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动物凶猛(收录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原著)读书赏析 读后感(3)篇
(2019-07-30 04:44:16) 读书赏析 -
作者:王朔
王朔中篇小说集,大都改编为电影,其中《动物凶猛》被改编为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姜文执导,夏雨、宁静主演。王朔是当代中国文坛绕不过去的存在与永在;你能看出更深的东西你就看,你不能看出更深的东西,起码也让你乐一乐。
动物凶猛(收录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原著)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1)篇
我一直好奇《动物凶猛》这样的书名之内,会展开一个怎样的故事?王朔先生的每一篇都不是很长,但都精简有意思,耐人寻味。我喜欢马青的大大咧咧,遇事灵巧,有血性。王朔先生笔下的人物形象,从来都没有外貌描写。我觉得他一定是不屑于用一大堆没意义的华丽的文字去展现一个活生生的人物。相反,一句话,我们就能知道是谁说的。这是更高境界的人物刻画。颇有魏晋时的“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感觉。想起几人玩文字游戏,“因为……所以”之类的词在他们的造句下,衍生出另一种趣味。不夸张,但是就是那种玩世不恭的态度和调调,让人忍不住看了又看。
始于“3替”,终于“3好”。这是一群踌躇满志的、心系天下却无处施展才华的、被社会所遗弃的“才子”。每个人都巧舌如簧,从被动地为别人解闷到主动地逗笑别人,似乎是朝好的方向发展,但就像空中楼阁一样飘渺,让人觉得一着不慎就会一落千丈。从于观歇斯底里地爆发、嗓子不舒服、睡不着,隐隐就透露出了这些人堪忧的未来。一味地当“老好人”以回馈社会,通过贬低别人来捧被捧者,无意间又加深了人和人之间的身份歧视。而创始人不惜垮了自己身子去捧人,只能是两败俱伤。丁小鲁说“连我们之间都不能好好说话了”的时候,又辛酸又讽刺。他们先置身事外开始这服务人民的工作,到头来自己却成了那个一天天要别人捧的人,老说假大空的话,最基本的日常交流都成了“你这个思想不对”。悲哀就在于此。
这些有志青年妄想拯救世人,到头才发现自己才是最需要救赎的人。于观的一句“我想睡觉”为所有谜语解开了答案,也拉上了帷幕。这场闹剧,潦草收场。
最终谁也没能比谁高尚,我们都生活在世俗之下,无一幸免。
动物凶猛(收录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原著)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2)篇
年三十回家路上,火车一路颠晃,在迷迷瞪瞪的间隙读完了王朔的小说合集。
一段文字一个故事一部书其实折射出写书人的世界,往高里说人生观世界观。
原谅我本浅薄,我素来不喜看或观望娱乐圈潮起潮落花开花飞,但将爱进行到底的女主徐静蕾与王朔的忘年恋让年轻的我惊得合不拢下巴,简直是淑女也疯狂啊。
如今读王朔的文字,终于明白淑女为何如此勇敢,不羁的文风,痞痞的造型,骂骂咧咧愤世嫉俗地横样儿,初见一定是拒人千里,再见恐怕就跌入万丈深渊,一段轰轰烈烈的忘年恋,如今事主王逾六十,女已四十出头,好荒唐,竟是逆世才子倾城佳人散了。
《动物凶猛》那群十六七的青瓜蛋子,逃学斗殴拍圈子,整日游荡无事生非,仗着老子娘戎马生涯换来的安逸,在部队大院成天兜兜打打令人侧目,这帮人懵懂间逝去了青春,扯白撂荒的承诺骗取友谊爱情,最终现形于背信弃义踏上父母编织的大道通途。文中两个女孩,为米兰最不值,一朝春梦惊醒,庭前雨打芳华尽。
后文的三个故事实际是连环的,感觉就是作家自嘲,很现实很有趣但有些不易,各行各业确实都不易,作家可不是谁谁一支笔一张纸就能胜任的事儿,后三篇概括下便是造星、作家梦、捧人,从这三个角度写九十年代初年轻人造梦追梦成就梦的故事,幽默有趣的文风让人按捺不住佩服老王的嬉笑怒骂和本真,有些事明捧暗讽在当时的社会如此大胆辛辣,就叫人不得不服老王,所以那时淑女爱上他太正常,现在想想果然正常。
动物凶猛(收录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原著)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3)篇
青春无价 墨轩逸读书心得
王朔的《动物凶猛》太真实了,回忆和文字带有青春性,带有执拗性,每个人都曾炽热地燃烧过,化为灰烬后再肥沃了自己。
看《动物凶猛》的时候,外面是冬日和煦的阳光,我坐在图书馆里,第一次看王朔的小说。我知道王朔的文笔向来犀利,他用生猛冲动的文字将我带到那个躁动不安的年代,向我们展示着一个浑浑噩噩的青春故事。
王朔的《动物凶猛》是“顽主”系列的青春篇,它有着比其文本更加出名的电影改编作品——《阳光灿烂的日子》。王朔的语言自有他独特的风格 ,带着股浓浓的痞子味和北京腔却又不缺乏幽默和自然。看他的书像是看见一个朋克少年翘着二郎腿拿着烟坐在阳光的阴影下 ,有点像阳光下映在游泳池里的光环,斑驳的浮影,上下来回波伏着,虚虚茫茫的感觉。读着动物凶猛,是米兰,高洋,高晋把上面三个串在了一起,每个人都有关于青春那段懵懂的记忆。因为年少无知,所以多了一份纯真,少了一份事故。青春,总是有无限的活力,无限的可能。 青春,你是我最大的筹码。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