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刀锋》读后感_1500字

(2019-08-14 00:14:34) 读后感

《刀锋》读后感1500字

剃刀锋利,越之不易,智者有云,得渡者稀。刀锋这一书名就是由此得来的。

书中的主人公拉里曾经是一名飞行员。英俊,温柔。在万里高空翱翔,渴望获得超越世俗的权力的荣耀。直到他的战友为了救他而牺牲了自己。死亡就这样赤裸裸地摆在了他的面前。这让他问出了那个最简单,也是最复杂的哲学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既然人类最终的归宿都是死亡,那么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真的有上帝么?如果有上帝,那么他为什么还要创造恶呢?这些疑问,让他复员后不读大学,也不工作,终日闲逛。别人问起来,就说还没想好做什么。无法像大多数人那样工作,赚钱,像大多数正常的美国人一样崇尚实用主义,和深爱着他的美丽少女伊莎贝尔订婚,周而复始地生活着。于是他出走巴黎,每天阅读8小时以上,希望从书中找到答案。他走过很多地方,没钱了就找一些体力劳动,赚些饱肚子的钱。直到最后他去了印度,终于找到了他想要的答案。他说,“如果中午的蔷薇失去他在清晨时的娇美,它在清晨时的娇美仍是真实的。”当走遍世界,他得到的结论是认为一个人能够追求的最高理想是自我的完善。当毛姆问他以后怎么办时,他说“回美国,生活。不急躁,对人随和,慈悲为怀,丢掉一个我字,不近女色。”于是他散尽家财,决定定居在纽约,因为那里有最大的图书馆,或许做个出租车司机,或者是汽车修理工,因为这样他就可以跑遍美国了。一切哲学的疑问最后都会落在生活中。而那些高尚的人也是这样平常地生活着,他们平常的生活和我们平常的生活有什么区别么?可能就是精神上的乐趣吧?扫地僧是武林高手,偶遇的出租车司机或许是见过人生百态大彻大悟的出世隐者。哈,这个世界的有趣或许就在这里了?

这本书是毛姆唯一一本用了自己真实姓名的书,他作为一个叙述者,描写了拉里寻找真理的过程,一切的信息都是他的所见以及和拉里的谈话。同时,他还塑造了好几个有趣的人物。艾略特,一生致力于上流社会的社交。势力,虚荣,刻薄,八卦但又乐善好施,甚至谈得上善良了。在他的眼中,拉里只能用“没出息”三个字形容了。伊莎贝尔,拉里曾经的恋人,深爱着拉里,美丽,富有活力,善解人意。所以她和拉里才能和平分手。但像所有普通女人一样,凭着本能认为应该过上稳定富足的生活。她可以忍受拉里暂时的晃荡,却无法忍受他一辈子的游手好闲和“不上进”。她不想要天上的星星,她想要俗世的幸福。还有格雷,伊莎贝尔的丈夫,一个成功的人,普通的男人,曾经健壮但中年发福脱发的男人。就算经过经济危机倒下过一次,但还是和伊莎贝尔一起度过了难关。还有苏菲,小时候一个瘦小的却颇有些想法的女孩。长大后和丈夫有过一段非常美好的日子,直到她的丈夫因为事故去世。于是她就用了一种极其灿烈的方式毁灭了自己,拉里曾经想通过结婚把她拯救,却被伊莎贝尔一个小小的心机破坏掉了。这些人就像芸芸众生中我们每一个人,平凡,世俗,实用主义。这些人中间,却有拉里这样一个人。他独立于世俗之外,寻找着世俗意义上最简单的傻问题,最后也带着他的答案流入俗世的生活中。这种对比为我们带来了冲击,让我们不禁也想问一问那个傻问题。

写到这里,不由想起为什么毛姆为什么自称为二流作家却有那么多人的喜爱。因为无论是《月亮与六便士》,还是这本《刀锋》,他都为世人提供了另一种人生指南。这不是普世的价值观,也不是实用的人生工具书,他不鼓励你去追求真理,他只是告诉你,这些不被世俗认可的成功,这些无用的事,或许也能带给你幸福。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