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失踪的孩子》读后感_1400字

(2019-09-15 18:58:07) 读后感

《失踪的孩子》读后感1400字

经历着,活下去。那不勒斯四部曲 。

讲述了两个女孩一生的生命历程。童年,青春,婚姻,事业。混杂了无数的纷乱和危机,包括了自己的内心和世界外部的一路闯荡

作者用故事的跌宕起伏,包裹住了人类,尤其是女人的丰盛情感末梢和无限趋近与感性的认知,没有分析也没有立场。一个女人与她的生长环境,家庭血缘,婚姻结构,社会与历史之间所能发生的联系,这一切都是活生生的。

书中很多人的努力都是为了摆脱父辈一样的命运,他们看到了父辈身上那些促狭和短视,以为自己可以走出迥然不同的人生,但是有些性格里的相似点,早就被深深地镌刻进了血液里,努力,摆脱,却不得。 莱农曾经以为知识是唯一的武器,她逃离了混乱不堪,毫无希望的家乡。获得了事业,婚姻,体面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地位。但命运冥冥之中又当将他带回了原点。

直到故事的最后,她不再抗拒血缘关系,母亲在面对疾病时的暴躁和软弱,让他找到了进入母亲世界的缝隙。母亲对莱农的爱完全是那不勒斯式的,谩骂,别扭的热情和不由分说的行动,而回应这种爱的方式也只能是母亲去世之后,她把镯子始终带在手上,接受这种看上去不那么高贵的爱,就像接受那不勒斯的血液,在自己的体内冲撞。

童年并不是在童年消逝的时候结束,他会以怎样的方式贯穿一生呢?当母亲离去,当女人们不再是一个女儿而成了一个真正的母亲的时候,他们会变得强大而成熟,也会渐渐感到只有时间和逝去是永恒的衰老,会让人变得柔软,虚弱,但不会和童年这只离弦之箭重逢。


尼诺一边说着要和他父亲不同,一边又和他父亲一样。

不错过任何女人,不错过一切性交的机会,用爱情合理化自己的欲望,看上去要对所有人负责,但实际上对谁都不负责。在第三部里面作者更是将赤裸裸的揭露发挥到极致,尼诺这个虚伪的渣男,有多少人谈论解放革命政权理论与激情,就好像真的明白自己在说什么一样,尴尬和虚伪,在莉娜的对照下无处遁形,作者总是不动声色的开枪。


关于爱

有人说,感情里,男人总是赢家,他们有常识,有理性,重要的是不爱任何人,同时他们的生命也是可怜的,正因为他们不爱任何人。我只想说,现实生活中真的没有那么多爱来爱去。(也有可能是我自己厚活的太孤单)

重要的是要学会爱自己。

但像莉娜那样不被任何条框约束的女人和莱农这种努力重塑自己的女人都会爱上尼诺,可能意味着尼诺是不可避免的,是女人生命中一次情欲的爆发。情欲本就是生命中动荡的一部分。


关于友情,快速增长友情的方法是拥有共同的理敌人。

从小到大,莱农和莉娜都相互观察,有时候用亲密的方式,有时候躲在暗处,这是女性友谊最有意思的地方,在挣扎不休的生活里,要说女人的本能是什么?可能就是与此同时,观察别人,这里既有对别人命运的好奇,又有对自己所经历一切的怀疑,这种相互观察可以长出信任支持。


人类历史是如何进步的,靠的是谎言,莉娜代表了真相,因为他可能知道很多事情到最后都是徒劳。莱农代表表盲目的希望,他们靠着各种虚假的希望,支撑自己前进。

看到最后,很迷惑,无法理解每个人的选择,只觉得那么多不可理喻的选择,时间都能把它合理化,慢慢的的自己和他人接受,只剩下一句,就是这样的。

故事的混乱,一度让我有点看不下去,可是平心静气地想,这就是大部分人的人性,绝大部分人没有那么好的原则和自律,只是在这里描写的血淋淋赤裸裸让人觉得很难以接受。

上半年看到最喜欢的书了。写得有点混乱,书是真的好看。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