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彷徨之刃》读后感_1000字
(2019-10-17 05:16:21) 读后感 -
《彷徨之刃》读后感1000字
有剧透,冷静了一天来写书评
书是昨晚看完的,刚看完的时候真的好气啊,说实话我真的觉得营野死掉才是最好的,可是在心里最深处又觉得这本书的结局一定不是这样,果然,营野没有死,长峰反而死了,这样的结局在我看完的时候我真的真的是不能接受,即使有预料到营野不会死,但长峰我只觉得是一个被抓的结局,现在看来,其实死才是最好的归宿吧。关于自己女儿那样的画面一个正常的父亲,都必然会选择复仇,可是又如书中一直纠结又没有结果的,不复仇日本法律所做的裁决必然不会让受害者的家属得到满意,那些未成年,仅仅因为年龄就可以逃避死刑,甚至得到父母的包庇,从这一方面看其实父亲的做法真的无可厚非,记不清原话了,只记得书中多次提到,大意是,我可以理解复仇这样的做法,但是这样的做法是错误的,我也不知道还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解决这样的问题。也许这个问题永远不会解决。因为他没有答案,复仇是正确的,杀人是错误的,可人心里的痛苦解决不了也是真实的。
想起了另一本书 虚无的十字架 ,这本书讲的也是关于青少年犯案的法律问题,只是受害者的母亲一直在为改变未成年人不能判死刑这一法律而奔波努力,虚无的十字架说的就是法律的虚无,从我个人角度看,东野圭吾已经用这本书表达了对于日本这个未成年人犯罪法律问题的回答,这个法律确实有问题,只是还没有更好的方法。因为虚无的十字架我记不太清结局,模糊觉得这个问题书里最后也没有提出解决的方案,不过两本书确实建议颇深,等下翻看一下之前关于虚无的十字架的书评,我应该会更有感触吧。
在看本书之后看到了一个人的书评,他说他觉得拿着这把彷徨之刃的是警察,其实我想说的是,文中的父亲其实也很彷徨,在最初我也觉得父亲对于复仇的信念是很坚定的,但是其实在书的后半部分可以发现很多父亲有些动摇的蛛丝马迹,记忆最深的是他在最后一刻很容易就被劝说放弃复仇准备自首,这样的一个过程绝非是一秒钟之内就决定的,是很长时间的积累,时间越长他就越彷徨,他也累了,也正是因为这才让我觉得,死,对于父亲来说是最好的结局了。
最后还是要感叹下,东野圭吾对于人物形象的描述真是太逼真,太形象,每次看他的书我总会很长一段时间都记得书里的某个人物,比如这本书里的营野,看完之后我真是对这个恨到不行,估计这种情绪永远不会消失了,哎,这种描写刻画真是东野圭吾的厉害之处。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