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_900字

(2019-10-01 17:03:48) 读后感

《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900字

一本非常好的关于亲子和亲密关系的书,在家庭关系中,最核心的关系是夫妻关系,而不是亲子关系,最应该关注的是人的内心的感受。父母不该把自己对于社会的焦虑和自我成长的停滞转嫁到孩子身上,而是和孩子共同成长才是最好的教养方式。让孩子独立成长,而不是处处干涉,剥夺了孩子自我成长自我探索的需要。0到3岁的孩子需要母亲在身边的照顾,超过两个星期的分离就会对孩子的心灵造成创伤。1岁以前对孩子需要无微不至的照顾。成年后的安全感很大程度上是来自年幼时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父母需要情绪稳定地对待孩子,需要明确地告诉孩子父母生气并不是孩子的错,无论孩子学习好坏,父母都会无条件地爱他,接纳他。
另外对于亲密关系中的爱情关系的描述也深刻,是的,我们需要激情来点燃生命的活力,而不是凭借物质条件来选择最稳妥的生活,到头来,看似稳妥实际上缺乏生活的活力乐趣,暗藏着更大的危机,只有双方对彼此深深地理解和接纳,才不至于出现审美疲劳。爱情始终是很重要的一种情感。
最后,良好关系的建立一定基于自身完善的人格,中国人普遍缺乏安全感,这固然是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导致,我们羞于表达情感,耻于承认自我需求,比起西方,我认为他们的教育方式更加贴近自然和人性。以人为本才是最和谐美满的。人才是一切的制造者。人的感受和需求才是最重要的。这本书列举丰富形象的家庭案例,剥开表面隐藏的深刻原因,层层递进,对于我这个心理学爱好者来说,还是有一些点打动了我启发了我。如果我们能意识到不和谐关系的原因,不断完善自我,提高自我,慢慢改变自身的局限,建立一个和谐统一的内核,那么就能容易处理亲密关系。但是亲密关系毕竟不是一个人能够建立的,亲子关系孩子小什么都不知道的时候,主要靠父母双方的教育和其大家庭中的关系,因此关系中的对方也需要感化受教,足够开悟才能真正实现和谐关系。亲密关系需要亲密,更需要距离。只有发展好独立的人格,才可以处理好关系。
一直认为其实学校教育是无力的,父母的言传身教比学校教育重要得多,人的资质天生已注定,因此才会有教育无用论。性格是难以改变的,每个人长大后或多或少都打上了家庭教育的烙印,因此要改变真的很难,说着容易做着难吧。。。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