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灿烂千阳》读后感_1100字
(2019-08-08 20:03:14) 读后感 -
《灿烂千阳》读后感1100字
只为斗沙片刻之美好
人的一生是一系列重要时刻的组合,除此之外生活对多数人是无意义的轮转和重复。正那些重要的时刻决定了你的轨迹。
说说我为什么用的这个主题来评价此书,看《大秦帝国》时苏秦凭一人之力灭齐时用“只为斗沙片刻之美好”作为信念。我就很喜欢这个说法。玛丽娅姆的童年虽然之限定在泥屋和那一处的山坡附近,但尚且算是有爱的童年,当她奢望更多的父爱时,却面临着来自怯懦父亲的背叛,并直接导致了母亲娜娜绝望的自杀。正是这样的变故,玛利亚姆觉得自己有罪,这使得嫁给年长自己20多岁的老男人拉希德并遭受家暴压迫的她觉得仿佛是自己应该领受的,甚至在有一些时候还被扭曲到感激他,该用心侍奉这个“丈夫”。直到遇见莱拉,和莱拉相处的“下午茶”时光,在阿兹莎小手握住她的时候,她内心那幽暗的,虚无的角落,终于有了些许温情,二十多年来冷漠,受苦的人生终于有爱和阳光,当人有了想要守护的东西时就会变得勇敢,强大。她终于开始厌恶,知道自己是受害者,最后也是她做出了杀夫之举,从玛里亚姆杀死拉希德时细腻的描写中可以看出她心态的变化:
”她觉得她看着他的脸色变得柔和了。她幻想他们之间有了某种交流,幻想这一下也许真的把他的脑袋打醒了。也许他也从她脸上看到某些神情,玛利亚姆想,某些让他望而却步的神情。也许他终于有点明白,玛利亚姆要付出多少自我否定,牺牲和心血,才能够默默地忍受他的苛责和暴力,他的鸡蛋里挑骨头和他的卑劣,和他生活在一起这么多年,她在他眼中看到的是尊敬吗?是后悔吗?但是他的上唇上翘,露出恶毒的狞笑;玛丽亚里克明白,如果她不完成这件事,那么一切就前功尽弃,甚至将对不起莱拉“。
也是守护莱拉幸福的信念让她从容赴死。
而莱拉,成长的家庭算是小康,沉浸在丧子之痛的妈妈缺乏对她的关注,好在父亲给了她好的教育与品质,而青梅竹马的塔里克是她年少时光的等待与小确幸。即便在战争夺去双亲的悲惨境地时,在造化弄人嫁给无耻的拉希德时,支撑她的是爸爸带她和塔里克看”巴米扬“大佛的时刻,还有和塔里克幽会接吻的美好,以及离别前的刺痛但美好的”初尝禁果“。于是她能忍辱生下了阿兹莎,和玛利亚姆一起忍受,对抗残暴虚伪的丈夫,在战争中努力生存。最后也和年少的爱人相聚,回到家乡,做了教师。有一个还算完美的结局。
每个阿富汗人的故事都充满了死亡,失去和无法想象的悲哀,而阿富汗的女性中又有多少这样的“玛利亚姆”和“莱拉”,只是苦难不会怜悯,只会海浪般不断袭来,只有努力活下去,为了那些片刻的美好,未来才会有希望,你就还有选择。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