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4》读后感_1300字
(2019-10-13 23:17:03) 读后感 -
《1984》读后感1300字
1984,悲郁的幻想小说。
写于1948年,八四与四八倒过来,或许预示着作者在书中说的东西与现实颠倒,也就是讽刺。看过作者奥威尔的另一本书《动物农场》,有人评价说动物农场是写独裁专制是如何炼成的?而1984则是描写在独裁专制下人们的生活状况。一部分描写了独裁者通过各种手段篡改历史,使历史完全服务于独裁专制。独裁者很聪明的,从文化入手去巩固统治。其中有一个手段就是创造新话,废除已有的语言。书中这样描写新话的作用,“新话的全部目标就是要缩小思想的范围。使得大家完全不可能犯任何思想罪,因为没有词汇可以表达它。”
文化的力量太强大了,文化的断层无疑是最大的打击。温斯顿把希望寄托于群众,而当他看到群众的生活状态时。他在日记写道:除非他们觉醒,否则永远不会反抗,除非他们反抗,否则永远不会觉醒。
人在此书中分为三个阶级,各怀心思:上等人的目的是保住自己的地位。中等人的目的是与上等人交换地位。下等人的目的,如果他们有目的的话——因为下等人的永久特征就是被劳役所压垮,以至于只能断断续续地认识到他们日常生活以外的东西——就是消除一切差别,建立一个人人平等的社会。我们知道从来没有人为了放弃权力而掌握权力。权力不是手段,而是目的。建立独裁不是为了捍卫革命,革命是为了建立独裁。迫害的目的就是迫害。折磨的目的就是折磨。权力的目的就是权力。
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包括生命、自由和对幸福的追求。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民在他们中间建立政府,政府的正当权力是被统治者授予的。任何形式的政府一旦违背了这样的目的,人民有权予以更改或废除,建立新的政府。党虽和政府不是一个概念,但党越强大,就越不宽容;对手越软弱,专制就越严酷。
过去其实也不全好,但过去的好是真的好,因为它不可能再变坏了。而控制过去等于控制未来,控制现在,就等于控制过去
面对一个比你聪明的疯子,倾听你的理由,却坚持自己的疯狂?
虽然我们不能改变,但成为少数派,即使少到只有一个人,也不意味着你是疯子。世界上有真理也有谬误,如果你坚持真理,即使你的对手是全世界,你也不是疯子。
如果给温斯顿来一枪,那么这一枪破坏了他们的完美。带着对他们的仇恨死去,这就是自由。带着思想死去的自由。
在文末:“在浓荫广袤的栗子树下,你出卖我,我出卖你。但是没关系,一切都好了,斗争结束了,他战胜了自己,他爱老大哥。”这两句看似没有联系的话,贯穿在最后一章,成为了1984最致郁的源头。抑制语言,控制思想,消灭自由,但内心底还残存爱与希望,斗争就不会结束。你出卖我,我出卖你,斩断爱和希望 即彻彻底底的被打败。战争就是和平,奴役就是自由,真理就是无知。1984值得看很多遍 每一遍都会有新的认知。
那么,有没有人是最后一个人?没有,因为我始终相信。我知道他们一定会失败。宇宙间总有某些东西——我不知道是什么,某种精神,某种原则——是他们无法抗拒的。
唯愿此生,我有一颗高贵和不屈的灵魂。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