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私的基因(20世纪经典著作)》读后感_1000字
(2019-09-25 04:25:26) 读后感 -
《自私的基因(20世纪经典著作)》读后感1000字
自然选择这一达尔文的光辉理论贯穿其中。
自然选择有两种单位: 基因是复制因子的单位,而生物体则是载体的单位。
关于意识,意识之产生也许是由于大脑对世界事物的模拟已达到如此完美无缺的程度,以致把它自己的模型也包括在内。我们可以把意识视为一个进化趋向的终点,也就是说,生存机器最终从主宰它们的主人即基因那里解放出来,变成有执行能力的决策者。
凡是种群的大部分成员采用某种策略,而这种策略的好处为其他策略所不及的,这种策略就是进化上的稳定策略或ESS。物种起源里推测了为什么考古找不到物种间的过度状态,稳定状态时间长,数量多,占绝对多数比例。
所有生命的基本单位与最初动力都是复制因子,它制造了宇宙中所有的复制。复制因子最终因机缘巧合,由小颗粒随机聚合而形成。当复制因子来到世间,便为自身制造了大量无限的复制品。没有任何复制过程是完美的,复制因子也因此有了许多不同的种类变异。一些变异失去了其自我复制的能力,它们的种类则随着其自身消亡而灰飞烟灭。但许多变异还是在这过程中找到新的窍门:它们逐渐变成更好的自我复制者,比其祖先和同类都要更好地复制着自身。
它们的后代最终成了大多数。时间流逝,世界逐渐被大多数强大而聪明的复制因子所占领。复制因子逐渐发现越来越多巧妙的方法,它们并不只是因其本质性能而生存,而是由其对世界的改变结果而存在。这些改变可以是非常间接的,它们只需要最终反馈并影响复制因子,使其成功复制自己,无论过程多么艰难和曲折。
无论在宇宙中哪一个地方,生命出现唯一需要的,只有不朽的复制因子。
苏格拉底在今天的世界上可能还有一两个活着的基因,也许早就没有了,但苏格拉底的觅母复合体在今天仍盛行于世,历久而弥坚。总之这种作为文化复制基因的觅母概念的提出是相当精彩的。
道金斯在解释文化现象与基因的关系时说:基因只是起到类比的作用,仅此而已。生物进化的单位或复制的单位用基因(gene)来表示,道金斯给文化传播单位或模仿单位引入了一个新的概念:“meme”(译作觅母),觅母可以看作是在模仿的过程从一个脑子转到另一个脑子的文化概念,从而从觅母库中进行繁殖。正如基因通过精子(或卵子)从一个个体转到另一个个体,从而在基因库中进行繁殖一样。自私的基因没有预见能力,它是无意识,盲目的复制基因。
结局,作者给了一个意外乐观的见解: 在这个世界上,只有我们,我们人类,能够反抗自私的复制基因的暴政。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