身就是好处,这一点事毋庸置疑的,毕竟没有谁会嫌自己命长不是。其次,因为整个生命周期的延长,我们将拥有更长的青年时期,前文所说的30岁还是一个宝宝当然只是一个笑话,但是不可否认,我们拥有更多的时间来接受教育,来了解自己,了解他人,了解世界,然后再做出自己的选择和承诺。将有更高的概率找到适合自己的另一半,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三、我们将拥有更多的试错机会,纵使第一份工作不是很适合自己,我们还有很多的时间来进行转型。四、我们将会拥有更多属于自己的时间,以前我们的一生都围绕在家人身边,抚养小孩,赡养老人,等将这一切都操办好,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时间后,想要好好享受生活却发现再也没有时间与精力了。所以有了“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感叹。而现在,多出来的这二三十年时间将完全属于你,你可以进行再创造,也可以安排更多的假期,可以更换工作,去享受从事不同工作的乐趣。五、我们的人生将不再是单调的三阶段模式,漫长的人生将足够我们从事不同的工作,比如你可以选择先从事工程管理类的工作,等到后期感觉不想做了,你甚至有时间去学个播音或者主持等与前面的工作完全不一样的工作。

把好处大概交代了一下,接下来咱们聊聊这么好的事儿为什么会成为一种诅咒。

首先尽管从整体上来说,我们的寿命都在往上涨,但并不是说每个人的生命都以平均的速度在上涨,大家都知道现在我们的寿命的增长,在一定程度得益于我们的卫生条件,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像这些医疗服务与先进的技术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享受的,或者说不是每一个人都享受得起的。所以在未来,有钱你的生命就能得到不断的延续,没钱你将会过得比以前更加悲惨已经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第二个事儿就是我们的工作时间将会被延长,这也是为什么我说没钱会变得更悲惨的原因。现在我们的退休年龄一般是在60岁左右,但是在长寿时代下,可能我们的退休年龄就将推迟到70多岁到80岁,如果你没有钱来保证身体的健康,寿命拖了整个人类的寿命平均水平,甚至才达到人们的退休年龄,那肯定是一件非常悲惨的事。我们还将面临的一个问题是,是否有足够钱来支持我们工作的转型或者人生各个阶段的投资。前文中我们有说过我们将有足够的时间可以尝试不同的工作,换不同的口味。但这是有前提的,那就是你是否拥有足够的资金支持你工作的转型,在我们从事一个工作之前,我们肯定得会相关的技能,那么学习技能的资金从哪里来,停止工作学习技能的时间里,没有收入又该怎么解决,这些都是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如果你没有赚够足够的钱来支持你工作的转型,那么很可能你的人生将是从事一份单调的工作,然后一直干下去,工作没有停歇,无聊没有尽头,能量耗尽,机会错失,现在我们60岁退休都忍受不了这样的生活,如果再延长20年,想想就觉得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儿。而且越是这样的人,越是不敢停下来,因为停下来就意味着入不敷出,意味着死亡。

第三,我们的健康与我们的寿命并不是在同比的增长,尤其是在电子产品泛滥的今天,很多青少年的视力已经被电子产品耗尽,身体也早被熬夜掏空,在这样的情况下,或许你可以活到100岁,但试想一下你30岁或者40岁的时候眼睛已形同虚设,不能尽情的欣赏美景,欣赏姑娘们的大长腿,这样的日子纵使长命百岁又有什么意思呢?当然这只是其中的一种假设,如果不从现在开始注意保护好自己的身体,或许现实会比这还残酷。

第四,长寿时代的到来是一个不容易被轻易觉察的事情。还记得被火刑处死的哥白尼吗?事实证明,真理或者伟大的变革在初期往往不被人们所认同。尽管我们为长寿时代到来做的准备并不会被处以死刑,但却可能得不到身边人的理解,这些人极有可能就是你的父母,你的亲友,你的师长甚至你的爱人。我们想做出改变,但是却不得不顾及他们的感受和想法。周围人的不认同将成为你做出改变的最大阻碍。比如,你觉得自己30岁还是个宝宝呢,所以并不着急结婚,想要迟些做出承诺,为自己的漫长人生选择一个最佳的伴侣,但是你的父母并不认同这样的观点,他们会逼迫你去相亲,去结婚。而让我们更加痛苦的就是我明明知道自己走的是对的,但是别人不知道你这样走是对的,最后迫于压力,不得不选择了一条明知是错误的道路。因此做出改变但是背负着周围人给的莫大压力或者墨守成规放弃机会,这将是一个艰难的选择题。

长寿时代是一个必将到来并且即将到来的巨大变革,但他会来得比较慢且不易察觉。为了迎接这样一场巨大的社会变革,我想我们至少得做以下几点准备。首先,我们应该做好心理准备,在面对周围人的不理解时怎么应对,在新的人生模式下怎样规划自己的生活。其次是身体上的准备。就如前文中所说的寿命与健康并不是在同比增长,如果我们的寿命增长了,但是却没有好好的保护自己的身体,把自己的身体很早就给玩废了,那么在未来的漫长的人生当中该如何来度过。最后是财务上的准备。在想在新的人生模式下玩得嗨,我们将会更加在意友谊、人脉、家庭、技能等无形资产的投入,在人生的一些阶段或许会停下来进行再创造,进行工作的转型等等。但这一切都建立在你拥有足够的资产,这些资产可以支持你进行无形资产的投入,可以支持你进行工作转型,支持你进行自己喜欢的再创作等。因此,财务上的准备将会是重中之重。

这就是我看完本书后的一些粗浅的见解,希望对你有所启发。面对长寿人生的到来,你准备好了吗?

百岁人生:长寿时代的生活和工作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2)篇


小时候不知死亡是何物,慢慢知道自己很多时候的无能为力,也逐渐接受自己终将会消亡,期望能活到七十足矣,今天面对这本书,再次思考,若是自己再多出二十年又当如何去生活。r

人这一生做过无数的规划,能够大体切合自己规划的人生,满意度幸福度自然比其他人高上不少。这些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也知道需要付出怎样的努力来达成自己的目标,自然成了凤毛麟角。但芸芸众生却陷入日复一日的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模式,一直以来很多社会学上或心理学上的定律都针对了普通人(庸碌者),切合规划来说,现实偏好或者叫双曲线贴现让我更细致的认识自己的行为,简单来说,对于诱惑,个人自控力的缺失,明知晓哪个选择更利于自己却偏偏没有,比如早上起床困意十足,暗暗告诉自己,要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今晚一定早睡,此刻的你感觉这点很容易实现,不就是早点休息嘛!但是真到了晚上,抱着手机迟迟不睡的那个人还是你自己,轻易打破自己的规划,这就是现实偏好,对于远在未来的规划,信心十足,但到跟前,却无力执行。r

谈到这个,无非是为了百岁人生插入一根坚实的梁柱,这份自控力或者说是知行合一是完成这份百岁人生礼物的关键,正如制定读书计划不是单单为了知晓,多分谈资,而是为了知晓后的行动。r

对于百岁人生,利用好就是馈赠,反之就成了诅咒。r

作为93年出生的我,刚刚毕业半年,步入职场,刨去之前的岁月,有很大概率我还有60-70年的光阴,刨去工作睡眠时间,大约有17-20万小时的可利用时间,都说一万小时定论,若能利用好这些时间,那是多么惊人的成果,若你打个折成为七八个领域的专家,这一生也绝对是精彩不已,不禁想起李笑来持有的观点,七年就是一辈子,通俗来说就是七年一活法,开辟新的路径,完善人生的多维度空间。r

人最宝贵的是时间,对于这份百岁的馈赠,向其中填充什么,对于个人而言却更加重要,不是贫困,不是疾病,不是孤独,不是愚昧。所以百岁人生中,这一切财富都显得尤为重要,不仅仅是实质资产——财产,更多的是无形资产,创造财富的技能知识,保持活力的健康、良好的家庭与友谊,对新事物积极态度的转型资产,这一切都很重要,传统上我们紧盯着财产,以为一人吃饱全家不饿,财务规划上引起的焦虑感也导致我们忽略了无形资产,这一点对于百岁人生显得更为重要,幸福感更多的是无形资产来支撑的。r

在这漫长的岁月里,结合日新月异的时代,区别于传统三段式人生,现今不确定性或者是多项式人生越加普遍,尽早适应,迎接属于自己的百岁人生。

百岁人生:长寿时代的生活和工作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3)篇

两位作者试图努力证明,当所有人活到一百岁的时候,上一代人的“教育-工作-退休”三阶段人生早已不适用。寿命长了,教育时长没有变,那只能拼命地工作或者延长退休时光。20多岁你开始去步入工作,即便拼命50年后还要靠退休金度日。日本就是活生生的例子,百岁老人越来越多,社会养老问题严重,政府无限期延长退休年龄,60岁,65岁,70岁,但是剩下来的30年怎么来养活自己?本书不是单刀直入地给明解药,而让你重新审视将来的自己。它把资产定义为财务上的资产和无形的资产,无形资产又可以从两方面看,长期来看是影响你收入的生产资产,同样重要的衡量你健康,朋友和家庭满意度的活力资产。传统的三阶段人生,工作时财务资产积累,退休以后逐渐减少。但是缺忽略了无形资产的减少,牺牲了自己的健康,缺少陪伴家人和朋友,工作上的无新知,也没去再教育,在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很难走得更远,是非常危险的信号。所以需要你不断充电,迎接新事物的挑战,当三阶段变成多阶段人生的时候,顺利渡过中间的转换期,重新就业或从长计议自己的投资组合,只有做好准备,你的无形资产才会不会下降。作者还预测夫妻双方都要工作的家庭继续增多,转型期互相支撑。最后几章作者期待企业、政府和社会给予多阶段人生更多包容,打破年龄和阶段的界限。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