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书笔记 / 正文

动物农场读书笔记(3)篇

(2019-03-11 13:08:03) 读书笔记

动物农场

作者:乔治·奥威尔

迄今为止最权威、最经典的《动物农场》译本,超级畅销书《追风筝的人》《与神对话》译者李继宏倾心翻译。     只要把人类推翻,动物就能过上美好的生活?农场里的猪——拿破仑和雪球公布七大纪律,发动革命,驱逐统治者琼斯先生,实现动物自治,并在牛棚大战中挫败人类复辟进攻。之后,政治斗争开始了。拿破仑悍然篡改七大纪律,肆意杀害持有不同政见的动物。经过大清洗,拿破仑巩固了至高无上的独裁地位……

动物农场在线阅读地址

动物农场读书笔记 第(1)篇


#2018年100本书# 第75本

《动物农场》是一本讲述极权主义的书。

老少校、雪球和拿破仑这三头猪,在里齐农场里领导动物们彻底反抗人类压迫、追逐自由与平等、但却最终将农场推入另一个极权的漩涡。

清扫同类的拿破仑,能说会道的尖嗓(另一头小肥猪)、低头蛮干的拳击手(一匹马)、一群豢养的思想警察(猎犬)。每一种动物都对应一个特别类型的人物。

当群体意志被极权所绑架,个人的理性就会被湮灭,群体的行为必然走向极端化、情绪化及低智商化。

乔治用最简洁的寓言展示了大众造反推翻极权后又是如何在领导人的政治宣传和洗脑下逐步妥协,放弃自由与平等的过程。故事在动物农场的终极领导人拿破仑使用两条后腿走路后戛然而止,这恰巧向我们预示着领导大众干革命的人,可能最后就变成被推翻的统治者本身。老少校、雪球、拿破仑分别映射了列宁、托洛茨基和斯大林。

当一切发生在动物身上,我们觉得他们愚昧得无药可救,殊不知历史正用雪亮的眼睛一遍遍见证着不同国家的暴行。

《动物农场》和《1984》是乔治·奥威尔最出名的两部著作,成文于作者生命的最后阶段。他本人其实并没有看到作品被多个国家争相出版的盛景,据估计至今达到5000万册,在所有同时期的作家中名列前茅。

这是一本与东方社会擦肩而过的著作。

乔治·奥威尔是作者的笔名,原名埃里克·阿瑟·布莱尔,出生于印度,祖父这辈在当地算是达官贵族,后来到了父亲这辈家境没落,随后与母亲来到英国,至此与贫困相伴一生。在乔治年轻的时候,曾经为了讨生活去了缅甸当警察,因为看不惯警察对人民的欺压而退出。又带着新婚妻子去西班牙参加共产党,在斯大林的大清洗中险些遇难,好不容易挣脱魔爪逃回英国。

乔治看尽了斯大林的假面目,看穿了极权统治的恶行,于是发自内心的想通过文字揭露它。无奈,二战使英苏达成同盟,斯大林在英国被宣扬成英雄,乔治的书在完成后,没有出版社敢印。最终,随着冷战的开始,各大出版社和老百姓像发疯一样寻找这样的书籍,最后成了西方世界关于共产主义阵营最火爆的出版物。

每一个成功的作者似乎都要有唏嘘一场的人生,乔治在完成《动物农场》和《1984》后猝然离世。没有机会写下更多的文字。世人对乔治也充满了误解,导致共产主义阵营的国家对他避而不及。殊不知,乔治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共产主义者,只不过他信奉的是自由共产主义。许多西方国家的左派阵营受到他言论的很大影响。

两本著作风格不同,我更喜欢动物农场里这种将极权主义演绎极致的画风。而我在与朋友的交谈中,也很惊讶的发现我的西方朋友们在上初中时就已通读过两本著作,这是学生英语课的必读书目。对于中国读者则并不太熟悉。可见中西方课本的注重点不尽相同。

很庆幸遇到这两本书,无暇为它的政治正确考虑太多,只是作为一个拥有自由的个体,可以通过阅读激发思考,极权主义离我们并不遥远,跨过动物农场即是。


所以,请擦亮双眼,让你我与极权主义分立《动物农场》两边!

动物农场读书笔记 第(2)篇

一开始看这本书,我觉得我可能不会写书评,因为它涉及一些敏感的政治话题。但是看完之后我的想法改变了。动物农场的动物通过造反实现了自身的解放,它们幻想通过自身的劳动有尊严地进入它们梦寐以求的“乌托邦”。书中的每种动物都有着鲜明的象征意义,农场的动物们就像社会底层的人民,他们没有远大的理想、没有雄心壮志去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只是想改善眼下的生活。猪告诉动物们建造了风车就能改善它们的生活,最后却连本来的生活水平也达不到了。原因只在于劳动的成果被更多的剥削了,因为动物们认为它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它们自己。拳击手喊着“我会更加努力工作”忘我的投入劳动中,直到耗尽了全部的生命被卖给了屠宰场。猪对动物们的剥削比人对动物们的剥削更具欺骗性,欺骗削弱了动物们的反抗性,禁唱《英格兰牲畜之歌》也是为了消除动物们的反抗性。没有了反抗性,独裁统治就变的容易而可以长久。奥威尔创作的灵感在前言里是这样写到的“人类剥削牲口就像富人剥削无产阶级一样。”,猪代表了富人,动物们代表了无产阶级。在读完整个故事后会发现奥威尔想告诉我们的是“富人对无产阶级的剥削尤胜于人类对牲口的剥削。”动物农场一开始鼓吹的是自由和平等,可是最终却与这一初衷背道而驰,这使我不禁想起了东野圭吾在《信》中说“没有歧视和偏见的世界,那只是想象中的产物。人类就是需要跟那样的东西相伴的生物。”凡是触犯到主流的正统思想,言论自由的原则就会崩溃。倘若企图用一种正统思想取代另一种正统思想并不是进步。我想要反对的是那种留声机的心态,那种正在播什么唱片就只听什么唱片的做法。奥威尔在最后很好地做了个总结:如果说自由真的有什么含义,那就是向人们说出他们不想听的话的权利。

动物农场读书笔记 第(3)篇


这个被框定的世界,编织着美丽的梦想,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多数的人不断的被灌输着服从妥协的意志。许许多多的集权主义者在这些人的脑海里不断的构造一个完美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有无限的自由,没有束缚,思想言语自由,没有繁杂的工作。许许多多的人,因为这个不切实际的梦想劳死在自己的岗位上!一个个美丽的故事,支撑着这个梦想,他们以为他们再为自己奋斗,但是事实是,却是借力为集权主义者。无知者无畏,没有思考力就任人摆布,视野思维的狭隘会限制一个人的思维和命运,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即使你觉醒了,反抗了都没有任何用,你没有可以让你反抗的力量,最后陷入自我怀疑自我批判的死胡同。而且现在所处的环境就是盲目跟风,快速思维,浅度思考。而恰恰是这些人最好被掌控。我暂且称只为无意识“机器人”。所有人身上的独特性全部损耗的一干二净[发呆],让人目瞪口呆,却也感同身受……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