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贫穷的本质:我们为什么摆脱不了贫穷(修订版)》读后感_800字

(2019-09-30 08:39:21) 读后感

《贫穷的本质:我们为什么摆脱不了贫穷(修订版)》读后感800字

2015年就读过了这本书,印象非常深刻,书中关于贫穷本质的分析,相当反常识同时又非常有逻辑。之后读了《稀缺》,稀缺中“带宽”的概念与贫穷本质对于穷人困境的分析不谋而合,进一步加深了对作者观点的理解。

今年,作者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重新翻出了读书笔记进行温习,简单说说感受吧。

贫困陷阱是指因为一些原因,长期陷于贫穷,无力自拔。而改变穷人陷于陷阱,循环往复的生活状态,需要外力介入,这个力量如何施加,使用什么样的力量,是一门科学。陷于贫困陷阱可能有很多原因,教育问题,环境问题,书中用很大篇幅分析饥饿问题,一个人因为占有能量不足,导致无法从事工作,也就无法获得更多的报酬去改变生活状态,在今天的中国,已经很难想象出现这种情况。

作者通过列举大量事例,来分析穷人的逻辑。穷人对生活的计划性更强,因为穷人只有更加精于计算,才能依靠菲薄的收入来维持生存。穷人因为长期处于缺少带宽的状态,所以没有能力进行长远规划,稍有“外快”,也会马上用到应付眼前的困境。穷人之所以会在一些看上去并非必须的地方花费宝贵的收入,是因为对于穷人而言,面子、精神生活甚至比富人更加重要。一些看上去很荒唐的事情,只是因为我们不懂得穷人的逻辑。

书中提到一个关于小额贷款必须坚持零不良的研究结论,印象非常深刻。如果相信其他人都会违约,那么这个机构会破产,于是我也可以违约。所以,只有坚持零不良率,针对穷人的小额贷款才能持续运营下去。

作者用一本书来分析穷人的逻辑,说明了一个问题:消灭贫困,绝不仅仅需要物质投入,搞清楚穷人的逻辑,才能实现事半功倍。

中国人都懂得,要想富,先修路。今天,我们还在说,扶贫,既要扶智,也要扶志。这是中国式扶贫,与西方扶贫有很大区别的地方。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