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我们仨》读后感_800字

(2019-10-24 20:52:56) 读后感

《我们仨》读后感800字

也许苍茫大地间就只是为了遇见你们,从此揣怀着回忆也可以是一辈子。

看完《我们仨》后的第二天,我再来写下自己的感受,为了冷静思考在这里面我所有的感受。以前会以为这种名人的爱情再怎么深情也不过是传奇的“郎才女貌”,钱钟书和杨绛当然不可避免符合这个词,但从这里我看到的不仅仅是如此,更多的感动来自于乱世的心心相惜和生老病死的绵长追忆。 木心的那句诗写得好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文革的被迫分离,病魔将自己所爱之人击倒在床,后世传颂的“大家”,平静的幸福却只在结婚之初和将死之时。放在现在,还有多少真正“厮守到老”的爱情?更加明白海枯石烂只是书里因为罕见而杜撰的事件罢了。

杨先生说:“我们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个可以安顿的居处。但老病相催,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已走到尽头了。”我没办法去想象杨先生如何整理爱人和女儿相继离自己而去的那种撕心裂肺的情绪,也不敢去猜测这不安定的颠沛流离一生历经的更多没有记录的事情,也许越是轻描淡写越是痛彻心扉吧。

而除了爱情还有钟书先生和瑗瑗的父女之间的逗趣,那种平等的关系里有的是相互的鼓励和支持。97年后再听不见房间里那对父女的只言片语,该去哪里找寻得这最爱的两个人,可是因为这些经历,一个人的生活也带着使命感,收集整理他们的物件,回忆岁月里的点滴。在现在看来那么遥不可及的他们,其实也只是历经着尘世的生老病死、爱恨情仇,所幸的是,很多东西都让他们变得美好了。我期待这样的人生:充满未知和挑战,一生和所爱之人经历很多,到走不动的年纪也有回忆可以坐着摇椅慢慢聊。

书里从主观角度看人事看时局,却因为是当事者,比旁人的记录更加旁人信服。记录所用语言简单素朴,情绪越是复杂,语言越是简单,让读者越是深入想象。总之,一切的语言都来自于思念,作为读者,我心疼这份思念,但也期待能像他们如此与所思之人做到厮守至老。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