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故乡在八十年代》读后感_1400字
(2019-08-03 02:39:38) 读后感 -
《我的故乡在八十年代》读后感1400字
很多这一类的书,都不能标记为读完。因为并没有认真仔细地读,而是一目十行地匆匆翻过。
看这书名,让我想起《双城记》开头的话:“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有着各样事物,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
每个时代都有它的好和坏。回忆只是故纸堆,回忆只是某些人自己的私人收藏(或者一些人的共同收藏)。对没有经历的人来说,这些都是天方夜谭,好比鸡同鸭讲。
书摘:
那时我们有梦,关于文学,关于爱情,关于穿越世界的旅行。如今我们深夜饮酒,杯子碰到一起,都是梦破碎的声音。——北岛
这个国家里,越来越多的人正在失去自己地理上的故乡,更不敢奢望会有精神上的故乡。人们只是走着,走了那么远,早已忘了为什么出发。
“魂”在八十年代,“头脑”在九十年代,“身体”在新世纪,这是中国人的“三段论”。
今天,他们借助于对1980年代的温暖回忆,以当时的理想主义来菲薄今天的急功近利,以当时的精神至上来贬斥当下的消费崇拜,以当时的社会责任感来对抗年轻一代网络自由主义的泛滥和娱乐主义的横行……
八十年代其实也是一个冲突的年代。
魂断八十年代,异化九十年代,失落于新世纪。现在,该进入反思的时间了。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对我个人来说,八十年代是以天下为己任的年代。
对中华民族来说,我概括八十年代也是两条。首先,这是个启蒙的年代:回归最基本的常识。终于明白我们不需要解救天下三分之二受苦人,明白人要有饭吃、人说话要有人听是常识。第二,这是个奠基的年代:是八十年代的思想解放和体制改革奠定了今后国家的走向。
这是功利的考虑。
当一个人凭着良知、爱心和道义去做的时候,是没有这种功利的想法的。大学生牺牲自己救回掏粪老农,值不值得?
“修大脑的不如剃头的”、“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
“十亿人民九亿倒,还有一亿在寻找”
追求真理应该是大学最美好的理想和目的。我们怎么样营造追求真理的环境,就是远离功利的象牙之塔。
我国当代大学变丑的主要原因是三大运动、五大歪风。所谓三大运动:一是从1993年开始的大学合并运动,二是“建一流大学”运动,三是1999年开始的大学扩招运动。五大歪风是什么呢?一是瞎指挥,二是冒进,三是浮夸,四是相互攀比,五是造假。风是不见其形只见其影的东西,它们越演越烈,屡禁不止。
那是一个充斥着“光荣与梦想”、“读书无禁区”的黄金年代,当时有三热:读书热、哲学热、理论热
八十年代的主题其实就是“一代人的光荣与梦想”,在中国历史上还很少有这样一个时代。
‘人一生下来就判了死刑’
我没见一个硅谷青年,说关心“美国将向何处去”。中国人老关心“中国将向何处去”,其实你做好自己的事情,中国该往哪儿去就往哪儿去了。
时间能改变一切,包括我们对国货的认知,那些笨重、耐用、款式单一的老物件背后,是一个时代的尾声,因为一去不复返而显得格外美好。
“既然已经发生,就让它过去。”
用一点沾沾自喜打败灰暗人生
在你记忆里,八十年代是怎样的?现在跟八十年代有什么不同?@作业本:环境好,一切都很好,蔬菜有蔬菜的味道,羊肉有羊肉的味道,西瓜有西瓜的味道,有森林,有草地,有河流。现在,连羊肉串都不是羊肉串了……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