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浪地球》读后感_700字
(2019-09-05 21:11:51) 读后感 -
《流浪地球》读后感700字
看完了《三體》,再看之前大劉的所有文章,依稀都可以感覺到《三體》的雛形和構思來源,大劉是经历过文革十年的一代人,總感覺他的內心對人性是非常失望非常不抱希望的,他的作品受到卡夫卡,奧威爾《1984》這些作品的影響很深,所以更加衬托了《三體》這部作品的偉大與鴻篇鉅製,與其說是一部科幻作品,不如說是總結了人類五千年文明史的哲學作品,個人覺得在華人文學世界的地位,總有一天會超越《紅樓夢》[微笑]
刘慈欣说,科幻精神的实质其实非常简单,他把城市比作整个宇宙,我们生活的星系是摩天大楼,而我们一辈子可能就生活在这个摩天大楼底下的一个储藏室里面,但你知道生活在这个摩天大楼底下的一个储藏室里面,你知道外头存在很多的地方,而你也知道,你这辈子永远也打不开地下室那个门,你只能用想象力去逛那些地方,这就是科幻的实质。
“我也不知道是哪一天,我突然悟出来一件事情,如果用一个城市来比喻整个宇宙的话,我们生活的这个星系可能就是个摩天大楼,而我们一辈子可能就生活在这个摩天大楼底下的一个储藏室里面。
那我们日常的生活就是这个样子了,当然,一般人也不会觉得悲哀,也不会觉得遗憾,但肯定会有很多人意识到这一点的,他试图突破这个地下室,去爬到这个摩天大楼的顶上,去看看城市,甚至走出这个摩天大楼,去逛逛公园,逛逛商场。虽然他在那个地下室里面衣食无忧,什么都有,但试图去突破这样的生活。
你衣食无忧地生活在一个地下室里面,你知道外头存在很多的地方,而你也知道,你这辈子永远也打不开地下室那个门,你只能用想象力去逛那些地方,这就是科幻的实质。”
刘慈欣用这个比喻,完美诠释了自己的观点“创作更多的一种生活方式。”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