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薪酬激励新实战:突破人效困境》读后感_1300字

(2019-10-01 22:05:58) 读后感

《薪酬激励新实战:突破人效困境》读后感1300字

本文就所学习的华为绩效薪酬激励做个梳理,欢迎伙伴们补充和指正!

任正非在一次内部讲话中提到:“一个组织取得成功有两个关键:方向要大致正确,组织要充满活力。”其中价值链管理是让组织保持活力的主要手段。价值链管理的关键在于3点:1. 价值创造;2.价值评价;3.价值分配。本文就这3点进行延伸阐述。

1. 价值创造

价值创造可以理解成做蛋糕,要思考的问题有:公司为谁创造价值?创造什么价值?怎么创造价值?

这一层是战略层面的问题,可以通过战略解码(战略描述—战略衡量—战略管理)梳理出战略的诉求。通过战略规划制定KPI 指标,年度业务计划/预测设置kpi指标的目标值,通过绩效管理进行kpi的管理执行与监控(dste_绩效管理)。

2. 价值评价

绩效管理的对象有组织、流程、岗位角色。

1)组织绩效

组织绩效通过经营分析进行管理,通过战略/流程解码而生成。

比如研发中心—产品竞争力作为组织绩效,则该产品对应的销售收入/贡献利润可作为其绩效指标。

2)个人绩效

个人绩效通过管理者进行管理(grow 模型)。华为的中高层通过pbc +诉职;基层通过pbc进行考核。pbc分为3块:业务目标(承接kpi)、人员管理(针对pl及以上管理者)、个人能力(不占考核权重)。华为的某些研发部门也有通过okr进行管理。

3.价值分配

3.1价值分配有2个导向:

1)导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组织均衡:组织的前端(业务部门)& 后端(服务部门)

——避免短期行为:eg 提成制(针对注重个人能力的业务模式);如业务侧重于团队合作/平台,通过提成制会产生矛盾和问题。

——防止高工资和高福利带来的损害:工资性支出是刚性的。

2)导向队伍的奋斗和冲锋

——价值偏向于有效的奋斗者

以上是关于华为绩效薪酬激励体系的顶层假设,接下来就华为价值分配中的薪酬包进行具体的阐述。薪酬包又分为工资包和奖金包。

3.2 工资包

工资包根据组织的不同进行差异化的管理控制。

1)能够用经营指标衡量的组织:销售/利润/成本等,通过工资包占比进行控制;

2)对于战略性投入:工资性薪酬包;

3)产出难以用经营指标衡量的支撑性组织(财务/hr等):定岗定编;可通过人均服务比进行考核。

以上是工资总包的管理,具体的工资管理牢记:以岗定级,以级定薪,人岗匹配,易岗易薪。

3.3 奖金包

奖金包的分配方式可分为:授予制;获取分享制;

1)授予制

授予制可理解为目标奖金制,是一种事后分配的方式。通过公司的指标计算总体奖金,再分配到各部门。

2)获取分享制

各部门从创造的价值中,获取奖金。奖金来源于战略的诉求(销售收入、销售毛利、贡献利润、运营资产效率等等)。

a. 可通过具体的奖金系数来计算,可通过历史3年的奖金占收入/利润的比例,进行演算。eg 营业利润的70%+销售收入的30%(具体所占的比例,根据是成熟型的业务—利润70%,还是初创型业务—收入70% 来确认)

b.存量利润和增量利润区分奖金系数,eg 存量利润 8%,增量利润16%。该方式能和员工故意设置低的目标值博弈。(目标值设置在绩效管理中,如设置低的目标值,最终达成的增量利润可能很少。)

c.对于职能支撑性的部门,可通过创造价值部门的平均奖金 * 比例系数确定(职能部门服务于业务,业务奖金高,职能部门奖金对应高)

心中有全景,手中有场景。后续将进一步对华为的管理逻辑进行梳理,指导日常的思考和操作。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