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书笔记 / 正文

熊镇读书笔记及摘抄(3)篇

(2019-07-06 00:10:43) 读书笔记

熊镇

作者:弗雷德里克·巴克曼

熊镇是一个小镇,它偏远,落寞,冬天很长,雪很多,镇上的人们,懂得沉默和忍耐;熊镇是一个小镇,一座冰球馆,几个家庭,一个酒吧,一片森林,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一群男孩和几个女孩,一群男人和一群女人。它是安静的。它的爆发在一个夜晚,当一个女孩的衬衫被撕破,一枚纽扣掉在了地上。我们该如何活?如何爱?如何赢?如何保护那珍贵的事物?如何选择和做一个更好的人?这是一个小镇,可这是一整个世界。这里有很多人,可最终你只读到了自己。

熊镇在线阅读地址

熊镇读书笔记及摘抄 第(1)篇


一、关于人性

怎么说呢,《熊镇》有点出乎我的意料。

倒不是巴克曼罗里吧嗦(划掉)不温不火的叙述方式,他这种风格真的很像小时候躺在被窝里听姥姥讲故事。是这个故事本身,让我有点读完之后想表达些什么又不知道该表达些什么的压抑感。

故事其实很简单。前半部分基本上在描画这个小镇的所有人物。从主角玛雅,凯文,亚马,到他们各自的家庭、朋友,以及更远一层的人际关系。熊镇真的是个很小很小的小镇,似乎每个人之间都多少有点什么牵扯。这前半部分的节奏不紧不慢,最主要的情节就是“熊镇青少年冰球队即将面对一场重要的比赛”。然后比赛就来了,故事的转折点来了,所有让人唏嘘、让人愤恨、让人感动的情节也要来了。

这个故事里比赛其实是个幌子,赛后派对才是点燃一切的引线。派对上班杰与凯文、玛雅与安娜两对朋友各自出现了裂隙,亚马和波博化敌为友,凯文强暴了玛雅,亚马目睹了这场强暴。熊镇从这场派对开始变得不一样了。

《熊镇》从这场派对开始变得不一样了。

后半部分是一个真实社会的缩影。很多人说艺术是对生活的夸大,但这里的一切已经不再是夸张处理过的现实了:被强暴的女孩内心的恐惧与纠结,报警后小镇居民的反应,被害者的污名化,被权力与金钱凌驾的真相,被现实的困境与良知煎熬的知情者,以及人们内心星星点点只需一阵轻风便可燎原的善意。不知道应该说是小说足够写实,还是现实世界本来就已经足够夸张。但艺术的好处在于,就算内容再残忍再无情,也总有善与美的表达,且这善与美终究是要压倒恶与丑的,无论用什么方式。我们的现实里,有多少善与美,它们又有多大的力量呢?

我可能是个对现实太过悲观的人,所以在看到小说里于残忍于丑恶中生长出善与美的结果时总会觉得感动。当亚马面对小镇居民说出真相时,当苏恩跟戴维说“当你的孩子满十五岁时,记得来拜访我”时,当拉蒙娜和“尾巴”留下来继续赞助熊镇冰球队时,当班杰对彼得说“我只想打球”时,我在想,熊镇真是个童话一样的小镇,无论情节如何曲折,最后都能各得其所。我们从不畏惧黑暗与丑恶,我们畏惧的只是没有足够的力量撕裂这黑暗与丑恶,没有足够的爱与美去对抗这黑暗与丑恶。所以我们喜欢童话,因为它们让我们看到爱与美。

在这本书里你看得到人性。坚强与懦弱,自私与善良。


二、关于十五岁时的朋友

你在十五岁时所拥有的朋友,往后都不会再有了。

玛雅与安娜。两个女孩在派对上各自以为被对方抛弃,彼此冷战的时候,像极了十五岁时的我们。两个女孩终于绷不住冷脸,重归于好之后,就再也没有什么能撼动她们的感情。十五岁时候的朋友,只有彼此最投契。

你在十五岁时有过的朋友,往后将再也找不到了。

亚马与波博。他们俩是我觉得,整本书里最可爱的一对小朋友。亚马说出真相之后被愤怒的队友群殴,波博是唯一一个帮他打架替他挨打的人。而波博和那些人做“队友”的时间,可比和亚马做“朋友”的时间长得多。十五岁时候的朋友,因为正面较量过可以不计前嫌,因为彼此相似于是惺惺相惜。

你十五岁时曾经有过的那些朋友,这一辈子将不再能拥有。

凯文与班杰。凯文从来没有学会对班杰说谎。班杰总能一眼看到凯文内心的恐慌。曾经是最好的朋友,却终究不是同路人。班杰是整本书里最立体的一个人物,性格强硬,内心柔软。凯文和班杰相似的地方在于性格强硬,区别在于内心软弱。或许凯文是球队的技术核心,而班杰绝对是凯文的精神核心。十五岁时候的朋友,一个依赖另一个获得安全感。

班杰说“我希望你找到他”——“你一直在找的那个凯文”的时候,凯文就也再不能拥有班杰这样的朋友了。他将永远恐惧黑暗。

你在十五岁时有过的朋友,有时能够找得回来。

熊镇读书笔记及摘抄 第(2)篇

因为欧维,开始迷上巴克曼,也一直觉得,欧维作为巴克曼的第一本书,恰恰是四本书里写得最好的一部,可是熊镇还是有些出乎我意料了。从来没有想过会是这样一个故事,强奸、同性恋、暴力...现实中的难题,被巴克曼搬进了书里,以熊镇群像的形式阐述,人性最底层的害怕,懦弱,伪善哟,并不能掩盖善良,纯真和正义,只是有些人把自己彻彻底底地丢了又懒得去找而已。亚马是个孩子,玛雅也是个孩子,两个孩子一点也不脆弱,玛雅的做法不是绝对的,却是一种优秀的典范,抽掉子弹,扣下扳手,用爱去抚平自己的创口,以恶制恶一般都会产生恶循环,也许爱会是很多难题的答案,只是需要时间。另外,玛雅的妈妈是律师这个设定,很出奇很到位,期待巴克曼的下一本书。最后,两个问题:n①你看到的真相是否是可以不假思索地说出来的?你该如何让别人在怀疑当事人的供词的基础上相信你的真相?n②作为受害者本人之外的人,你可以做什么?选择做什么?

熊镇读书笔记及摘抄 第(3)篇


2019年第一本看完的书,前半部比较沉闷温吞,几次差点弃书,还好看到后面越来越精彩,故事围绕热爱冰球的小镇上,一个性侵事件而来的众生相,小镇是一个小社会,也是我们现在的大社会的缩影。喜欢最人性的班杰,强势友善的拉蒙娜,坚强勇敢又善良的玛雅,还有亚马,安娜,作者的语言很老道,把人性在这件事上众人的反应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在最寒冷的冬夜,我们都需要有独自走进森林的勇气,在努力营造光明的時候,不要陷他人于黑暗。社会,就是我们无数选择的总和,不多也不少。如果我们选择謊谎言,这个社会就是欺骗的渊薮;如果我们选择罪恶,这个社会就是地狱;如果我们选择爱与真理,这个社会即使深处凜冬暗夜仍会发出虽然微弱却温暖的光。

——2019.1.8(01/100)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