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瘾五百年:烟、酒、咖啡和鸦片的历史(图文精编版)》读后感_800字
(2019-11-06 23:58:41) 读后感 -
《上瘾五百年:烟、酒、咖啡和鸦片的历史(图文精编版)》读后感800字
作为一个咖啡因成瘾者,单纯想看看自己“病入膏肓”背后的故事,然后发现了许多有趣的角度,于是把一些对thesis有建设性意义的思考随手记录一下。
1. 中国在软性瘾品中的位置?
作者主要还是站在西方角度,对后殖民基本没有涉猎,也很正常大家的position不同。但对我而言更好奇的是当代中国在软瘾品消费中的位置。
比如明末清初辣椒从拉美的传入是如何造就了湖南,川渝地区对于辣椒素的成瘾?辣椒和自贡盐帮菜的融合又是如何促成民国后期川菜的崛起和病毒式传播?用Jameson的理论,对于中国这个吃饱饭还没几年,还没有渡过口欲期的国家而言,辣椒,盐,油上瘾是重庆火锅风靡全国背后的秘密?
而抖音快手这类的短视频平台,又是如何榨取人们的注意力成为新一代网络鸦片呢?当短视频focus on食物,这种瘾是否在窥视中得到了翻倍的快感呢?
2. 当代瘾品消费者结构
依旧探讨中国,烟酒的消费仍然可以说是全民性的,只是有性别差异的消费结构。但咖啡可以说是中产的标配了。
说回我最关注的辣椒,川渝地区来看由于其廉价,有瘾,也是全民吃辣了。但对于重庆而言,火锅似乎是比小面高级一些的馆子,看数量和价格可见一斑,这种中产消费背后的逻辑又是什么呢?一旦涉及经济,我就举步维艰。
3. “吃”与“看” (gaze)
说回吃播的风靡,中国可以说是饕餮盛宴的鼻祖了,这种瘾似乎从生理上和心理上都给出了过快的现代化进程中所暴露问题的一些反馈和反思。
从生理上满足了人们对于有生理快感的食物的渴望,通常以麻辣,咸鲜,油腻,甜食为代表,把大多数人想吃不敢吃的生理需求转移到凝视上面。
心理上也弥补了没有人共同进食的孤独感,毕竟吃饭是要把食物放进身体中的生理过程,除了做爱似乎没有更亲密的姿势了。过快的现代化进程打破了上千年来人们群居的生活方式,一个人吃饭成为常态也不过时几年中的事儿,这种心理上的找补似乎也很合理。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