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灿烂千阳》读后感_700字
(2019-08-11 02:00:38) 读后感 -
《灿烂千阳》读后感700字
这本书很特别的走进我心里。刚开始是因为看见作者是卡勒德.胡赛尼,《追风筝的人》是他的名作。后来真正打开这本书才发现大脑不由自主跟着情节在活动。仿佛我是生活在书里的旁白,我是个影子,能看到书里各种人物的善恶美丑。
这本书里有让我痛心的战争,有可悲的统治阶级,有无奈的宗教,有可怜的百姓,尤其是女性和孩子。
我庆幸在我所经历的日子里战争没有发生在我身边。不然我可能每天都活在担惊受怕中,怕还没活够就已失去自己的生命,怕身边的亲人在我眼前默默地消失或痛苦的离去。怕硝烟战火毁灭了我爱的家,我爱的一切。还好这一切都没有发生。
然而书里那个时代的阿富汗人却在重重的战火中坚强的活着。一个国家被折磨的遍体鳞伤,百姓们食不果腹,颠沛流离。宗教信仰原是百姓的精神支柱,现在却变成了伤人的利器。孩子无法得到正常的教育,女人地位卑微的连脸都不能露。老百姓挣到的钱被统治阶级剥夺。因为战争和被禁锢的思想,经济水平简直萎靡不振,不容乐观。在经历了漫长的斗争,内忧与外患终究归于平静之时,阿富汗的这片天空才得以拨云见日。
那真是一个可怕的时代。
女孩十四五岁就到了要嫁人的年龄,还没有完完全全享受青春带给自己的快乐,就要成为他人妇。成长就在繁琐的家务中偷偷的溜走。
家庭中女人处于低劣的地位,面对丈夫谩骂侮辱,默默地把眼泪吞进肚子。如果生下来的是一个女孩,那日子更如活在地狱般抬不起头。对于长时间的家暴,女人只能逆来顺受,逃跑更是难上加难。还有一夫多妻的家庭,女人是奴隶,是生孩子的机器。
整个阿富汗那段可悲的时光好像一直在说这几句话:女人不允许出门,如果必须出门那得由丈夫带着,出门得穿上黑色布卡。女孩不能接受教育,不能出来工作。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