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灿烂千阳》读后感_1300字
(2019-08-16 07:19:57) 读后感 -
《灿烂千阳》读后感1300字
和《追风筝的人》一样,这本《灿烂千阳》也是那种让我看起来停不下来的书。因为看了《追风筝的人》而一直想看看作者其他的书,时隔两年有幸遇见《灿烂千阳》。相较前者,本书包含的感情更为丰富也更为复杂,两年的时间也许能让我更好地去理解它。
同情阿富汗女性不平等的遭遇,也对战争的残酷有了更多的了解,但我希望我永远不要真正地了解它。庆幸自己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度,男女平等,自由民主。但我相信无论一个国家的法律对女性有多大偏见,真心相爱的男女之间总是平等的,就像塔里克对待莱拉那样互相尊敬互相疼爱,正如莱拉的父母那样。然而极少数女性有幸遇见这样的爱人,能够与相爱之人厮守是多么幸福与奢侈的事。
我为玛丽雅姆对拉希德的隐忍感到悲苦,为莱拉无力的反抗感到无奈,为拉希德的死感到解脱,却也为察尔迈伊失去父亲感到悲伤,毕竟这个残暴的男人把一个父亲所有的温柔和爱都给了他。玛丽雅姆为了莱拉的幸福生活牺牲了生命,好在她走得安宁祥和,因为她觉得“当她即将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她是一个付出了爱也得到了爱的女人。她以朋友、同伴、监护人的身份离开这个世界。以母亲的身份。她终究成了别人眼中的重要人物”。爱是她觉得没有没有白活也没有白死的最大意义,也正是爱给了她所有的勇气。扎里勒对她的祝愿成真了─“但愿你能够找到我所没有给你的幸福、安宁和接受”。我想她一定带着对莱拉、阿兹莎、察尔迈伊和塔里克美好生活的祝福去了天堂。
习惯了看电视剧总在为主角捏一把汗时用主角光环来平复心情,因为我们知道主角往往不会死,然而现实里没有主角光环,每个人的生命都那么脆弱。所以我一直觉得玛丽雅姆不会那么轻易离开的,直到她被判了死刑,我才幡然醒悟,她们都是平凡的人啊,她们无权无势,她们为了自己的爱的人甘愿牺牲,这是平凡的伟大。
塔里克和莱拉的重逢让我看到了希望,这似乎也象征了喀布尔的希望。十年的分离让他们更珍惜彼此,他们为不在彼此身边而感到抱歉,这是真正的爱情,难能可贵。
战争对所有平民而言都是一样的残忍,侥幸存活的人带着失去亲友的痛苦,带着对未知死亡的恐惧不安,活着也许比死去更痛苦。但他们都在期待和平,怀念昔日美好的家园,憧憬更好的明天。活着的人啊,带着希望,好好活下去吧。
乐观一点来看,人们或许可以安慰自己战争并非一无是处,因为战争唤醒了扎里勒对玛丽雅姆的父爱,让他明白他以前所在乎的面子远不及亲人重要。我想通过战争明白这些的绝非他一人,但这种用无可挽回的失去换来的悔悟终究是令人难过的,而我们有多少次都是在失去之后才懂得珍惜呢?
莱拉是个有独立思想的新女性,哪怕她饱受了拉希德和战争近十年的摧残,她的梦想依然还在,在喀布尔需要她的时候,在阿富汗需要她的时候,她勇敢而热情地投入了它的怀抱。这源于她父亲传承给他的宝贵精神,源于塔里克给予她的支持。她最终如愿以偿地成为了自己想成为的人,成为她朋友的骄傲。
书名来自诗句:“人们数不清她的屋顶上有多少轮皎洁的明月,也数不清她的墙壁之后那一千个灿烂的太阳”,这是诗人对喀布尔的赞颂,也是作者对阿富汗的祝愿。对莱拉而言,玛丽雅姆就是这一千个灿烂的太阳,对我们而言呢?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