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读书笔记 读后感(3)篇
(2019-01-23 19:58:38) 读书笔记 -
作者:刘震云
当代名家刘震云的经典长篇,2003年出版同期被冯小刚改编为同名电影,销量稳居图书排行榜首;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已得到各地电视台热烈追捧,反响强烈。电视剧结合手机故事线路,展示了小说内容的本来面貌。
手机读书笔记 读后感 第(1)篇
读刘震云的小说,总觉得有老舍先生的影子,同样的风趣幽默,同样的把形形色色的人物摆了出来,而这些里面写的最好的人物总是那些最平凡的人物,因为把他们的那股子真实的劲儿写出来了。
严守一是个都市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可是他祖辈是农民,他也是在地里头长起来的,农民里认为话多不值钱,可他这个土孩子却靠话吃上了饭。小说的最后几章是写了严家爷爷辈的一个故事,花了这么大篇幅来写是为了说明传递一个消息在当时的年头是多么不容易,整整两年严白孩才收到消息,赶回家里去,尽管错过了一段姻缘,但是却和严守一的奶奶过到一块儿去了。
在手机占领着人们生活的今天,有人已经形容它是人体的一部分,成了一个器官,想着是说人们都已经离不开它了。这个科技发展的产物成了生活中的宠儿,一切的信息都能在手机里获取,这也就意味着个人的信息也变得不再是秘密。
通过一部手机,严守一和三个女人的故事就这么展开了。这不是个什么浪漫的故事,这就是生活中最真实的存在。电影《手机》多了个结尾,伍月上位成了“有一说一”的主持人,严守一辞了职,于文娟带着孩子不让与严守一相见,沈雪也离开了他,严守一成了悲剧人物,可是我们需要想的是,他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到那样的结局。尽管小说没有像电影那般把结局写全了,但是我们通过那些情节,其实也能够想到最后会是什么局面。
手机只是一个媒介,一台机器,如果生活有了问题,那必然不是机器的错,因为它是没有思想的。我觉得里面说的有一句话很有意思,大概意思就是只要人会说话,那就一定会骗人。这句话很值得品味,看似有绝对性,但听着确实占理,这便是有“人性”二字,人有思想,人都有自己的小九九,人都想瞒着一些事,于是撒谎就成了很好的手段,倘若没有语言用肢体撒谎可能还会有破绽,可是一旦有了语言那就容易多了,但是手机的出现,让谎言变得脆弱了。曾经看来可以隐瞒的东西,在手机横行的今天,已经变得无处可藏。
一部手机,就是一个人。里面藏的不仅是秘密和隐私,还有他的人性。刘震云写这部作品的时代,手机还仅仅只是具有拍照,短信,彩信,通话的功能,可是就已经发生这样的故事,而今手机功能越来越多,受众更加广泛,联系的也愈加紧密,这样的故事在演绎时只会更复杂,影响更大。所以《手机》这不作品是在映射社会的一些现象的,它对于今天的手机时代还是有很重要的意义的。科技进步了,手机普及了,许多秘密不是秘密了,可是那些阴暗的东西被公之于众是手机的错吗?说到底该反思的是人!
手机读书笔记 读后感 第(2)篇
整本书围绕着说话来讲。
老一辈的人捎个口信,也会不失与人。而现如今瞎话是张口就来。一个谎圆另一个谎事情败露了还是继续说谎。
真真假假也只能自己摸着良心去问自己。
:你在地狱,也在天堂,无人把你从地狱领到天堂,但你可以把天堂过成地狱。
为什么我们生活得越来越复杂,就是因为我们越来越会说话。人类在学会说话之前,用的是肢体语言,把一个事情说清楚很难,得跳半天舞;骗人就更难了,蹦跶半天,也不见得能把人骗了。会说话之后,骗人就容易多了,动动嘴皮子就行了……
世界上的事情,原来都有目的;就是原来没目的,渐渐也会演变出目的。
生活很简单,你把它搞复杂了;或者,生活很复杂,你把它搞简单了
手机读书笔记 读后感 第(3)篇
同样是描写文化名人出轨的小说,这部比《废都》更真实一些。这一部出轨对象是严守一的工作伙伴,妻子是不认识的,《废都》的出轨对象是夫妻双方都认识的人,而且平时来往也很频繁,背叛的是最亲爱的人。爱情上的出轨不仅背叛了婚姻,甚至背叛了友情。但是出轨的人还是这么多,这就是新写实小说反应出来的“生活原生态”,不仅是温情,还有背叛,伤害。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