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与永恒(珍藏版)读书笔记(3)篇
(2019-02-07 13:05:36) 读书笔记 -
作者:周国平
作家周国平的第一本随笔集,也是出版后最受读者欢迎的作品之一。书中记录了作者思想的原生态,而这样的原生态正存在于每一个感受着思考的人的头脑里。
人与永恒(珍藏版)读书笔记 第(1)篇
书名是人与永恒,关于这两个主题,星月想冒昧地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于人,到底什么称作人? 被称作人的动物又是怎样的一种存在?又有着怎样的奥秘? 有的动物,有名无实,有的动物,有实无名,将动物以名称分类的同时,又有自欺欺人之嫌,仿佛给动物冠以某种名称ta就会成为被定义的那样,甚至永远不变了似的,殊不知动物并不受ta的名称所束缚,有着此种动物之名却又有可能有着彼种动物之特质,定义只是流于表面,并没有抵达实质,有时不禁感叹,天下动物本一家,何必非得分出“是”与“非”、“此”与“彼”来呢?分得太清只会徒添烦恼与痛苦,还有无谓的怜悯,事实上,万物相通相似,万事又建立在万物之上,仿佛是万物的衣裳,或美或丑,而美丑又是衣服的枷锁,又给万物喷了一层迷雾,因此我更喜欢“裸体”,那是万物原本的样子,简单、自然、纯净,有种无以言表的美,可以直接看到本质,不被添加物所惑。被冠以人之名的我无法也不愿主动或被动地给自己下定义、贴标签,那对我来说是一种束缚,那只是定义或被定义中的我,并不是真正真实的我,连我自己都没有悟透我自己,又何况被定义出来的毋须有的我呢?
关于永恒,有什么东西是永恒的呢?如果有,才疏学浅的我也只能想到变化与爱了。变化让人期待,让人欣喜,也让人恐惧,但也正因为变化,能让正处于睡眼朦胧的人们睁开双眼,看看这仿佛变幻莫测的虚幻世界。变化既是蜜饯又是砒霜,就在于你如何看待ta,也在于你是处于睡梦中还是在清醒中,变化本身就是永恒,无法躲避,只能接受,最好的状态是身在其中但不被其所迷惑,保持心的自由。至于爱,爱这个主题太大,三言两语解释不清,就是觉得,爱这个词已经在尘世中被曲解得厉害,爱是无限的也是永恒的,但是被有限的视角与局限的思维扭曲成了有限并且局限的爱。世界上有多少人真正懂爱呢?我在不断地探索,不断地感受,爱是什么呢?爱无形无色,想要证明ta的存在,只能去感受,如果你感受不到,ta对你来说就不存在,用心而非大脑去感受,那么怎样就是用心感受到的爱呢?用心感受到的爱不需要思考,不需要分辨,就在当下那一刻,你就已经知道了,就比如说父母的爱,你会去思考父母是否爱你吗?你会去分辨父母是真的爱你还得假装爱你吗?还有大自然的爱,阳光、雨露、春风、美景……这都是大自然爱的语言,无时无刻不在表达她的爱。太阳每天给予万物阳光与温暖,万物享受着这不求回报的恩泽,这无声的爱还需要去思考去分辨吗?而常常把爱挂在嘴边的人类呢?非但不珍惜大自然无私的爱反而去做许多伤害大自然的事,这让被冠以人类之名的我都羞愧的无地自容啊,我不得不承认,大自然比人类更懂爱也更会爱!
很多事物,不需要被另一种事物证明,内心就已明了。
人与永恒(珍藏版)读书笔记 第(2)篇
早期接触的一本书(从读书起至工作每碰上长一点文章就会头痛的我,开始对阅读感兴趣的好书)就是周国平的《人与永恒》这一本经典随意写的作品,好书可以开发大脑想像力。。如书里写的某句…许多人所谓的成熟,不过是被习俗磨去了棱角,变得世故而实际了。那不是成熟,而是精神的早衰和个性的消亡。真正的成熟,应当是独特个性的形成,真实自我的发现精神上的结果和丰收 等等…
人与永恒(珍藏版)读书笔记 第(3)篇
现实中的爱情多半是失败的,不是败于难成眷属的无奈,就是败于终成眷属的厌倦。
塞涅卡说:愿意的人,命运领着走;不愿意的人,命运拖着走。不得不承认的是,命运是不可改变的,可改变的只是我们对命运的态度。只有一次生命,做什么都可惜了,但是对于命运总是得做点什么。
幸福是有限的,因为上帝的赐予本来就有限;痛苦是有限的,因为人自己承受痛苦的能力有限。正是因为这有限的能力,当坚持下去之后就得到了一种名为尊严的赏赐。没有什么过去的,不管多难只要咬牙坚持下去就好。顽强,就是因为顽抗才强大。
一个人为维持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物品并不多,超乎此都是属于奢侈品。现代人是活的越来越复杂了,结果得到许多享受却并不幸福,拥有许多方便却并不自由。
费尔巴哈说:人就是他所吃的东西。就精神食物而言,这句话差不多是对的,从一个人的读物可以大致判断他的精神品级。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