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人人都能梦的解析》读后感_800字

(2019-08-29 02:45:55) 读后感

《人人都能梦的解析》读后感800字

梦,虚幻、飘渺、难以捉摸,在我的脑海中转出了《了不起的盖茨比》、《月亮与六便士》这两本书名。梦到底是什么?以前会拿《周公解梦》解析一些梦境,以增强自我的承受力与对生活的期盼。读完这本书,初步了解了弗洛伊德、荣格、拉康、阿德勒对梦的理解与剖析。弗洛伊德,提出了潜意识的主框架三元论,即本我、超我、自我。其中本我是指原始的欲望,它遵循快乐原则;而超我是指绝对服从的集体规范意识。自我则是结合本我与超我,做出的判断,可为行为赋予合理化标签。弗洛伊德1930年曾获得过歌德文学奖,这个奖项是等同于诺贝尔文学奖的。在这我有一个疑问,弗洛伊德他是研究精神分析,《梦的解析》偏重性本能理论,那他的研究在文学上有何体现?根据他的研究梦具有善于伪装、目的性的特性,因此我们的梦中通常都会有一个审查机制。书中谈到了儿童的恋母情结,推荐了一本著作是古希腊的传说《俄狄浦斯王》,接下来我要好好地看一看这部悲剧色彩的书。本书作为了解弗洛伊德《梦的解析》的一个入门级的读物,介绍了弗洛伊德的生平及《梦的解析》的内容与作者的理解,还介绍了其他三位重要的人物:荣格,阿德勒,拉康。首先荣格他提出了集体潜意识,可用小岛人格理论来解析。原型理论和第二个自我理论——阿尼姆斯(女性心灵中的男性)和阿尼玛(男性心灵中的女性)是他理论的重要论点。阿德勒他倾向于个体心理学,他认为梦的真谛就是自我陶醉、自我催眠。根据拉康的“自我幻象论”,提出了需求、请求和欲求三个概念,与其相对应的是现实界、想象界和象征界。如果真如拉康所言潜意识是一切的源头,梦作为潜意识的释放,是客观真实的,那么相反我们的世界就是虚幻的。我们该怎么用虚幻去解析真实呢?我感觉现实情况是我们一直在用现实世界的对应真实物体去解析梦中的虚幻情境。是不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就非常的容易把梦中的虚幻过成现实中的真实?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