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摆渡人》读后感_2700字
(2019-09-13 00:37:37) 读后感
《摆渡人》读后感2700字
多年前看完后写下的文,如今发现好多情感美文网站转载了,真是有趣[偷笑]
如果命运是一条孤独的河流,谁会是你灵魂的摆渡人?在这个看似冰冷、坚硬的荒原之上,一个纯粹、天真无邪的灵魂的到来改变了自己与摆渡人的命运。
--题记
所谓摆渡人在不同的情况下有着不同的理解,而克莱儿-麦克福尔的《摆渡人》中指的是灵魂的摆渡人,是带领亡灵走过荒原,躲过恶魔通向天堂、美好家园的人。或许这里的摆渡人并不是人,只是每个亡灵的心象所投射的美好存在。此岸,彼岸,中间横亘着黄泉;灵魂,摆渡,中间穿越着荒原。
15岁的单亲女孩迪伦总是与母亲无话可说,最要好的朋友凯蒂转学离开了,冒着大雨赶到学校上课,却因湿透的衬衣下一览无遗的内衣而被老师和同学取笑,所有的事情堆积起来让这个只有15岁的女孩想要逃避、逃脱。她决定去看望那个母亲记恨在心,久未谋面的父亲,出发的路上一切都与她无关,她只是一心想着快点到达终点。然而,命运总是这般曲折,火车在隧道中发生了交通事故,等她费劲千辛万苦爬出火车残骸后,却发现自己是唯一的幸存者,而此时的眼前竟是一片荒原。在远处的山坡上一个男孩的身影吸引了她,本以为可以结伴离开,却发现自己不是唯一的幸存者,而是唯一没有被救出去的人。而他,崔斯坦,是她灵魂的摆渡人。
人的三大情感,亲情、友情、爱情。
对于一个15岁的女孩而言,对于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而言,她所渴望的亲情,那种呵护与关心应该比其他人更加浓烈,可现实让她失望了,父母的离异本身就是一个不小的打击,与母亲的无话可说让她更加的封闭自我。看到她便让我想起了初一时那个最好的伙伴,我们是同学,是同桌,是室友,我们形影不离,我们共同分享彼此的心事,因为她的父母也是如此。可我的伙伴幸运的是在学校还有一群爱她的人,无论老师或是同学。而迪伦没有这样的幸运,本以为可以去看看那个想念多年的父亲,谁知一场事故,从此两个世界。
亲情对于迪伦来说似乎是那样的可望而不可及,回想现实中的自己,相比而言,我已是幸运万分。还有多少人对于父母所给予的一切而深感不满足,还在抱怨他人拥有的比自己更好,所有的一切本应是自己努力争取来的,唯有父母在我们出生的那一刻就已命中注定。或许对于迪伦而言,一个完整的家便是天堂。
友情对于迪伦来说只有凯蒂一个,但也是那样的遥远,也是只能偷偷的背着母亲在MSN上仓促的聊上几句。而我们,交心的可能也不多,但是能一起去吃顿饭,看场电影的陪伴却并不少,当有了对比,才能真切的体会到差距,才能明白迪伦的渴望并不是奢望,我们的不在乎却是傻得透顶。
那么爱情呢?有的人会说对于一个15岁的孩子而言哪有爱情可言,可爱情,这种美好的情感就像亲情和友情一般是与生俱来的,是不分年龄的,是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渴望的。命运却是那样的残酷,它夺走了迪伦本应享有的亲情和友情,而就在她爬出列车残骸看见男孩的那一刻,似乎就在告诉她,爱情也与她无缘。
眼前的一片荒原,眼前这个陌生却熟悉的男孩,眼前的自己就只剩下灵魂,一副冰冷的躯壳留在了那片残骸之中。迪伦得知自己离去的消息后是那样的冷静,或许只是她并没有意识到她的死去让她失去了什么,或许她并没有拥有太多,对于失去和离去的痛苦早已麻木,或许她并不畏惧死亡。可面对眼前的这个男孩,她有着莫名的亲近感,尽管崔斯坦一直表现的那样冷酷。即使是眼前陌生的一切,她也从未害怕过,或许因为他在身边的缘故,那份安全感就在身边。每个人在死去后会遇到他的摆渡人,带领他们穿过心中所投射的那片荒原,找到各自最终的归宿。而崔斯坦就要在这途中保护好迪伦,避免她被恶魔拉下地狱,护送她穿过荒原的边界,找到她的归宿。
绵延的荒原,是迪伦心象的投射;天光的尽头,藏着未知的世界。对于迪伦而言生死的变换似乎只是生活环境的一个变化,她没有声嘶力竭,没有逃避现状,没有因为失去的的一切而痛哭流涕,她只是默默的回想着并慢慢的接受着,她似乎明白所谓的挣扎都是徒劳的。而我们有多少人在面对如此的变化时能够镇定自若,能够懂得尽快的去适应现状,甚至是选择改变现状。太多的人就是在这变换间放下了自己,放弃了自己,那我们又如何去迎接这个未知世界即将带给我们的磨难和美好呢?
迪伦和崔斯坦踏上了他们的旅途,我想称这是他们的旅途。每天不停地赶路,只是为了在天黑之前抵达安全屋,那个能够躲过恶魔,安抚并保护灵魂的地方,虽然破烂不堪,却留下了两人最美好的回忆,在这片荒原之中每天有无数的灵魂经过,但他们追随的都是各自的摆渡人,他们只是默默的跟随,被摆渡人保护着,再无瓜葛。而迪伦不一样,她的脑袋里装满了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对这位摆渡人的好奇,不厌其烦的探寻着一切她想知道的东西。他们从陌生的彼此变成信任的彼此,从不相干的两个人变成了彼此在乎的人,他们都懂得,却无能为力。崔斯坦只是一个摆渡人,他的工作,不,只能说他的义务就是把需要他摆渡的每一个灵魂送到荒原的边界,目送他们的离开,接着迎接新的灵魂的到来。
迪伦没有服从命运的安排,没有像所有到达荒原边界的其它灵魂一般安稳的生活在世界的另一边,她选择了返回荒原,尽管她并不知道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但她知道,她会找到她的摆渡人,她会找到她爱的那个人,她会找到崔斯坦,他们会一起离开,一起重生。
迪伦所有的勇敢或许是因为她已经离去,她已经无畏,她已经失去太多,唯有崔斯坦是她可以最后一搏的存在,他们教会了彼此如何去爱。如果生命进入再次的轮回,你又愿意为此付出怎样的代价?
我们拥有的,是否好好珍惜过,我们追求的,是否奋不顾身的付出过,我们错过的,是否牢记在心警醒过。每个人都有懦弱的时候,太多的人选择了逃避,又有多少人拿出勇气为自己为这一生。生存,死亡与爱,哪一个的分量更重?迪伦遇到了自己灵魂的摆渡人,却出乎意料地摆渡了对方的生命,两个人的重生是迪伦义无反顾坚持的结局,是崔斯坦全全信任的结局,她做到了,他也做到了。
故事的结局是过于科幻的,却又是最完满的。它让我看到了一个女孩的质朴与纯粹,对于事物坚持不懈的追求,最终对于爱的选择。两个人一起重生的结局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是迪伦勇敢的回馈,这让我懂得爱的力量是超越生死的,这种纯粹的情感是每个人都向往的,却又是现实生活中难能可贵的。故事的开头将迪伦的生活描绘的糟糕透顶,却把她人性中美好的东西放大,这种对比让我看清了现实中的不如意,也让我明白所有美好存在的意义。
每一个温暖的背后总有残缺,每个人所拥有的都不尽相同,真正的生命唯有一次,何不潇洒走一回,做自己灵魂的摆渡人,去改变,去创造,去重生。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