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局外人》读后感_900字

(2019-11-06 01:26:51) 读后感

《局外人》读后感900字

相信大多数人在读完本书之后,应该都会和我有一样的困惑:说到底书中那个社会所审判和控告的,究竟是莫尔索埋了母亲,还是他杀了一个人?
“今天,妈妈死了。也许是昨天,我搞不清。”小说开头的第一句话,就已颠覆了社会既定标准下的孝顺概念,直接从情感的角度把莫尔索“局外人”的人物设定给快速确立。然后,又在接下来的情节中把人物的这一特性一点点剥离开,比如说:面对至亲的去世,至始至终没有流过半滴泪水;把母亲下葬后,就跑去海滩游泳;交新女友,沉迷肉体关系。
主人公莫尔索始终以一种疏离“局外人”的身份与这个余温尽失的世界相处着。
小说中的开篇乃至中段部分,作者花费了极大的笔墨来描写生活中颇为平凡的琐碎和杂事,甚至读起来让人略感乏味。而到后半部分,当莫尔索枪杀阿拉伯人被抓入狱,在法官、记者和众人面前被公开审判时,那些毫不起眼的生活琐碎却成为了堆叠起这个“荒谬”世界的基石。
而在西方社会中所盛行的宗教理念,却被莫尔索视为不感兴趣和低微的存在。因为他也是那个彼岸世界中的“局外人”。
当人们被现实当中形形色色的苦难压迫得无路可走时,便会寄希望于飘缈的彼岸世界,渴盼能有一个永恒的上帝来拯救自己,指引道路,并祈求肉体毁灭后能灵魂升天,永享安乐。可莫尔索彻底否定这一绮丽幻想,不崇拜任何精神偶像。不论神甫怎样耐心劝导他皈依基督,虔心忏悔,他都不肯服从,坚定地遵循着内心的原定标准与初衷。
如果小说前段所突出的“局外人”是以莫尔索为代表的这一类秉承着冷漠又疏离的处世方式的个体;那么小说后段所立意的“局外人”,就已渲染和蔓延至了整个荒诞不经的人类社会。
在故事的结尾,死亡的前夜,莫尔索醒来时发现漫天星光洒落在了他的脸上,耳边传来田野上万物簌簌的作响,夜的气息,泥土的芳香,海水的气味,在这个奇妙安静的夏夜里像潮水一样涌浸透了他的全身。
这时,黑夜将尽。汽笛鸣叫起来,它宣告着世人将开始新的行程,而他们要去的天地与莫尔索从此永远无关。
最后的最后,如果你问我如何以“局外人”的角度来评价这个故事?
我的回答是:我不相信上帝。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