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书笔记 / 正文

完全写作指南:从提笔就怕到什么都能写读书笔记(3)篇

(2019-07-15 00:06:27) 读书笔记
  • 电动车怕冻吗 应该将电车放进室内
  • 蚊子怕香水味吗 实际上它比较害怕这些东西
  • 最怕你一生碌碌无为,还安慰自己平凡可贵读后感 读书笔
  • 我不惧怕成为这样“强硬”的姑娘 读后感(3)篇
  • 《20几岁,你为什么害怕来不及》读后感_700字
  • 《我们这个时代的怕和爱》读后感_1000字
  • 《人生不怕从头再来》读后感_800字
  • 《再内向也不怕:职场高效沟通方法(知乎周刊Plus VOL.017
  • 《最怕你一生碌碌无为,还安慰自己平凡可贵》读后感_130
  • 《我不惧怕成为这样“强硬”的姑娘》读后感_800字
  • 完全写作指南:从提笔就怕到什么都能写

    作者:劳拉·布朗

    希望投资人资助你开展一个特别项目,应该怎样写一封具有说服力的电子邮件?准备申请大学,如何才能写出一篇引人注目的自我陈述?同事的母亲去世了,怎样用最好的方式表达你的哀悼之情?无论科技多么进步,即时通讯变得多么快速便捷,用文字进行交流和表达永远是现代人必须掌握的技能。本书从写作的核心——写作思维入手,分析每一种实用写作的思维要点,以读者的角度反观写作的关键。按照作者所精心规划的写作流程,只要经过“确定写作目标、深度了解读者、展开头脑风暴、组织结构、打初稿、修改”这六个步骤,无论多棘手的写作难题,都能够得到顺利解决。

    完全写作指南:从提笔就怕到什么都能写在线阅读地址

    完全写作指南:从提笔就怕到什么都能写读书笔记 第(1)篇


    什么是指南?就是你完全照着它做会彻底找不着北。

    《完全写作指南》主要介绍了写作流程和工作生活中方方面面涉及到的写作场景。

    当然,如果只读本书的Part 1:写作流程,本书的价值将被大幅提升。

    写作的流程分为:明确目标、确定读者、用头脑风暴总结出中心思想、组织内容、写初稿以及修改。

    如何运用这个流程呢?(文中我将主要以写《围城》书评为例解说该流程)

    我将作者的流程解说稍作修改,分为两个步骤:

    第一步骤:目标→读者→头脑风暴→组织→写初稿→目标(这是一个闭环)

    第二步骤:修改


    先说第一步骤的闭环

    目标:确定写作目标,让文字更具有目的导向性——

    写道歉信,目标让对方谅解你;写求职信,目标让对方录用你;写读后感,目标表达(发泄)自己的感受;写书评,则是针对书的形式和内容展开评价和介绍。


    读者:确定读者群体,让文字更有交付感。

    确定读者群体,你要揣摩什么是你的读者想看到的,什么是你的读者不想看的,让你的文字和读者之间能完成良好的沟通。

    拿写书评来说,读者想通过阅读你的书评来了解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根据你的评价和介绍来判断本书是否值得一读。确定你的读者明确写作目的后,在书评中你就不会花费大量篇幅告诉别人,诸如本书你是在怎么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在怎么一个有情调的咖啡馆在怎么一个可爱的人的陪同下阅读,读之前以为讲的是东结果读完发现讲的却是西这类直白的废话,对,完全是废话。因为以上跟你要评价的书没有丝毫关系。你不是明星爱豆,你的私生活没人关心。当然,如果你是写给“粉丝”看的话,则另当别论。


    头脑风暴:准备下笔前,头脑风暴将把所有可能的相关内容呈现在你面前,以作备选。

    头脑风暴就是把该书所有相关的联想都记录下来。只管记录,不要考虑联想的相关性强还是弱,不要审判内容是否合理。

    比如写《围城》书评时,我头脑风暴的内容有

    1.方鸿渐的成长轨迹

    2.当时的社会环境

    3.方鸿渐的和周家的关系

    4.周家为什么愿意资助小方留学,面子?

    5.鲍小姐,苏小姐,唐小姐,小方对她们的感情

    6.小方爱孙小姐吗?为什么结婚?幸福吗?

    7.老方的旧家庭和孙小姐姑妈的新家庭对比

    8.新旧思想的碰撞

    9.方鸿渐和赵新楣

    10.知识分子的缩影

    ……

    头脑风暴之后,再对所有内容进行删减和整合。


    组织:把头脑风暴的内容进行排列整合,重复的合并,分散的去掉,然后提炼相关性。

    继续说《围城》书评写作:

    前面头脑风暴的诸多内容,进行整合——

    1.方鸿渐处在旧社会和新社会的交界点;

    2.有接受过中国的传统教育也留过洋接受西方教育的分裂;

    3.有跟父母一样的旧思想(被安排)又有进步青年的新思想的矛盾;

    4.以方父为代表的旧家庭中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和以孙小姐姑妈为代表的家庭独立女性掌控家政大权的冲撞。

    以上几方面我可以展开方鸿渐在各类新和旧中的矛盾和冲突。针对这条主线,我命名书评题目为:《在新和旧中挣扎的方鸿渐》或《新旧夹缝中生存的方鸿渐》。

    根据方鸿渐与未婚妻、鲍小姐、苏小姐、唐小姐和孙小姐几人的的情感纠葛为主线,以方鸿渐的个人成长为暗线,整合写就了书评《方鸿渐的爱情故事》。

    其实脑海中一闪而过《撩妹高手方鸿渐》这个题目,但是考虑到读者,这个题目传达的态度略轻浮,故作罢。确定读者后,不光要考虑文字传达的信息,还要考虑文字代表的态度。


    写初稿:头脑风暴后,在众多的备选内容中找出具有相关性的内容并理出一条逻辑主线,开始写作。

    写作这个过程中,要不断提醒自己:目标,读者。确定目标明确,所写内容对读者有吸引力,根据头脑风暴理出的逻辑主线将包含的内容全部呈现。

    再说回《围城》书评写作

    详细论述方鸿渐跟每一位姑娘的相遇分手以及其中的情感纠葛。

    (评《围城》之:《方鸿渐的爱情故事》在本人文集《春梦了无痕》的034篇,方便有心人查阅)


    以上就是,目标→读者→头脑风暴→组织→写初稿,写作流程中各个部分的解说。

    我特意有备注,这是一个闭环。意味着,你可以从以上任意一个环节开始写作!

    再强调一次,以上五个环节没有固定顺序,只要你愿意,你可以从任意一个环节开始写作!


    你可以先确定读者,建立和读者的沟通预想;再明确目标,思考要向读者传达什么内容。


    你也可以直接开始头脑风暴,把所有能做的联想都记录下来,再根据内容来衡量,这本书亮点多还是槽点多?你准备捧这本书还是踩这本书?从而确定目标。


    你甚至可以直接开始写初稿!毕竟思如泉涌的时候挡也挡不住,不顾什么读者,不管什么目标,只管下笔写,但是要做好大刀阔斧修改的准备。当然,不否认存在一蹴而就的天才。

    如果你直接写初稿,强烈建议列反向提纲!

    写完后检查一下:每一段都有中心句,确认各段落中心句之间是否具有逻辑关系,是否完美表达了你想要的“围绕主旨的逐层递进”或“围绕主旨的并列解说”。

    列反向提纲还能检查你是否有内容的遗漏,比如本应该是“1-8”的整体,分段叙述。

    列反向提纲,结果是:1-2-3-5-6-8,检查过程中发现少了4和7两个“部件”,补全,完美。


    第一步骤的闭环中五个环节,不是相互分离的,而是相辅相成的,头脑风暴的过程中也在梳理思路也在组织写作,考虑读者的过程中,同时也在思考自己的目标是否偏离。

    这个闭环上的五个环节彼此之间非常紧密。


    根据第一步骤的闭环五环节,写作的初稿就完成了。接下来是第二步骤的修改。


    修改???不存在的,写完已经是给自己足够的交代了……还想让整个文章有主旨,整个内容不偏离,目的明确,对读者负责,要求太高了,那是专业的人才干的事。基本的错字和别字都要靠输入法的自觉。

    不修改完全没问题的,所以你的文章那么放荡不羁爱自由(手动滑稽)

    所以别人的文章有内容有态度可以赚稿费,而你的文章只能给别人的文章鼓掌?

    你甘心吗?


    修改非常重要!

    你的文章为你代言,错别字和语法错误,在向读者传达你是一个不认真的人;

    内容重复主线偏题,在向读者表明你是一个逻辑不严谨的人;

    文章内容对读者的交付感太弱,无法完成和读者的交流,在向读者表明你是一个输出能力欠佳的人(输出能力可不是简单的码字哦)。


    怎么修改呢?

    审核中可以确定以下方面:

    目标是否明确,内容是否偏离目标,

    对读者的称呼是否合适,表述是否容易引起歧义,传达的态度是否和善。

    想表达的内容是否完整体现,力度是否足够。内容是否有重复,是否有遗漏。段落顺序是否合理,前后逻辑是否严谨。是否有错别字,标点错误,语法错误。


    刚打完初稿,往往当局者迷,不容易发现问题,最后相隔一小段时间再做修改,能够更客观和理智的发现问题。

    这就是写作流程的第二个步骤:修改。


    以上就是本书介绍的写作流程的完整步骤,用好这个流程,写作会越熟练,多次练习,找到自己的最优写作顺序。

    孟非说:写作的愿望和写作的能力完全是两码事。

    知识变现的时代,每个人都是读者也都是作者,想要成为写作高手,最好的方法就是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笔耕不辍。优秀的人,都是将最简单的方法练习到极致。通过本书推荐的写作流程,刻意练习坚持不懈,假以时日,你也会成为一名优秀的作家!

    (完)

    ——2018.12.06.22.57(一稿)

    ——2018.12.07.13.27(二稿)

    ——2018.12.07.21.37(三稿)

    平均每篇文章凝练用字2000个,耗费至少5小时,只为有缘看到的你 5分钟的阅读能有所收获。

    感谢阅读!

    如果觉得本文还不错的话,就给一个赞/评论/转推吧,笔者需要鼓励。

    完全写作指南:从提笔就怕到什么都能写读书笔记 第(2)篇


    如何写一篇书评

    书评存在的意义:

    1.帮助读者更好地去挑选适合自己的书籍。把自认为有价值的书找出来推荐给读者。


    2.书评人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点出一本书的价值所在,而不是文本复述+作者生平+创作背景+文学价值的平淡无味的说明。


    为什么要写书评:

    1.写给自己看——书评比其他文体更能暴露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和思想境界。书评就是一面镜子,你描绘的是你在镜中看到的形象,也就是你自己。


    写给自己看又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单纯的自娱自乐,可以尽情的抒发自己的傲慢与偏见,在你的精神国度里你就是王;二是为了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和文笔水平,为了更好的进行创作和发表。


    2.写给网友看:自然派写作,有梗有格调,有G点有趣味。文字和情绪要一气呵成,写的酣畅淋漓,带动读者的情绪。


    注意事项:必须有观点但是要避免个人情绪化的偏见。


    3.写给媒体发表:学院派写作,高大上、理中客、政治要正确。情绪:尽量摆出理性、中立、客观的态度,进入无我之境,个人情绪和好恶要压制到几近于无的地步。


    书评的写作步骤:确定写作目标→了解读者思想→头脑风暴→组织文章→写初稿→修改


    这套流程的运转不是线性的,我们可以从流程的任何一个步骤开始我们的写作,但是流程的每一个步骤都必须做到,只是它没有顺序的要求,布朗博士将这一流程的六大步骤设计成了一个轮盘。转动轮盘,我们可以从任何地方开始,然后循环往复不停的转,直到写作结束。


    1.明确目标:写书评的目的是针对某本书发表自己的见解,说说这本书有多成功、多有趣,评论一下它的优缺点,或对我们生活的指导,是否建议读者阅读。


    2.站在读者角度思考:读者希望看到什么?希望你做什么?例如对于工具书,指出书中的建议对生活的指导作用;对于文学、成功、心理等类型的书,指出对我们身心素质等方面的提升。假设读者是对本书感兴趣,那么你的书评就需透入更多有关该书有趣、有用或是值得进一步阅读的信息;若是读者对本书没有兴趣,而你又想推荐他们阅读,那么书评中你就需写出对他们有价值的信息,勾起他们阅读的欲望。


    3.运用头脑风暴锁定要表达的内容:其实头脑风暴的目的,就是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哪些内容该说,哪些内容不该说,表达什么内容,该如何表达,想的越多越细,对之后的写作越有帮助。所以在写书评这方面,可边阅读边做读书笔记,将书中有价值、有用的部分记录并罗列出来,当你真正下笔的时候也有迹可循。


    4.组织文章:要组织一篇文章,方法有很多种。但要选取何种方式组织文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章本身的类型,以及我们想达成的目标。组织文章最常用用的方法是列提纲,将你所能想到要写的内容和问题都罗列上,然后也可以确定优先级,对要表达的内容进行一定的删减,也可以写出每段想要表达的中心大意,看看逻辑、结构上是否合理。


    5.写初稿


    写初稿的时候,可以把你想说的话按照一定的组织架构,全都写出来。既然是初稿,那就说明还有修改和改进的空间,所以在写初稿的过程中,尽量不要一边写一边改,一股脑把你的想法都写下来。


    列举一个常用的形式:


    开头:简单介绍书籍及作者的信息,内容不必多,然后用一段话表达出你想表达的思想,引起读者的兴趣。


    中间:对内容进行分析论述,向读者介绍书中的精彩部分,也可以说自己的感受和收获,哪些内容你不赞同以及原因。重点是评论,不是复述,评论要有论点和论据,为了支撑论点,可以用名人名言,或者故事来说明。


    结尾:精炼的语言,总结自己的观点,告诉读者这本书的价值,其存在的优缺点,值不值得去读,做到前后呼应。


    6.修改


    修改文章的理想状态是在写完初稿之后,将文章放一放,最好能过个一两天,再来修改就最好不过了,那时更能清楚的看到自己写了些什么。


    7.总结


    总结写这篇文章的得与失,想想过程中哪个方法让你更有效率,哪个过程你会感到茫然,什么样的逻辑结构更顺畅,怎么刻画更细致、有趣等,然后结合读者们的反馈和自己的总结慢慢调整和摸索出自己的书评风格或模式。


    注意事项:

    1.对于想表达的内容,一定要有所取舍,书评的篇幅是很有限的,不可能把你所有想说的东西都表达出来。


    2.书评绝大部分还是要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不是大段的摘抄。


    3.不要用书籍的名字代替书评的名字。不如给书评起一个能反映内容的名字。例如我写过的天才的背后——读《一万小时天才理论》


    4.不要侮辱作者和书籍。


    5.不要害怕表达观点,大胆说出对书籍的感受和看法。


    6.不要评价没有读过的书。


    7.写作决不能照搬别人的文字进行复制粘贴,可以换成自己的语言表达,这也是很重要的一种能力。不要把书评写成摘录笔记,读起来死气沉沉,怪模怪样,不像原文,也没有自己的风格。


    8.少从技术层面去分析作品,从读者角度去写书评。


    阅读的准备:

    1.在阅读时做准备,把共情的地方做笔记,把摘抄和感想结合起来。


    2.尽快着手,保证充足的时间进行阅读和重读,读完之后,立刻根据目录、摘录和笔记列提纲,理清写作逻辑、轻重缓急。


    3.阅读的时候可以做思维导图,理清人物关系、文章逻辑,记录关键词等。


    写作前后应该思考的问题:

    1.文学评论多数基于以下五个问题来进行分析的,由于书评的长度和文学评论有所区别,在实际写作的时候能将一到两个问题分析透彻即可:


    A 这部作品说些什么?


    B 这部作品意味着什么?


    C 这部作品是如何表达的?


    D 这部作品表达得好不好?


    E 这部作品值得创作吗?


    2.写书评前通常要思考的问题:


    A 作者为什么写本书?


    B 作者的成长经历和本书的关联?


    C 该主题作者还写过什么书?


    D 读者想要看到的是什么?


    友情提示:

    写作能力的训练非一日之功,知识、语料、素材来自于大量的输入,好的文章来自于一次又一次下笔实践。我目前的安排是一周两本书,写两篇书评;每天看两篇大佬的书评,推荐两位大神:meiya,云也退(豆瓣),我可以多看看简书上不错的书评。


    完美的练习成就完美:

    《完全写作指南》中有一句话:“所谓习惯写作,就是持续不断地写,永远不要放弃,它终究会教你如何写作”。写书评和写其他文章一样,要想写得好,必须要有对生活的丰富感悟作为支撑。而且方法没有经验重要,想要写一篇好的书评,唯一的方法就是去写。

    完全写作指南:从提笔就怕到什么都能写读书笔记 第(3)篇


    你所惧怕的写作也有简单的套路可循

    从宋朝开始的重文轻武,导致中国人长久以来觉得能写文章是一件很厉害的事,同时也觉得写文章是一件很可怕的事。社交软件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又让我们将日常联络与沟通,更多地倾向于使用文字。于是,我们一边惧怕着写作,一边开始全民写作。

    写作,本质上只是信息传递的一种方式,你觉得可怕那也许只是没有掌握正确的方法,还没开始写就已经被写作的恐惧吓倒了。这本劳拉·布朗的《完全写作指南——从提笔就怕到什么都能写》,从写作方法到各种题材常用文体的范例一应俱全,让人可以轻松掌握写作套路。

    劳拉·布朗在哥伦比亚任教三十年,同时还为不同的机构设计写作培训计划,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写作经验。在《完全写作指南》这本书里,劳拉·布朗将写作归纳为六个要素:目标、读者、头脑风暴、组织内容、写初稿以及修改,同时分析在各种写作需求下,要如何将这六个要素串联起来,写出我们想要传递的信息、达成我们的实现的目的。

    如何串联六要素

    用一句话理解六要素就是:“写作需要明确目标、确定读者、用头脑风暴总结出中心思想、组织内容,写出初稿以及修改。”

    按照劳拉·布朗在书中的说法,这六个要素,并不是一定按这个顺序进行,根据每个人的习惯和你写作当下的具体情况,完全可以从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开始你的写作。比如先用头脑风暴列出所有你想要表达的内容,然后再来根据你的读者,确定符合你目标的内容,写出一份可能潦草到自己都看不下去的初稿,但是不要紧,修改这个程序能帮到你。

    书中引用著名历史学家、散文家雅克·巴曾的话来说明写下初稿的重要性:“要说服自己,你是在捏黏土,不是在刻石雕,写在纸上也是可以修改的。”

    生活里的写作

    劳拉·布朗将写作划分为生活、校园和工作三大场景,每个人都可以对号入座找到自己需要的写作指导,你可能不是学生了,也可能没有工作,但是你很难躲过生活中的日常沟通。

    生活中,你或许不写书中所写的请柬、答谢卡或者租房信息等,但是有一种写作,你一定会用:微信信息和朋友圈。2018年春节,微信账户数已突破10亿,关于朋友圈转发信息不当、只好相互屏蔽、最后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的案例以及分析文章并不少见。

    怎么才能得当地使用朋友圈呢?让我们试着从六要素的角度来分析:

    你的目的是分享你最近的动态,要了解你朋友圈的读者,必须要考虑他们看到这些信息时的感受,认真对待你发送的图片及文字,不要涉及自己及他人的隐私,虽然你可以屏蔽一部分人,但是谁也不能保证能看到你动态的朋友不会转发。从读者的角度进行头脑风暴,他们想看到什么?他们不想看到什么?朋友圈不是一个写私人成长日记的地方,从对读者有益的角度组织你的内容,写完初稿准备发送前,请检查一下你是否把“不给谁看”错点为了“给谁看”。

    最后注意,请给朋友的状态点“赞”以及友好地评论,有来有往才叫社交,同时自己的状态更新不要太频繁,刷屏是个很讨厌的行为,哪怕不是广告只是晒你自己的娃。

    当然,《完全写作指南》里并没有上述朋友圈的案例,是我根据这本书里作者提供的写作套路以及社交媒体写作场景分析,自己总结出来的,仅供参考。


     我们大多数人学习写作的经历,都是从小学开始,老师在黑板上写出一个命题,然后根据命题我们开始胡编滥造,写出一些空洞的词汇和语句。对我们来说,当时的读者就是语文老师,目的就是应付差事、得到高分。那么这个时候,符合考试评分标准的华丽辞藻、优美的修辞手法,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而当我们渐渐成长,走上社会、走进生活,写作更多的是一种工具,一种与人沟通的工具,“指向特定的读者”,达成沟通目标才是最重要的事。合理运用《完全写作指南》提出的六要素和写作步骤,找到自己写作内容的读者,明确自己写作的目的,用头脑风暴的方式列出所有想表达的内容,有重点、有层次地进行组织,用通顺的语句不卑不亢地表达出我们的想法,最后不忘修改,就可以轻松帮你应对生活和工作中的种种写作场景。

  • 电动车怕冻吗 应该将电车放进室内
  • 蚊子怕香水味吗 实际上它比较害怕这些东西
  • 最怕你一生碌碌无为,还安慰自己平凡可贵读后感 读书笔
  • 我不惧怕成为这样“强硬”的姑娘 读后感(3)篇
  • 《20几岁,你为什么害怕来不及》读后感_700字
  • 《我们这个时代的怕和爱》读后感_1000字
  • 《人生不怕从头再来》读后感_800字
  • 《再内向也不怕:职场高效沟通方法(知乎周刊Plus VOL.017
  • 《最怕你一生碌碌无为,还安慰自己平凡可贵》读后感_130
  • 《我不惧怕成为这样“强硬”的姑娘》读后感_800字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