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书赏析 / 正文

洋葱阅读法读书赏析 读后感(3)篇

(2019-07-15 13:40:45) 读书赏析

洋葱阅读法

作者:彭小六

本书——洋葱阅读法。人人必备的国民阅读基础法故事发生在遥远的洋葱岛,你是洋葱岛上的一个居民,一个很有志向、对整个世界充满好奇的年轻人。有一天,你收到了老村长交给你的一封神秘卷轴,于是你在阅读世界的冒险之路从此开启。将冒险故事融入到阅读方法的学习中,每一个洋葱人物对应一道关卡也是一种阅读方式,它会带领你找到路径,攻克难关,最终找到阅读世界的通关诀窍。阅读从来都不是一个枯燥的课题,它就是我们生活中一场值得你去冒险的游戏,多希望你可以和我们一起通过阅读丰富自己的内心和精神,找到人生真正的舞台,实现更多的可能。你,准备好出发了吗?我在洋葱岛等着你!

洋葱阅读法在线阅读地址

洋葱阅读法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1)篇


阅读方法的书我看过许多,最为经典是《如何阅读一本书》,因为后面阅读方法书都是借鉴这本书。但我个人觉得《洋葱阅读》这本书的方法符合这个快速发展时代,书中的方法更落地。该书还有个特点就是操作性强、逻辑性强,,每一章会有总结,让你更好了解书中的内容、观点。


作者在这本书主要讲四个阅读方法:碎片阅读、快速阅读、主题阅读,深度阅读,接下来,和大家分享下这几个内容:

一、碎片阅读

1、什么是碎片阅读?

碎片阅读不是说什么都学,而是有目的性地学习更多。

阅读就是在可以利用的时间内,以自己能够理解的程度去阅读。

2、碎片学习的本质是概念学习。

3、碎片阅读的核心:概念(整合)

作者在讲这点时,强调要学会收集概念。可以通过一些工具来实现,比如印象笔记,通过印象笔记来管理自己信息——设置信息的“临时收集箱”。

4、构建你的知识体系

知识体系来源有两个途径:一是来自课程,二是来自图书。

5、碎片阅读方法

—提炼(工具:萝卜书摘、概念卡片)

—链接:关联自己的经验

—融合:通过拆解提炼后的内容,创造自己的内容。

无论你收集多少碎片化内容,要适时去分享,才能验证你自己是否搞清楚概念。同时也可以在教会别人的同时验证并巩固自己的方法。


二、快速阅读

快速阅读的五个关键步骤:提问、预习、扫读、切重点、复习。

快速阅读的整个流程:

第一步是提问,读书前要明确为什么要读这本书,以及读这本书之前我们有没有了解过同类书,如果没有该怎么办?

第二步是预习,从目录和序言中,让作者这个导游告诉我们这本书是怎么写的,我们应该怎么读。

第三步是扫读,快速翻阅,标记重点关键片段。第四步是重点去找和自己的问题有关联的部分,用九宫格来提取概念。

最后一步,就是复习。


作者还强调练习快速阅读的时候,注意不要过于追求阅读量,而是先把步骤练好,再提升阅读速度,最后才追求阅读量。这点,许多初学者容易犯错误,包括我自己。要掌握快速阅读方法,还得需要更多时间的打磨和实践的磨炼。


三、主题阅读

三种主题阅读的方式——“碎弹”“爆破弹”“核弹”。“碎弹”就是碎片化的主题阅读,“爆破弹”就是书籍式主题阅读,而“核弹”则是海陆空、全方位的主题阅读。

1、碎弹:碎片化主题阅读碎片化主题阅读的方式就是在一个时间段内,围绕某个主题收集到碎片化的文章,然后进行集中式的阅读。

碎片化主题阅读需要用到的工具是“即刻”app和云笔记。


2、“爆破弹”,更多的是对书进行主题阅读。

从最开始书单创建之前建立一个简单的认知,到建立书单、快速阅读、扫读、建立框架,到最后基于框架去寻找答案,一整套完整的流程。


3、“核弹”,是我们基于一个主题做长期的计划,进行长期的研究。


四、深度阅读

深度阅读就是升级我们的视角。

注意:深度阅读不是把一本书从头读到尾,也不是要记住所有的东西,更不是所有的经典书都适合深度阅读——深度阅读的核心在于理解。也就是说至少对某个知识有足够的了解。


1、  深度阅读的三个步骤:寻找联系、探索冰山、多场景应用

1)  寻找联系:看到某个概念或是有句话时,就写出自己相关的经验或是看到过的现象。

作者提出了两种寻找联系的方法:经验联系(拆书帮的RIA)和关联法。

2)探索冰山:寻找概念背后的理论、原理和底层规律。

3)多场景应用:知道概念后如何使用。需要进行多场景的应用,在不同的场景下运用该理论。


最后要说一点:阅读要输出,知识才转变成你自己。我是深有体会的,2016年参加过拆书帮、读书会,自己组织的分享课~~尤其是分享课(线上线下都有),因为在分享前,你要做好多准备。正因为你充分准备,你对知识点掌握越深,结合自己经历,变成自己的智慧。只可惜这两年停下来,没有坚持做下去。


彭小六的《洋葱阅读》,感触多多,让我反思这几年的学习、收获,让我在新的一年有新的行动。

洋葱阅读法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2)篇


最开始读这本书的目的是希望学习阅读方法。因为虽然一直在看各种书,但是每次似乎都是在完成一项任务:多读书,“量变会引起质变”,改变自己的谈吐、素养等等。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的收获就是:

1.接触到RIA便签读书法:在读书卡片上记录喜欢的内容。现在我喜欢在卡片上记录突然出现的想法、抄写书中喜欢的内容等。

2.学习了九宫格笔记。这一方法暂时还没有运用起来,在今后的阅读过程中希望能够慢慢使用这一方法。

3.再次认识到分享的重要性,要敢于分享。书中讲到“分享是最佳的学习方式之一,因为当我们去教别人之前,我们需要准备知识,把原来的知识再多巩固几遍,为了防止遗漏,某些重要内容会反复确认。这个过程的准备,促使我们反复地去提炼知识点,厘清自己的结构。”一直以来我都害怕分享,害怕自己分享的内容“不够好”,至于这个“好”怎么界定,我自己其实也不知道。但是读完这本书我觉得,一本书,哪怕只是收获了其中的一句话,也是值得分享的,我们不可以忽略那一点点价值。

4.收集之后要整理。这些内容也是基于在看这本书的过程中收集的读书卡片的基础上写出来的。以前看一本书虽然会在书中划线,但是没有收集的习惯,等到读完以后想要分享的时候就不知道该分享什么,因为对于电子书,回过头去翻书中划线的部分要花大量时间精力。而收集了一些读书卡片,读完这本书,整理一下读书卡片,找出最想分享的内容就十分方便了。再一次见识到读书卡片的魅力。

接下来打算读一读赵周老师《这样读书就够了》学习如何使用RIA变迁读书法,解锁更多技能。这一点也是九宫格笔记模块中的一部分,即读完一本书希望接下来想要读的内容。

大概这就是最初希望通过量变引起质变所带来的效果,通过大量读书,在阅读的过程中总会有那么一两本书中的一两点”干货“能刺激到自己,能帮助自己,能够给自己带来一点点改变,许许多多的一点点积累起来最终会变成质的飞跃。

洋葱阅读法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3)篇


《洋葱阅读法》这本书分别从碎片化阅读、快速阅读、主题阅读以及深度阅读这几个方面给大家讲了一些读书的方式方法, 让我们更好地培养读书的兴趣,以及如何才能把一本书读好,更好地吸收书本里面的知识。比如说在碎片化阅读方面我们应该在可以利用的时间内,以自己能够理解的程度去阅读。把阅读当作一种习惯,每天包里塞本书或者看一些公众号文章,还有一些读书的软件,这些都是我们可以利用的工具。我们的大脑需要不断地补充,一个方面是能量,另一个方面就是知识。读书就是一种输入的过程,就是一种补充。当然我们只输入还不行,还必需消化理解然后输出,把读到的东西转化成自己的思维或者可接受的语言,再把它表达出来,这就是我们的收获。为什么我们现在读的书很多都没有印象,就是因为我们只输入,不消化,也不输出。这样就导致我们读书跟看电视剧一样变成了一种新鲜感,变成了一种过程。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