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许三观卖血记(第3版)》读后感_700字

(2019-11-04 23:03:40) 读后感

《许三观卖血记(第3版)》读后感700字

不知道是最近状态不好还是怎样,对这本书并没有像当初一口气读完《活着》时那种冲击和畅快淋漓的感受,只是以平静的心情 看过了其平淡的一生。

许三观,一个文化程度不高,朴实善良懂感恩重感情的典型;一个父亲早逝,母亲改嫁,被亲戚四叔好心收养的人;一个生于农村,住在城里的送茧工人 一辈子。对于卖血这件事,没有像来自农村的阿方和根龙那样当做发家的途径,当做事业一样的一次次卖血而把身体败掉甚至死掉,也没有因城里人的\\出卖老祖宗\\的说法而改变初衷,而是把它当做一个新鲜的玩意儿(第一次卖血 用闲钱娶了油条西施),一棵救命稻草(一乐惹了事去赔钱,讨好二乐的队长,为一乐病危救急),一个可以证明自身价值的举动(年老卖血卖不到后的痛哭)。

值得一提的是,历史上几个重大节点(文革 人民公社 大跃进 饥荒) 都以独白或对话形式 被浅浅带过。明明是处在慌乱又迷失的年代,从许三观淡淡的描述看来,是那么平淡又平常,好像国家的政策,历史的变革 都与他无关,更无需评价和苛责 唯一要做的只是接受 是适应 是经历,无问对错。

而如今,在这样一个竞争激烈充满焦虑的互联网时代,每个阶层每个人都被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过问和评判大环境大政策,已经不单是出于需要,兴趣或人生格局的小部分人的自嗨,而是全民范围享有的饭后谈资,乃至社交方式。我有理由相信,随着科技和社会的迅猛发展,像许三观这样不问世事,只凭借着极其有限的认知,固执地生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的人,会越来越少 越来越少,被时间的洪流冲刷,直至淹没在历史的长河里。

或许,数百年后的某一天,一位古文学者随意抽出这本古籍,随手翻看几页,觉得荒谬至极 弃如破履;或许,他足够包容,懂得感恩,这个故事将出现在未来的\\认知历史博物馆\\里,供后人品阅。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