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里的房子:读懂中国房产财富的逻辑》读后感_700字
(2019-09-27 07:47:38) 读后感 -
《城里的房子:读懂中国房产财富的逻辑》读后感700字
看到深圳圈友在群里讨论买房,顺便安利了这本书,并且很是推荐,整本书翻阅下来,觉得看书评的获益不亚于本书,可以看到关于房子、政策的各式各样的观点,看到了现在的部分读者有相当的专业水准,而且也反映出读者对作者的写作水准越来越高,以上是感慨。
开篇,城里的房子,像月光一样珍贵。文艺又让人印象深刻。
作者买房时的描述,想起了当时的挣扎与纠结,无论如何也算是勉强上车,表示庆幸,毕竟房子抛去经济的因素,还承载着对家的期望和归属需要。
以下是摘录。
关于买房的13个观点,虽然多少都听到过一些,不够完全,或许也并不新颖,但仍然值得关注:
1.我国大中城市的房价上涨,是有坚实的基本面支撑的,非投机炒作。
2.中国房价涨得凶,根源在于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
3.土地供应并不能真正决定房价。
4.政府调控的不是房价的水平,而是房价过快的增速。
5.中国房价上涨的空间还很大。
6.房产保值增值的属性是实至名归的。
7.买房具体可以从八个要素考虑:
a城市规模(用GDP或人口总量衡量);
b人口流入;
c人均收入;
d土地供应;
e儿童数量的增速;
f上市公司的数量;
g财政收入;
h服务业占比。
8.先上车原则。
9.稀缺原则。
10.少付首付多用贷款及公积金。
11.资金富余,国外房产漏不好捡。
12.买房好过租房。
13.租房便利原则。
另外,关于政策资源、交易成本的分析还是很震惊的,远远没有想到,帝都有那么多的驻京办事处,为了获取政策资源,地方也好,企业也罢,居然都毫不吝啬。
虽然书里讲的是房产,教育行业也是整个政策导向的,只是之前没有那么深的感触或者直观的感受罢了。
或许,政策资源本身就是最珍贵的资源。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