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月亮和六便士》读后感_700字
(2019-09-19 00:35:32) 读后感 -
《月亮和六便士》读后感700字
大概好的作品都让人有不忍读完,不舍放下的魔力。外国名著中《追风筝的人》《月亮与六便士》便是这样的著作,便是有这样的魔力。
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只看见了月亮。在一路追逐中,甚至不惜抛妻弃子,无欲无求,无惧无忧,他的灵魂早已超然物外,于是:爱情不是牵绊,亲情不是枷锁,友情不足挂齿,名利不屑追求,他只在追逐月亮,又或者像一个虔诚的教徒,一路跋涉,追寻那座根本不存在的神庙。
从辞去工作,脱离家庭他便开始了蜕变与新生,当麻风病侵袭躯体时他又选择了泰然自若的方式以迎接生命的终结,这一段人生是查尔斯斯特里克兰逐梦的过程,是他整个艺术生涯的轮廓,亦是他走向伟大与悲剧的历程。
在作品人物刻画中,作者笔力遒劲,人物个性鲜明,也对比强烈。但在看似冲突处又有着某种和谐的关联。艾美斯特里克兰的附庸风雅,虚荣刻薄;布兰琪斯特罗夫的克制极端,惨烈决绝;爱塔斯特里克兰的不离不弃,生死相随;每一种抉择都似一种生活态度,而这些完成了斯特里克兰整个生命底色的构图。
作品里除查尔斯斯特里克兰外,最牵动人心的便是德克斯特罗夫,这个备受嘲笑,同时遭遇妻子和朋友背叛而又极具慧眼的识马伯乐,他是第一个在查尔斯斯特里克兰穷困潦倒时发现其才华的人。他也是和查尔斯形成强烈对比冲突的人设;两个对艺术狂热的人,一个因这狂热而冷漠至极;一个因这狂热而热忱无比,而两个人都可以为艺术放弃一切,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是同一类人的两个极端。
读罢此书,意犹未尽,似乎有某种触动呼之欲出却又无力表达,也许这就是经典的魅力所在。在感慨毛姆写作技法的同时,我更惊叹于译者深厚的文学功底,翻译之贴切,文采之出众让人叹服。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