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儿童教育心理学》读后感_4500字

(2019-11-03 22:45:54) 读后感

《儿童教育心理学》读后感4500字

今日推荐书籍《儿童教育心理学》,作者:阿德勒。

这本书是我接触教育行业后,为了更好的工作,服务于我的孩子们,找了很久好评很多很实用的一本书。

书中涉及很多理论性知识,但大多浅显易懂,加上我个人经验,觉得确实是非常不错的,适合家长和年轻教师。

以下内容我将摘自书中部分内容,个别地方我有标注个人想法,分享给大家。

不过,在等待理想学校出现以弥补家庭教育缺陷的同时,我们首先应该关注家庭教育。

因为学校还不是一个十全十美的环境,对于家庭教育的弊端,学校只能起显示器的作用。

人们常把这种情况的源头归咎于学校,殊不知学校只不过是让家庭教育的潜在问题显现出来而已。

因为僵硬的、专横的教育只会使孩子离他们的教育者越来越远。这样的教育没有任何意义。

我们的心理最为奇妙的地方是,决定我们行为方向的是我们对事实的看法,而不是事实本身。

一个简单但不完全的办法是要求儿童双手交叉,左撇子儿童会把左大拇指放在右大拇指上面。

训练孩子野心勃勃并没有什么好处。相反,培养孩子的勇敢、坚忍和自信却尤为重要,要让他们认识到,面对挫折不能气馁,也不能丧失勇气,而是要把挫折当作一个新的问题去解决。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我们不仅掌控着学生的命运,还决定着他们未来的发展。学校教育对个体的未来生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为学校教育处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之间,它有可能矫正孩子在家庭教育中受到的不良影响,也有责任为他们适应社会生活提前做好准备,以确保他们在社会这个大乐队中和谐地演奏好自己的乐章。

换句话说,学校不能把自身视为教育的目的。学校必须明白,它是在为社会而不是在为自己培育学生。

因此,教师千万不要忽视这些孩子的成绩,而是要把这些成绩当作教育的突破口,鼓励学生在各个领域追求成功。如果教师一开始就从孩子的长处出发,鼓励并相信他们可以取得成绩,那么教师的任务就轻松很多

我们可以从孩子的每个动作中看出他是否厌恶学习。如果我们看到一个孩子经常忘记或丢失书本,我们完全可以肯定,他在学校并不如意。

我们应该记住,父母刻意的教育会使他们特别关注甚至监视自己的孩子。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这是一件好事。但是,这也经常使孩子总想成为被关注的焦点。如此一来,这些孩子很容易把自己看作一种用来展示的试验品,并认为他人应对此承担责任,因为他人是操纵的一方。这些孩子认为,其他人应该为他们克服任何困难,只有他自己不负任何责任。

众所周知,儿童说话能力发展的快慢要受多重因素影响,首要因素就是儿童社会情感的发展状况。和那些社会意识较弱、不愿与人接触的儿童相比,社会意识较强、乐于与别人交往的儿童的说话能力发展得会更快一些,也更容易一些。

儿童还可能遇到其他的语言障碍,例如,他们不能正确发R、K和S等辅音。所有这些语言障碍都是可以矫正的。值得注意的是,有许多人在成年后仍然口吃、咬舌,或者吐字含糊不清。

标注:睿森不会发R的音,浩辰不会发S的音,开学三天就遇到这样的孩子了,我很着急,因为学习英语主要就是发音,读到这安心多了,可以矫正就是非常好的。

尿床症状通常发生在那些原先是被溺爱、后来又被剥夺“王冠”的孩子身上。尿床是一个信号,表明他无法接受被冷落的境遇,即使在夜间也在争夺母亲的注意力。

标注:印象最深的是小学二三年级了,已经有意识的年纪了,我居然尿床了,经作者这么一说我仔细回忆,当时妈妈让我锻炼独自睡一个屋子,不准我和她一起睡了。现在想想没什么,但可能当时对我的影响还是很大的吧。

如果一个孩子被剥夺了对未来的信心,那么他就会从现实中退缩,在对生活无益和无用的方面追求一种补偿。教育者要确保学生不会丧失勇气。即使丧失了勇气,也要帮助他们重新获得信心。这就是教师的天职,或者说是最神圣的职责,因为只有儿童对未来充满希望,充满勇气,教育才可能获得成功。

我们在对待儿童时一定不要粗暴、鲁莽,而应该不断给他们鼓励,不断地向他们解释现实生活的意义,从而不断缩小他们的想象和现实世界之间的距离。

对这些不能适应学校生活、成绩不佳的孩子加以批评责备是没有用的。相反,批评和责备只能让他们认为他们不适合上学,并以一种悲观消极的态度来对待学业。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孩子如果得到教师的宠爱,一般情况下他们都会成为好学生。如果能从学习中得到好处,他们自然就会加倍努力;然而遗憾的是,我们无法让他们一直受到教师的宠爱。如果他们转学或换了其他教师,或他们在某一学科(对于被溺爱的孩子来说,数学始终都是一门困难而危险的学科)上不能取得什么进步,他们就可能突然停滞不前。

能力来源于遗传的说法太容易被父母、教师和孩子当做一种借口了。每当在困难面前需要人们付出努力加以解决时,人们就会以遗传原因作为借口来逃避责任。然而,我们没有权利推卸责任,对于那些旨在推卸责任的各种观点我们都应该持怀疑和否定态度。

一个对自己的教育价值深信不疑、坚信教育能够训练人的性格的教育工作者,是不会轻易就认可能力遗传的观点的。

我们可以惊奇地发现,有些快班学生的智力事实上存在着很大问题,而慢班的学生也不是像很多人所想象的那样智力低下,只是他们都来自于贫困的家庭而已。

对于这个问题我想说,的确如此。我们老板是个身价一亿的人,她的孩子并不起眼,又黑又瘦又小,但是因为家庭环境及经济条件的优越,她可以得到其他小朋友没有玩具、教育、阅历。这些足以使她在同龄孩子中脱颖而出,事实上也是这样的。而我接触的另一个孩子,从小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五岁才被爸妈接到身边,没有特别好的玩具,更别说益智玩具,也没有受过一定的教育。至于补习班,他根本不知道这是什么。他和老板家的孩子同时上一节课,所有人都夸老板孩子,说她机灵聪明反应快,而我从不这么认为。试想,让他们调换身份,我想被夸的对象应该也被调换了吧。

所有的教育者都不能对经济因素给儿童心理造成的影响视而不见。例如,我们一定要记住,有些家庭世代都很贫困,总是艰难度日。这种家庭中笼罩着一种痛苦和悲伤的情绪,所以在这种家庭的教育下,他们的心灵总是感到压抑,总是受到经济问题的困扰,因而不可能产生一种健康的与人合作的心态。

在这段话中看到一个书友不赞同这种想法,我觉得,多数孩子,百分之八十九都如作者所说的那样。家庭环境和家庭经济能力对孩子的影响真的很大。没有经济基础,不可能得到自己喜欢的礼物,不可能随时买衣服,甚至捡别人穿过的衣服,不可能买喜欢的零食,不可能和同学伙伴社交,比如家里不会举办生日派对,在孩子的那个圈子里,会被他人排斥。那么,他结交的朋友必然不会是家庭非常优越的孩子。成人都有圈子,何况是孩子呢。所以,怎么能说贫困对孩子的影响不大?

顺便还要说明一下,我们还要教育孩子尊重动物,不要仅把他们视作玩具,而是要把它们当作人类的朋友,教育他们在面对动物时不要害怕,但也不要随意玩弄和虐待动物。如果发现孩子虐待动物,我们可以据此认为他可能会欺负弱小的孩子。我们要让孩子认识到,家里的小鸟、小狗和小猫等动物都是和人类一样的,它们同样具有喜怒哀乐各种感受。

标注:这一点太重要了!记得我们有一次做教具,捉蚂蚁,用完后,我要把蚂蚁放生,小朋友不想,说要玩一会,别的老师也说就让他们玩会吧。我没多说什么,就默认了。结果蚂蚁被孩子们到处追,有抓又按,最后死了。讲真,这种事,以后一定要杜绝!必须让孩子们意识到这个问题。

我们当然应该尽量不去伤害这些老人的感情。我们要为这些老人创造更多的机会,但要让他们明白,要把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待,孩子不应该成为他人的玩物,也不应该把他们卷入家庭的纠纷中。如果老人和孩子的父母之间产生矛盾,那就让他们自己去解决吧!但是,千万别让孩子也身陷其中。

一般的报纸往往会给那些没有做好准备的孩子一种扭曲的印象,尤其是那些有关不幸事故的报道最能让孩子感到沮丧和压抑。孩子们会认为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是谋杀、犯罪和各种事故。从许多成年人的谈话中,我们可以发现,他们童年时对火灾有多么大的恐惧感,这种恐惧又会给他们的心灵带来多么持续的困扰。

标注:拜托你们,千万不要给小孩子看鬼片,哪怕你自己看,也等孩子不在身边或者睡着了的时候。鬼片对孩子的影响太大了,真的太大了!就比如我吧,因为怕,所以胆子小,加之性别原因,女性属阴,我常常看到或感受到那些不干净的东西。真的对心理造成很大的伤害了��

许多因为和父母发生争吵或者父亲过分严厉而离家出走的女孩子还会和男性发生初次性关系。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些望女成凤的父母正是由于对女儿监管过严而使她们成为坏女孩。错误不在于这些女孩,而在于她们的父母,因为他们缺乏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没有使自己的女儿为她们必然要经历的情境做好充分的准备。父母们在孩子小的时候总想把她们保护起来,却没有对她们进行训练,让她们具有避免青春期陷阱所必需的判断力和独立性。

许多教师思想守旧、墨守陈规,心理分析在他们看来是一种有点另类的东西。其中也有的教师担心心理分析会减少他们的部分权利,或认为心理分析是一种不正当的手段。当然事实并非如此。心理学是一门科学,它不是短时间内就能掌握的,而是要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实践。但是,如果以一种错误的态度来看待心理学,那么心理学对人们来说也不会产生多大价值。

宽容对教育来说是一种非常必要的品质,这一点是很重要的。

如果教育的真正目的在于矫正孩子的错误,那么开除就是不可取的了。

祖母对孩子的溺爱通常都是非常可怕的。至于她们为什么这样做,值得我们深思。这是现代文化的缺陷,即上了年纪的女人在社会中没有自己的位置。她们反抗社会,希望能被合理对待,在这一点上她们无疑是正确的。她们想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因此他们通过溺爱孩子并得到孩子依恋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的重要性。她们通过这种做法来得到个体被认可的权利。

“他的算术很差。”

对受到溺爱的孩子来说,这是他们在学校中的最大困难,因为算术所涉及的是社会逻辑,而在那些被溺爱的孩子身上恰恰缺乏这种社会逻辑。

标注:想起我们班的两个孩子,真的是父母特别的溺爱,孩子在家里就是老大,那么在学校里,他们的算术能力真的是我个人努力都无法拯救的地步。希望家长在对孩子教育这一方面做足工作,在决定要孩子的时候,准备好所有必学知识,不要做一个不及格的家长,如果你是不及格的家长那么麻烦你也别责备你的孩子不及格。

“她常常会依偎在母亲身边。”

这种举动是一种失去勇气和在学校遭受挫折的表现,我们告诉她说,尽管与其他孩子相比,她遇到了更多的困难,但是,通过勤奋的努力和不懈的追求她仍然可以在学习上取得很大的进步。

这本书专业性太强,不比散文故事趣味性强,但内容可读性极强,过了一年两年再看,依旧是儿童心理学的经典级别。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