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_800字
(2019-09-05 14:38:03) 读后感 -
《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800字
已看完全本。以前很少看乡村题材的小说,后来看过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才觉得乡村的生活自有一套世代传承的规矩和习俗。看本书前三分之一时,感觉满篇都是鸡毛蒜皮的琐事,每个人除了“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别的一点想法都没有,等看完全本,才琢磨出一点味道。这本书讲述的主题是“孤独感”,故事中的每个人终其一生都在寻求“说得着”的那个人,能说的着的素不相识也一见如故,说不着的至亲也如陌路。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里说的在满足了生理和安全的基础上,都有寻求爱和归属的需要,所以社交是人类的本能,每个人都需要自我表达和思想碰撞。文中他们思考的“说的着”就是社交,他们思考的“我是谁,从哪来到哪去”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哲学终极问题。文中杀猪匠回答传教士老詹的几个问题,虽然搞笑,但也有点意思,神告诉我们是谁从哪来到哪去,神告诉我们有罪,这些问题竟在一些质朴的智慧面前哑口无言。
此书贡献一大金句“日子是过以后的,不是过从前的”。这个思想也贯彻到了作者的其它作品,比如《我不是潘金莲》也就是讲个陷在从前误了以后的故事。凡事要想开,多开心多睡觉,多活几年什么都有了,不要计较一时的得失。就和下围棋一样,不要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要有大局观,势更重要。
美剧《casual》里女主说:“成年以后怎么交个朋友那么难呢?”本书中每个人寻找能说话的人的过程也困难重重。两个人要成为朋友能聊下去,不是彼此不讨厌就够了的,一是双方要有差不多的见识和阅历,一方说的梗另一方能get到点并抛回来;二是双方都有差不多的底线,三观相合;三是对方身上拥有你想要而没有的东西,才有进一步了解的愿望。这三条哪是那么容易的?就像文中说的“我们再说点别的,说点别的就说点别的”。最好的状态是,不说话也不觉得尴尬,不用刻意找话题,偶尔想说了一方愿意说,一方愿意听。人这辈子,这么短暂,相处最重要的事无非就是“我想和你说说话”。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