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巨人的陨落(全集)》读后感_1100字
(2019-08-12 03:59:11) 读后感 -
《巨人的陨落(全集)》读后感1100字
1、肯 福莱特用一帧帧故事场景让我用了33小时复习了一遍一战的故事主线演变,上学那会,用了至少10倍之余的时间学习一、二战的历史,但教科书式的教条自带让人抵触情绪,连同20世纪上半世纪最残暴、最惨绝人寰、最大破坏性的一、二战都淡而过之(一战大约有6500万人参战,1000多万人丧生,2000万人受伤,战争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二战战争范围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5万多亿美元付诸东流,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世界战争。)人人都应该重读一二战那段黒暗岁月,让战争的破坏性根植于人类的大脑里,尤其是巴尔干半岛和中东地区(西奈半岛、阿拉伯半岛、二河流域等),以避免三战的爆发……
2、圈子文化延续悠久,尤其是血缘圈子……
维多利亚女王在位64年间,缔造了日不落帝国的同时育有九子女,并纷纷与欧洲各国的王室成员联姻,被称为欧洲老祖母,尤其是一战前欧洲各国君主之间的亲戚关系密切到了惊人的程度:英王印度大皇帝爱德华七世是德意志人的皇帝威廉二世的舅舅,同时也是全俄专制君主尼古拉二世的姨夫。这关系听起来其实还好,但是如果从爱德华七世的儿子,英王印度大皇帝乔治五世的角度看就近得多了:对乔治五世来说全俄专制君主尼古拉二世是他的姨表兄弟,而德皇则是他的姑表兄弟。
整个欧洲宫廷贵族都是划着圈的亲戚关系(欧洲宫廷和贵族等级内通婚的传统和对贵庶通婚的强烈抗拒。这两者一起织成了美好年代里欧洲各国宫廷之间的血缘和婚姻之网),为什么一战还窝里斗争起来了?我想历经第一二次工业革命后,原先的被剥削的奴隶阶段,以比利、艾瑟尔、格雷格里、康斯坦丁为代表工人阶段,逐渐有独立的人权、平等、自由、富足的需求意识,与当下墨守成规的贵族阶段、资产阶段矛盾越发激烈,直至用战争转移矛盾、消灭矛盾(英国这个老牌的欧洲太上皇,不容许其殖民霸权和海上霸权受到挑战,后又资助沙皇俄国的反革命派等等)
3、几个场景画面印象深刻……
阿伯罗温一条街的娴静被邮寄员打破,人人都怕战争的噩耗降临,此处泪目……一旦引发战争,根据蝴蝶效应,不管是直接还是间接都会受到影响,珍爱和平!
结尾处,菲茨与艾瑟尔各自领着儿子在楼梯里相会(艾瑟尔上楼,菲茨下楼),除了私人情感和阶段利益的对立解读,艾瑟尔代表的工人阶段将是一路向上,而菲茨代表的贵族阶级将走向没落……这是历史的趋势
威斯敏斯特宫里一场场关于是否参战、是否赋予女性选举权的各政党、各阶级的“辩论赛“,虽然有些阶段的声音很小,但也是声音,我的选举权至今在哪里,我从未得知…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