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国藩:唐浩明修订版(全集)》读后感_1200字
(2019-08-28 22:20:04) 读后感 -
《曾国藩:唐浩明修订版(全集)》读后感1200字
初识曾国藩,仅是在初中的历史课本中,后随年龄增长,身边朋友老师,或多或少都会耳边时常提起,推荐阅读《曾国藩》,至此便对它念念不忘,总把它当成自己内心深处的一个遗憾,总不能狠下心来,静心阅读。我很后悔自己迟迟未下定决心来翻开此书,庆幸自己最近借休假之余,耐下性子把它读完。
全书读下来,心中感触良多,真要一一写下来,却猛然间不知从何写起。曾国藩,一生中最大的才能,莫过于看人、识人和用人,为人谦卑,从不居功自傲,用他自己的话说,自己无大兵打仗之能,全是碰巧运气使然,加之太平天国王朝气数已尽,让他捡得攘寇之功名。然而,曾国藩毕竟天性使然,天生骨子里有些怯懦性格,做事极其谨慎,太在乎看重世人评价,即使在他位至两江总督,手握二十万兵权,身边好友、门生,甚至是亲人,道友广敷都劝说他自立门户,改朝换代,救百姓于水火之中之时,他仍旧是不为所动,誓死捍卫大清王朝江山,愿用曾家一代人的努力,来向大清表述忠心,甚至为了阐明忠心,不惜自剪羽翼,果断裁掉全部湘军,仅留下水师三万,此举忠心天地可鉴,哪怕是在当代唯恐找不出第二人。可世事难料,到了曾国藩晚年,因津门事件,名誉扫地,一声功名尽毁,还落得欺世骂名、洋人走狗、卖国贼的下场。甚至临死前几个月才幡然醒悟,开始深思,自己出山募勇建湘军,保卫大清江山究竟是对还是错,面对这样的一个晩清王朝,内忧外患,自己拼尽一生护江山周全,到头来却被朝廷猜忌,几度被弃用;自己这样的拼死为国效忠,究竟自己做的对还是错?
纵观曾国藩的一生,虽然戎马一生,可是殊不知却是一个放错位置的可怜人,擅长诗文,一直以孔孟之道自居,自恃文学才华集一身,却不能发挥自己长处,静心钻研诗文。最终天数使然,而成了一个带兵打仗几十载却不懂丝毫武功的总督。他擅用权术,可谓是把权术运用到极致,上奏给皇帝、皇太后的奏折,每个字都要细细雕琢,更是能窥得朝廷下发的圣旨背后的一系列寓意,用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来形容丝毫不为过。读此书的过程,我的心境也在跟着书本内容起伏变化,有痛恨、有惋惜、有敬佩、有感动,书中康氏兄弟康福、康禄虽各为其主,却是二人皆一腔热血,赤胆忠诚,康禄携两千太平天国将士在金陵大殿自焚,结束了他的英勇一生。康福最终归隐,在家读书教子,并引导儿子康重紧跟叔叔康禄步伐,实现他未竟的大业,后续便又有了康重辅佐黄兴,开辟辛亥革命大业云云云…
曾国藩一生太过于在意世人的眼光和评价,为事处处谨慎小心,生怕落得后世一片骂名,竭尽一生都在为自己所认同的大清卖命,却忘记了顺天倡义,朝代更迭,都是天道使然,不过他作为清朝的一代名臣,已经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厚的一笔,更是在世人眼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他可以瞑目了…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