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畔》读后感_800字
(2019-10-11 08:37:08) 读后感 -
《湖畔》读后感800字
处处皆伏笔,处处皆转机。
关于凶手真正是谁,作者虽隐含的有所指向,但依然技巧性把疑惑抛向了读者。或许我们对凶手保有不同见解,但不可置疑的是,本书所暴露的人性的丑陋不堪让人嗤鼻,这是一群变态的群体,四组家庭以及老师对于家庭群体伦理的纵容,对嗑药聚会的为所欲为,对金钱交易甚至出卖肉体以换考试真题的默许,更甚面对一个生命逝去所持有的轻描淡写,整个篇幅将这一群人的病态暴露无意,不管凶手是四个小孩中的哪一个,也不论其真实目的是什么,唯一可以明确的是,他们的行凶离不开父母的直接亦或间接教育的影响,在这样家庭氛围下成长的小孩,心理的扭曲已成既定事实。
你可以说小孩是单纯的,因为他心里只有读书这个使命,他觉得他只是杀了个人,就像文中家长曾提出你如果考到东大,你做了坏事,上层会因为你是东大的而替你辩解和洗刷罪名,所以只要好好读书就有出路。家长灌输的理念让小孩形成了扭曲的三观,他们是无辜的产物,是家庭 学校及社会压力下的时代悲剧。
你也可以说小孩是邪恶的,因为他真真实实的杀了一个人!且从作案前的掩饰铺垫以及作案工具和作案力度可以看出他是铁了心要杀人!所以说,最单纯的往往也可能是最邪恶的,这,全在一念之间。
一念之间,便灰飞烟灭,好与坏,善与恶,不过如此。
当你处于一个扭曲的群体时,合群还是背弃?当所有人告诉你,你应该按照他们说的去做的时候,否定自己本正确的想法还是坚守?当你一步步的试图去融入,并一昧的迎合别人,你会发现你已很难从扭曲的泥沼中挣脱。引用文中一句话: 就算尸体不见了,我们的灵魂也无法离开这湖畔吧。进易,全身而退太难。如同俊介从开始同意抛尸时,便已进入了这个群体怪圈。直至最后有所醒悟想报警,但还是亲情所羁绊而返回别墅。
所以说,这时代太浮躁,能坚守得住自己的纯真与本心,太难得。孩子不是大人手中的玩偶,过分的保护是将其推向万丈深渊。
父母的爱是最无私最伟大的爱,在这里有了些许讽刺的味道。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