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人性的枷锁》读后感_900字

(2019-08-30 19:30:02) 读后感

《人性的枷锁》读后感900字

《人性的枷锁》中菲利普卸下的人生最后枷锁是幸福。他经历了自己的理想幻灭与铭心痛苦,观察到了朋友的自暴自弃、穷困潦倒或空虚无望,得出“人们一生中所作的努力同其最后结局显得多么不相称”的结论。这个结论一明确,他才真正明白以前在海德堡诗人克朗肖送给他一条破波斯地毯来揭示生活奥秘的真谛:“生活毫无意义。……人,并不比其他有生命的东西更有意义;人的出现,并非是造物的顶点,而不过是自然对环境做出的反应罢了。”东罗马帝国国王的故事中一位哲人把人类的历史总结提炼,最后结论也是“生活没有意义,人活着也没有目的。出世还是不出世,活着还是死去,均无关紧要。生命微不足道,而死亡也无足轻重。”这样的结论与米兰•昆德拉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彻底否定生命的轻盈之美,再进一步否定历史的沉重与政治的要义,以致最终证明人性与幸福在本质上的矛盾是完全吻合的。   但与昆德拉的悲剧结论相反,菲利普在得出人生毫无意义的结论后便毅然抛弃了对幸福的追求——“人生不过是一种格局而已……生活只不过是满足一个人的乐趣而已。”通俗点说,既然人生均为幻像,那么不管什么样的人生,也都自有格局自有乐趣。“幸福跟痛苦一样的微不足道,它们的降临,跟生活中出现的其他细节一样,不过是使得人生格局更趋纷繁复杂罢了。”昆德拉说人性与对幸福追求的本质矛盾是人生悲剧的根源,而毛姆让菲利普放弃追求幸福,转而意识到一切人生格局的独特性与艺术性,倒不失为超越悲剧的突破口。这与《士兵突击》中许三多那句淳朴的大白话“好好活就是有意义,有意义就是好好活”其实不谋而合——既然一切都无意义,那么一切意义也便都合理,一切格局也都自成其妙。   我非常喜欢毛姆借菲利普得出的这个人生结论,这是超越否定之上的否定,是最大程度的肯定。先不说那些无法实现的憧憬与幻灭所付出的惨重代价与不幸,就是真正获得了成功,那些为此所付出的辛苦、妥协与屈辱加总起来的份量与成功本身只怕也彼此相当。这并不是说人生不该追求幸福或成功,而是意识到幸福与成功并非人生的唯一衡量标准。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